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5月,馬克·扎格伯格接連碰到了兩件頭疼的事情。一件叫“biasgate”(新聞偏見門),一件叫“thielgate”(蒂爾門)。兩件事兒都有關美國新聞記者與新聞媒體的護身符“第一修正案”,都被上綱上線,都被全美國的主流與非主流媒體、保守與非保守媒體集體熱議。
“Facebook新聞偏見門”,小扎迅速回應,強勢出手,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就幾乎徹底擺平了;有沒有后遺癥不好說,反正現在看起來,沒有人再死纏爛打。
“蒂爾門”,已經爆出快兩個星期了,還在延燒,小扎以靜制動,一聲沒吭。這個故事,有最狗血的戲劇元素:有色情,有出柜,有基督山伯爵復仇一樣曲折而漫長的過程,有硅谷英雄與媒體的集體對抗,有硅谷英雄與硅谷英雄之間的捉對廝殺,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和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不共戴天之仇,還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第一修正案 …… 故事正在生成新的故事,新聞正在催化新的新聞,一時半會消停不了。
小扎面對這兩件事,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兩種控管策略。小扎是否能夠如愿用這種不同的策略擺平“蒂爾門”,還真不好說,搬板凳去吧,這戲會有點長。
一
不過,最近有一道坎,小扎必須要邁。6月20日,Facebook要開股東大會,要改選董事,其中有一位給小扎第一筆50萬美元投資后來一直是他的導師與啦啦隊長的董事叫彼得·蒂爾。彼得·蒂爾就是“蒂爾門”的主角。彼得·蒂爾是百分百的硅谷英雄,PayPal聯合創始人。他寫過一本書,中譯本名為《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重量級的風險投資人。許多媒體呼吁小扎在此時滅了蒂爾,將他從董事會掃地出門。小扎根據上市時聰明的制度安排,幾乎完全擁有控制權。蒂爾的去留,只是小扎一念之間的事情。但是,小扎會壯士斷腕痛下殺手嗎?小扎會舌戰群儒,視輿論為無物,捍衛蒂爾嗎?友誼的小船,會翻嗎?要知道,在5月18日,在小扎身處”新聞偏見門”最困難的時候,當小扎陪笑臉在硅谷總部會見前來興師問罪的美國17位保守派意見領袖的時候,正是蒂爾以Facebook董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堅定支持者的非常特殊的身份,在小扎身邊護駕。作為戰斗在自由派大本營之一硅谷的“保守派”,在擺平“偏見門”事件中,蒂爾居功至偉。
【圖說:路透社5月25的評論認為,彼得·蒂爾在“新聞偏見門”之后,又給小扎帶來了新的言論自由問題?!?/p>
小扎還有時間長考。不過,小扎并不總是猶豫不決的。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Facebook的免費互聯網計劃今年2月在印度慘敗之后,Facebook的董事馬克·安德森發表了調戲印度的有關“殖民地”的不當言論,輿論嘩然,小扎迅速與安德森劃清了界線,公開指其觀點“非常令人失望,完全不代表Facebook或者我的立場和想法”。
6月20日,無論是忍痛滅了蒂爾,還是忍痛保全蒂爾,小扎都會通過他的關鍵一票表態。大伙兒都在等著看那一票的內容。無論小扎的決定是什么,那一天,都會有一場輿論風暴,小扎都會被架到火上去烤。
二
彼得·蒂爾這位蓋世英雄究竟出了什么狀況,給自己帶來了麻煩,也為小扎惹事,并驚動了“第一修正案”?
