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我在江西寧都縣琳池墾殖總場辦公室上班時,沒有程控電話,更沒有手機,唯一的通訊方式是手搖式的電話機和拍電報。手搖式的電話機打電話不能直達,需通過人工接轉,距離越遠接轉的話務員越多,花的時間就越久,又因線路過少,還常常占線打不通。而拍電報更是麻煩,不僅要到郵電局去,而且按字數計價。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到外地出差拍電報回單位,把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誤寫進了電報內容,結果多出了好幾角錢。當時工資普遍低,一個月才20多元,幾角錢可以買半斤豬肉,拍份電報多花了幾角錢甚是心痛。
改革開放后,通訊開始發展,到了八十年代末,手搖電話機慢慢被按鍵電話機替代,后又有了程控交換機,打電話不再用人工接轉。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電話機已經不是“公”字號的代名詞,進家入戶,私人家庭也開始安裝起來,但價格非常昂貴,安裝一部電話初裝費就得5000多元,還不能及時安裝,得提前一個月預約。
九十年代初,江西贛州地區縣一級開始開通了BB機,后又有了中文BB機,再后來有了像磚頭那么大的大哥大,通訊變得快捷起來,但因為BB機只能接收無線電信號,不能發送信號,在發展上受到很大的制約,而大哥大價格動輒上萬,加上信號弱,更是難以普及。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通訊的發展,手機越變越小,信號越來越強,而電話機也不斷地在變,一機可以帶多機,又出現了小靈通。再后來,模擬機、小靈通開始退出舞臺,數字機開始登場,而且還帶上了“G”,從2G到3G再到4G,如今5G也即將亮相。手機功能已經不僅僅是打出和接聽,還可以上網,可以用文字和視頻進行交流,再發展為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網上叫外賣等等,功能越來越強大。
最近幾年來讓百姓感受最大的變化就是手機的變化。想看電影用手機訂票;遇到喜事想對親朋好友表示一下心意,可從網上發紅包;到菜攤買菜不用帶零錢,用手機對準二維碼掃一下;想買火車票,打開12306網預定即可;開車不知對方位置在哪,打開手機導航,馬上就有人指路……一部小小的手機里有無數功能。如今,出門在外可以不帶錢包、可以不帶相機,但是千萬別忘了帶手機,手機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機由通訊工具發展成為多用途工具,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更為緊密,通過微信群和QQ群,將遠在天邊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敘友情,一起旅游、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等等,生活過得更為充實。不僅如此,通訊費用也越來越便宜:寬帶提速降費,先后取消了初裝費、長途和流量漫游費等等,以手機為主的通訊工具已經普及到每一個家庭。
通信工具的變化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國力增強,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而這些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