使用量子通信技術的遠距離大氣激光通信設備,通信碼數率為1Gbps時,通信距離可達5公里
中新網重慶9月30日電 題:王增斌:量子工程技術已成科技產業革命新動力
因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升空,而被國內民眾知曉的量子技術,最近,因為國白宮國家科技理事會(NSTC)下屬的量子信息科學委員會發布了戰略性文件《國家量子信息科學戰略概覽》,量子工程技術又成為不少科技迷專注熱點。
那什么是量子技術?我國的量子技術發展又處于哪個階段?量子技術究竟會在什么時候,以怎樣的方式一步步地從實驗室、課本上,還有科幻小說中走入我們的生活?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于9月30日采訪了從事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十余年的王增斌博士。
運用量子技術的通信應急方案可以解決塔基站、光纜等通信網絡損壞或無覆蓋情況的局域或全球通信問題,適用于于大型活動、自然災害以及區域作戰等特殊場景。受訪者供圖
“我們國家關于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研究在世界上是領先的,在國際上與歐美都屬于第一梯隊。”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評審專家、專注量子技術產業化的重慶鯤量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增斌告訴記者,現代量子工程技術是基于量子力學相關理論發展起來的,至今有100多年歷史,而中國從80年代開始,就有計劃、成體系地開展量子科學技術的研究,目前國內綜合排名前100位的科研機構都成立了量子科技的研究、研發團隊,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量子力學是一門主要描述微觀世界物質狀態和運行規律的基礎科學,其中的‘量子’并不特指某種粒子,而是泛指微觀粒子的物理量呈現量子態,既可以是電子、光子,也可以是原子或者半導體材料,總體它是一個泛在的基本實體,可應用于包括通信在內的多個領域,其戰略意義也早已得到各國的普遍認可。”王增斌說。
在王增斌眼中,隨著量子力學逐漸應用于技術革新,量子工程技術有望帶來諸多革命性的技術成果。“比如我國正在建設的量子通信系統,以光子的量子態作為編碼對象,可以實現信息論條件下絕對安全的保密通信;量子磁力儀,可以將磁共振成像設備體積縮小5倍;還有量子陀螺儀,其理論精度比經典技術下的陀螺儀精度提高5~10個數量級;此外,目前尚處于理論階段的量子計算機,一旦問世,在解決某些問題上,其計算能力可以大于目前全世界計算能力的綜合……”王增斌說,“同時,在國防領域,量子工程技術能夠為導航、通信、傳感、成像等技術提供革命性的技術能力。”
運用了量子技術的應急通信指揮網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量子工程技術雖然已經間接服務于我們的生活,但公眾和投資人還是應該仔細甄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王增斌告訴記者,目前各個國家對于量子技術的研究在不同領域各有側重,而我國量子技術的應用則主要在通信、傳感、高端民用工業、以及航天等防務領域,用戶也多為政府、科研機構、大型企業以及為社會提供基礎服務的其他機構,直接面向日常消費的產品目前還沒有出現。
“投資人或者政府在考察、投資、布局量子技術類的項目時,建議多請專業科學家團隊的協助,并多聽聽行業用戶的意見。”王增斌說:“比如要鑒別一個項目是否屬于正在的量子科技項目,就要根據其技術實現是否應用了量子的特性,若不具備該特性,那就需要謹慎對待了。”
“社會對量子技術有期待是好事,但每一個量子技術產品的實現都需要大量的研究,以及其他領域學科的支持,比如萬眾期盼的量子計算機,要想出現的話還有高容錯量子邏輯門、長時量子存儲器、多量子態傳輸線路等核心器件的問題必須要攻克,這都要一步一步地來,”王增斌說,“所以大家在關注的同時不妨多一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