故事說起來很繞。杰羅姆爭取用最簡潔的線條來勾勒。
有一個名叫浩克·霍根的摔角明星,睡了他最好的朋友的妻子。2012年,一段90秒視頻被著名的博客媒體Gawker發布。浩克·霍根提起了一系列訴訟,幾乎沒有贏的,但一贏就贏了個大的。今年3月法庭判決Gawker及其所有人尼克·丹頓,賠償合計1.4億美元。
此案目前仍在上訴中,6月間又將開庭。如果再輸,被告仍有上訴機會,但必須立即提交5000萬美元賠償金。而且,原告律師在訴訟中還特意回避了需由保險公司承擔責任的部分,確保Gawker無法拉上保險公司來墊被買單。這意味著,原告方并不在乎是不是真能拿到錢,拉上保險公司買單,通常是拿到賠償的最可靠的方法。他們在乎的好象首先不是錢,而是搞死Gawker,以法律的名義行使私刑。
Gawker與其創始人、所有人尼克·丹頓被逼上了絕路,被迫聘請財務顧問尋求買家出售股份甚至出售整個公司。
尼克·丹頓是前《金融時報》記者,上個世紀在歐洲一系列國家駐站,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選擇轉場硅谷,并最終留在硅谷,成為著名的連續創業者。Gawker Media是他影響力最大的博客媒體平臺,旗下擁有一系列垂直博客網站,其中有一個著名的科技網站Gizmodo,讓小扎鬧心了快一個月的Facebook”新聞偏見門”事件就是其獨家報道的;還有一個專門“扒糞”硅谷的網站 Valleywag,深挖硅谷大咖的內幕與八卦。硅谷的幾乎所有英雄,都中過Valleywag的槍。國內的一些評論愛說Gawker是八卦網站,半對半錯。Gawker有十分離譜的八卦,也有十分靠譜的嚴肅新聞,獅身人面,其意見領袖尼克·丹頓本人就是接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十分著名的英國大報出身的名記。
【圖說:左為Gawker 創始人尼克·丹頓,中為“新媒體女王”阿里安娜·赫芬頓,右為金融時報高管約翰·蓋普。】
5月24日,《福布斯》雜志突然暴出猛料,浩克·霍根訴訟背后有“黑手”,硅谷有巨頭全額承擔其訴訟的巨額費用。福布斯報道直指與小扎一樣從Facebook設立董事會后就一直出任董事的億萬富翁彼得·蒂爾是出資人。
隔天,彼得·蒂爾接受《紐約時報》采訪,坦承自己就是浩克·霍根訴訟的出資人,目前總出資額約1000萬美金。蒂爾稱這是自己做過的最大一件善事,目的是幫助無力承擔巨額訴訟費用的Gawker霸凌受害人討回公道。那基本上就是替天行道的意思,將網絡霸凌者Gawker繩之以法,給標題黨們一個深刻的教訓。當然,蒂爾并不回避自己也是Gawker八卦的受害者,這也是在為自己討回公道。2007年,Gawker旗下網絡雜志發布了一條報道,披露了蒂爾的性取向。順便說一下,發布這條新聞的Gawker編輯是同性戀者,Gawker的創始人尼克·丹頓也是同性戀者,尼克·丹頓在紐約舉行的同性婚禮,曾經上過很多媒體頭條。同性戀者越來越成為美國社會中普通的成員。2015年6月,“彩虹旗”甚至讓白宮看起來象彩虹宮。
【圖說:“蒂爾門”事發后,彼得·蒂爾為避記者,深居簡出,尼克·丹頓卻四處出鏡,嚴詞抨擊蒂爾的霸凌,網絡霸凌者似乎瞬間變成了被霸凌者,這世界變化快。】
三
好了,故事講到這里,出現了逆轉,主角才剛剛登場。官司照打,嘴仗繼續,但輿論的風向突然轉變了。
原來,無底線揭秘他人隱私的Gawker,是各方撻伐的對象;被傷害的弱勢的主角浩克·霍根獲得了廣泛的同情。此前,沒有人拿Gawker的所謂言論自由盾牌當回事。突然之間,人們發現原委并不那么簡單。浩克·霍根只不過是一個長達十年的復仇計劃中的最新道具。蒂爾坦言,他資助的對Gawker的訴訟,不止這一樁,但拒絕說明詳情。一些媒體正在深挖,發現至少還有兩樁針對Gawker的訴訟是由蒂爾資助的。
