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杰·約翰遜10日表示,世界范圍內的恐怖威脅正進入一個“新階段”,其“新”意的內涵包括那些信奉伊斯蘭教的極端分子十分善于運用新興社交媒體,成功吸引、招募到那些之前曾屬于“獨狼型”的襲擊者到其隊伍中來。
3日晚,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東北部一座會議中心停車場發生槍擊案,兩名槍手目標直指描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比賽。交火中,一名安保人員腿部中彈,兩名犯罪嫌疑人被擊斃。隨即,美國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美國各地的軍事基地也已經加強了警戒。
“伊斯蘭國”處于宣傳攻勢
連日來,《華盛頓郵報》、美國之音等此間媒體將焦點從槍擊事件本身轉移到社交媒體上來,認為美國在社交媒體戰中輸給了“伊斯蘭國”。
美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近日表示,“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在網上的宣傳,鼓勵對美境內的部隊官兵和執法人員實施攻擊,“這是美方關注和擔心的。”國會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羅恩·約翰遜透露,至少12名因涉嫌從事恐怖活動而被逮捕的美公民受到“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蠱惑,打算前往美國境外加入恐怖組織或在國內發動恐怖襲擊,“上述案例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通過社交媒體找到‘伊斯蘭國’”。《“伊斯蘭國”:恐怖之國》作者伯杰認為,“‘伊斯蘭國’成員從遙遠的敘利亞發送推文,讓美國公民產生好感,從而彼此發展成情感非常親密、具有控制力的關系”。
美國之音援引情報官員的話說,“伊斯蘭國”社交媒體的技巧運用遠超其他激進組織,成功吸引住了一批感到孤獨、委屈或是簡單地只想冒險的年輕人。除成功招募外,“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恐怖活動“認領”上也表現得十分積極。得州恐襲發生后,“伊斯蘭國”迅速在其社交媒體賬戶中聲稱該槍擊案由“兩名哈里發戰士”實施,“這僅僅是在美國本土所發動的第一輪襲擊,此后還將有更多、后果更為嚴重的襲擊”。
美信息反制遭人詬病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信息反制工作一直遭到詬病,被認為太過原始、落后。聯邦參議員克里布克稱,非常可笑的是,美國反恐機構在社交媒體上全部是一些雜亂無章的“轉發”。曾經的激進組織成員、《臥底圣戰》一書作者謝克說:“美國發出的許多反制信息沒有明確的目標受眾,譬如要想防止不滿15周歲的未成年人被恐怖組織招募,就必須同他們真正進行溝通。”
事實上,美國國務院曾在社交媒體宣傳上尋求改變,不過如今卻變成了“笑柄”。去年夏天,當外國戰士涌入敘利亞時,網上誕生了一個名為“歡迎來到‘伊斯蘭國’土地”的視頻,其間充斥著槍殺囚犯、堆尸成丘、廣場懸尸等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以及對“伊斯蘭國”宣傳的嘲諷語氣。開場白中,人們聽到的是“跑步而不是走路,進入伊斯蘭土地”、新戰士學習“折磨和處決”新技能等。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該視頻竟然出自美國國務院。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歡迎來到‘伊斯蘭國’土地”視頻由美國國務院負責遏制伊斯蘭激進意識形態傳播的“戰略反恐通訊中心”制作,自詡為“美政府在宣傳競爭領域的一次突破”。“歡迎來到‘伊斯蘭國’土地”像病毒一樣傳播,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的點擊量高達84.4萬次。在各種負面報道壓力下,國務院發言人瑪麗·哈夫敦促“戰略反恐通訊中心”懸崖勒馬。
奧巴馬政府改弦更張
《華盛頓郵報》認為,與預算捉襟見肘、每年開銷僅有500多萬美元的“戰略反恐通訊中心”相比,財大氣粗、為影響公眾輿論每年花費高達數億美元的國防部、中情局所取得的效果也同樣不佳。盡管中情局的措施包括從“隱秘宣傳”到為迪士尼贊助出品電影等,但仍不得不嚴重依賴武裝無人機、突擊隊以及致命攻擊等傳統方式。
目前,在社交媒體戰中輸給“伊斯蘭國”的奧巴馬政府開始改弦更張。首先,責令國務院“戰略反恐通訊中心”停止嘲笑“伊斯蘭國”。其次,吸引美國使館官員、軍隊將領、地區盟友加入到針對“伊斯蘭國”的全球信息戰中。最后,與“索尼影視娛樂”等好萊塢公司合作,尋找對付“伊斯蘭國”的信息戰新手段。
同時,美國政府也意識到反恐需要穆斯林社區發聲。杰·約翰遜10日表示,事實上,有影響力的穆斯林社區人士說話分量要比政府更重,“為此,穆斯林社區內需要有積極聲音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