故事的主人公突然變了。浩克·霍根成了無足輕重的背景與道具,整個故事變成了“蒂爾門”(thielgate,《紐約時報》、《財富》雜志語)。呈現在法官與陪審團面前的圖景,突然穿越了。其實質被解讀為:一個對全球最大的媒體平臺Facebook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硅谷超級富豪以強凌弱,秘密組建律師團隊利用系列訴訟,試圖消滅一家他不喜歡的媒體。已執行長達近十年的復仇計劃,讓人們看到了男主角復仇之心堅定、執著,其組織、計劃、步驟的周詳讓人嘆為觀止。
【圖說:這是目前在臺北生活的著名硅谷博客本·湯普森有關“蒂爾門”推特風暴中的一條推文。Thiel/FB vs Gawker 這樣的定位,明確無誤地渲染了Gawker被蒂爾和Facebook以強凌弱的悲情。】
顯然,《福布斯》突如其來的揭密報道,并不在彼得·蒂爾的預案之中;因此,蒂爾不得不迅速回應,通過接受紐約時報的訪談,全面呈現自己的論述,試圖扭轉對于自己不利的輿論。遺憾的是,輿論好象并不全盤接受蒂爾的話術,反而因為蒂爾的親口確認與其提供的諸多細節添加了猛料。
各方意見迅速集結,形成了兩大陣營,也立即分裂了硅谷,使硅谷出現了兩大陣營。
在硅谷的巨頭圈子里,蒂爾似乎立馬成了英雄,有人大聲喝采。有人怕公開喝采引火燒身,十分婉轉地通過轉發蒂爾推特的方式表示支持。有人,尤其是那些被Gawker修理過的大咖,被懷疑也參與了蒂爾復仇計劃的人,立即澄清,劃清界線,聲明與自己無關。當然,也有硅谷巨頭立即站出來,站到了蒂爾的對面。Ebay創始人皮埃爾·奧米迪亞通過其旗下媒體,立即表態支持Gawker上訴。
身家比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更高的Ebay創始人皮埃爾·奧米迪亞的出現,使彼得·蒂爾復仇計劃的正當性大打折扣。奧米迪亞本人,也是Gawker的修理對象,也遭受了Gawker的“黑”手,但奧米迪亞在事關新聞自由與第一修正案的是非問題面前,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自己昔日的仇人。
【圖說:左為皮埃爾·奧米迪亞,中為浩克·霍根,右為彼得·蒂爾?!?/p>
有人說,硅谷的大部分高管都傾向支持蒂爾。這樣的表述可能是正確的,但至少是不嚴謹的。雅虎財經專門做了一個報道,硅谷有哪些人公開支持蒂爾,又有哪些人公開支持 Gawker,有名有姓,有根有據,有鏈接有真相,而且在不斷地持續更新。(鏈接見文末)如果雅虎的報道可信的話,公開支持蒂爾的硅谷人,其實屈指可數,公開支持Gawker的硅谷人,也屈指可數。大部分人選擇的是沉默。其中,有害怕公開支持蒂爾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也有害怕公開支持Gawker給自己帶來麻煩的。所以,沉默是大多數。包括蒂爾的Facebook同事們。
Facebook的二號人物謝麗·桑德伯格6月1日按原計劃出席著名的Code Conference 大會,不出意料,在會上她面對繞不過去的有關“蒂爾門”的反復追問。整個訪談大部分時間都圍繞著“新聞偏見門”和“蒂爾門”展開。這位深具親和力的傳奇女性顯然經過小扎的有限授權有備而來,她以誠懇、坦白的肢體語言,巧妙地大聲保持了沉默。她說,蒂爾的訴訟,是他個人的行為,他不是以Facebook董事的身份在行事,他也沒有動用Facebook的資源,Facebook不知情。記者追問,現在,你知道了,你怎么看?桑德伯格大姐親和地笑了:這很復雜。記者們知道這位大姐大的難處,紳士地點到為止。不過,桑德伯格的回答其實信息量不少,她說Gawker是Facebook的客戶,Facebook一如既往地在分發Gawker的全部內容。Gawker還應邀參加了Facebook最新推出的視頻直播計劃。有報道說,紐約時報等不多的幾家參與這個直播計劃的媒體機構都是Facebook付費邀請的。
這是迄今為止,Facebook高管的第一次正面回應。Code Conference大會也向蒂爾與Gawker的尼克·丹頓發出了邀請,安排他們同場接受采訪。結果,周四(2日)為蒂爾準備的紅椅子一直空前。尼克·丹頓則成了紅人,他利用這個平臺炮火全開。彼得·蒂爾放棄了一次為自己辯護的機會,還是回避了一個被公審的風險?不知道蒂爾會沉默到何時?
四
該說說媒體的反應了。蒂爾的角色,是媒體《福布斯》揭露的,是蒂爾本人向媒體《紐約時報》證實的。媒體與媒體人大多并不認同Gawker的扒糞做法,在蒂爾絕殺Gawker的十年復仇計劃“蒂爾門”被暴光之前,幾乎沒有媒體為Gawker站臺。不計后果地侵犯他人隱私,被罰得傾家蕩產,即使比例失當,也沒有什么特別不對的地方。但是,“蒂爾門”改變了一切。在眾多媒體與媒體人看來,那是硅谷富豪利用自己手中的取之不盡的資源,處心積慮地對于某家特定媒體的長期、無情追殺。這個判例如果成立,將成為一個鉗制媒體的模式,其寒蟬效應不言而喻。而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對于“第一修正案”的公然冒犯。
【圖說:華盛頓郵報在討論“蒂爾門”投射在硅谷新聞業上的“寒蟬效應”?!?/p>
基于這樣的基本認知,美國的媒體與媒體人(包括博客自媒體人)大部分不約而同地發聲支持Gawker與蒂爾對決,他們事實上不是支持Gawker與浩克·霍根對決,而是支持Gawker與把霍根作為工具的背后的主謀億萬富翁對決。他們的表達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義憤填膺,有的客觀平衡,在對Gawker深表不屑的同時,對蒂爾的陰謀鬼計深表憂慮。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在字里行間流動:已經被以Facebook為代表的來自硅谷的技術顛覆者推入經營困境的媒體(包括傳統媒體與網絡原生媒體),在來自硅谷的Facebook富豪復仇者(蒂爾)面前,十分虛弱;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原生的網絡媒體,都沒有能力耗費巨資應對不以勝訴為第一目的的系列訴訟,因此決不能讓這種以強凌弱的追殺媒體模式成為判例。
【圖說:這是被稱為博客教父的戴夫·溫納的一條推特。他說,小扎應該開了蒂爾。這位沒有億萬身家,但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互聯網意見領袖的態度,既具有代表性,也具有煽動性。順便說一下,戴夫·溫納是小扎謎,也是Facebook不少項目的合作伙伴,他連續撰文要求小扎“清君側”。】
法官、陪審團已經在“蒂爾門”暴光之前,表明了自己對于隱私保護的嚴正立場,他們通過判賠高達1.4億美金的巨額賠償,已經給了霍根一個公道;在“蒂爾門”暴光之后,法官、陪審團將會如何表明自己對于第一修正案的認知,以及是否會給Gawker一個公道,杰羅姆不知道。但是,杰羅姆知道,有沒有“蒂爾門”很不一樣。如果認為擁有一系列第一修正案相關歷史判例的法官與陪審團會放任一個精通法律的億萬富豪(彼得·蒂爾畢業于斯坦福法學院),躲在幕后以其無限的資源,操縱法律公器來動用私刑,那就過于簡單了。
更有趣的場景是,如果Gawker上訴失敗,傾家蕩產,已經被點燃的對于強人蒂爾不利的公眾輿論,將進一步激化;如果Gawker上訴成功,墻倒眾人推,蒂爾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有許多人在問:如果蒂爾覺得自己是替天行道,政治正確,為什么不從一開始就光明正大地說明自己的訴求,自己直接走到臺前來?為什么事發后,不敢面對公眾?在程序與目的諸多方面,蒂爾都留下了話柄。
事實上,如果能夠對彼得·蒂爾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可以十分輕松地發現其身陷“蒂爾門”并非偶然。“蒂爾門”的出現,只是遲早的事情。在立場普遍”中間偏左“的硅谷,彼得·蒂爾是個異數,他是硅谷巨頭中少見的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是特朗普的正式“加州代表”,而特朗普幾乎是媒體的公敵,特朗普與保守傾向媒體的旗艦??怂剐侣劦臎_突也時有發生,??怂估习迥嗫艘仓皇窃诓痪靡郧疤乩势辗€獲共和黨提名權之后,大局已定之后,才勉強表態支持。
【圖說:左為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右為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特朗普“加州代表”蒂爾?!?/p>
特朗普要狀告媒體的說詞比比皆是,蒂爾的不同與高明之處在于,他是”記者保護委員會“的長期捐助者,他十分明白保護言論自由的重要性,十分明白“第一修正案”的價值與神圣。也可能,蒂爾內心其實十分珍視言論自由,只是,當媒體把矛頭指向自己的時候,十分珍惜自己羽毛的蒂爾就不那么淡定了,他也許覺得自己應該是個例外。蒂爾明白在一個擁有憲法第一修正案以及擁有一系列基于第一修正案的歷史判例的國度,對媒體的追殺,都是政治不正確。追殺媒體的事情只能在暗箱里操作。特朗普往往只說不做,而蒂爾只做不說。但蒂爾沒有想到,他周詳、隱密的復仇計劃會在此時此刻,大選年這個敏感時刻被踢爆,成為“蒂爾門”。而他與那個與媒體關系十分僵硬的領先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親密關系,又讓他承受著難以承受之輕,為他的復仇計劃的最終執行增加了不少變數。
【圖說:著名的原生網絡媒體VOX的這個新聞標題,點出了許多人的擔憂?!?/p>
在另一方面,奧米迪亞與蒂爾唱對臺戲,也在意料之中。奧米迪亞投資數億美元創辦的First Look Media,由因史諾登報道而獲普利策獎,由因史諾登案記錄片而獲奧斯卡獎的一批卓越的新聞記者領銜,高舉捍衛第一修正案大旗,其立場與傾向不言而喻。
【圖說:《紐約客》雜志認為蒂爾發動的幾乎就是一場針對媒體的戰爭?!都~約客》編輯選的題圖,蒂爾眼露兇光,好象傾向也十分明顯。這本精致、優雅的雜志,在生氣的時候,也顧不上風度了。】
五
事實上,“蒂爾門”的影響,并不局限于新聞界。這并不只是一個侵犯隱私與維護第一修正案所賦予人們言論自由的問題。這是一個“硅谷”的問題,是硅谷的原則問題,也是數字時代事關每一個人的“數字化生存”的問題。
【圖說:刻在石碑上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全文?!?/p>
如果僅僅把“蒂爾門”的討論局限在保護隱私與保護言論自由的語境中,那就太小看了這問題所呈現的全局意義。杰羅姆沒有能力洞察這層意義,但是,在硅谷英雄邁克爾·拉澤羅(Michael Lazerow)的檄文中,杰羅姆清楚地看到了。
我們來花點篇幅,認真地研讀一下拉澤羅的論述。
邁克爾·拉澤羅是Buddy Media的創始人,也是硅谷的億萬富翁。他的Buddy Media獲得了彼得·蒂爾的投資,Buddy Media幫助蒂爾賺了不少錢;拉澤羅也投了Facebook,他從Facebook也賺了不少錢。兩者交集與互動不少。但是,在“蒂爾門”事發后,拉澤羅坐不住了。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廣泛征詢意見,在Facebook上發貼和持各種不同意見的人交流,然后寫了一篇深思熟慮的文章,完整地呈現自己的觀點。這篇文章發表在LinkedIn上,題為《彼得·蒂爾褻瀆了硅谷的核心原則(Peter Thiel Violates Core Principles of Silicon Valley)》。建議關注“蒂爾門”話題以及并不關注這個話題的人,都讀一遍那篇文章。那篇文章在美國的諸大社交媒體上瘋轉。
拉澤羅的觀點非常直白:“彼得·蒂爾也許會成功殺死Gawker;但是,以踐踏信任和透明這兩個核心價值為代價尋求個人的復仇,彼得已經開始為硅谷的聲譽挖掘墳墓了。”
拉澤羅認為,硅谷那些最大的科技公司,以及他們的創始人、投資者、高管,已經擁有了這個星球上最有價值的資產。如果沒有核心價值驅動、約束決策制定,這些獨一無二的資產,可以被用來實現可怕的目的。
拉澤羅描述了一幅相當驚悚的圖景:
“彼得·蒂爾支持并代表的Facebook,擁有16.5億用戶人際關系的實際圖譜,擁有他們互相之間傳遞的信息,擁有他們所生產的海量數據,還擁有他們能看到什么(以及不能看到什么)的算法。
由彼得·蒂爾創辦的 PayPal 擁有你購買與支付行為的數據庫;谷歌擁有這個世界上工作人口的大部分電子郵件;Uber擁有實時的你在哪里以及你將去哪里的地圖,以及你曾去過哪里的歷史記錄。蘋果手機更是幾乎擁有你的整個生活,蘋果上的信息可以被用來傷害你及你的家人。
其中每一家公司都有能力,常常也有動機,利用這些資產來進行商業競爭,來傷害批評者,來對他人過去的過錯進行報復。”
幸運的是,拉澤羅說:“這些公司沒有濫用這些資產。他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因為他們擁有道德框架,擁有一系列核心價值來管理這些資產的運用。這些被科技企業家們廣泛共享的價值使我們的共同體得以如此堅強。”
拉澤羅動情地寫道:并不是蘋果及其員工,對于謀殺犯的憎恨少于FBI特工。這家公司知道,哪怕是在那樣極端的情況下使用他們的力量(解密手機,留下后門),也將損害【信任】這種核心價值;如果這種信任受到了損害,那將在未來長時期內產生毀滅性的后果。
【圖說:邁克爾·拉澤羅在接受訪談?!?/p>
拉澤羅最后的結論是前瞻而普適的:對于彼得·蒂爾支持浩克·霍根進行的這場訴訟的是非曲直我們可以爭論,但是,無法爭辯的是,彼得·蒂爾在這個過程中缺乏對于【透明】與【信任】的承諾。這在消費者對于硅谷的信任已經處于前所未有低點并且仍在快速下滑的時候,是最為令人不安的。如果彼得·蒂爾,這位硅谷先生(Mr. Silicon Valley)可以秘密地利用自己的力量摧毀他個人的敵人,是不是意味著,每一家他所擁有的公司也可以秘密地做同樣的事情呢?往大處說,任何一家硅谷公司,也可以秘密地做這樣的事情呢?問題并不是他們會不會做這些,問題是人們認為他們會不會做這些。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重復一遍拉澤羅的結論:”彼得·蒂爾也許確實會成功地殺死Gawker;但是,以踐踏信任和透明這兩個核心價值為代價尋求個人的復仇,彼得已經開始為硅谷的聲譽挖掘墳墓了。”
在這里,拉澤羅沒有討論第一修正案,沒有討論媒體,他討論的是數字時代的每一個人的數字化生存,討論的是擁有獨特、壟斷資源的硅谷科技巨頭。他的立意,遠遠超出了目前正在互聯網上如火如荼進行的“蒂爾門”討論所觸及的高度。我理解,拉澤羅想告訴大伙的是,數字化生存,只有在透明與信任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延續;而蒂爾的所作所為,直接破壞了這些基石。
【圖說:傳統媒體《大西洋》月刊旗下的著名網媒QUARTZ的這個判斷,有多靠譜?】
六
“蒂爾門”也可以從企業倫理角度來檢視。
艾倫娜·布洛克斯海姆(Eleanor Bloxham),是一家專注公司治理領域的顧問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她在《財富》雜志上撰文,從公司治理入手,對“蒂爾門”事件進行分析,也很耐人尋味。
布洛克斯海姆認為,Gawker是Facebook的客戶(customer)和內容供應商(supplier),同時,也是Facebook這個社交媒體公司的品牌大使。Gawker的幾乎全部內容產品都通過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平臺分發;Gawker與Facebook在其新推出的直播項目中(Facebook Live)有合同關系,Facebook在相關項目中向Gawker支付費用。Gawker的各項企業營銷活動,也都將與Facebook的合作,放在推介的重點。雙方的互利業務伙伴關系是明確的。(Facebook董事兼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在Code Conference大會上確認了對于Gawker作為合作伙伴的重視。)
一個具有完善公司治理規范的公司,其任何董事會成員所從事的活動,包括慈善事業,如果與公司的商業利益相沖突,都需要申報,甚至需要因此退出董事會。當一個人同意加入某家公司董事會的時候,他們通常被認為是一個接受了信托的受托人,一般會將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順位。那意味著受托人將不會從事可能損害公司利益的活動。
但是,蒂爾顯然沒有向Facebook董事會通報他秘密資助一項針對這家社交媒體公司的著名客戶和供應商的訴訟,沒有通報這些訴訟的直接目的是摧毀這個Facebook客戶和供應商;這項被蒂爾視為慈善事業的訴訟活動直接與Facebook的公司利益相沖突;而Facebook公司董事會,也顯然沒有及時從Facebook的News Feed中,從數不勝數的媒體報道中獲悉蒂爾在秘密從事與公司利益相沖突的活動,并作出反應與問責。
無論是蒂爾本人,還是Facebook董事會都沒有對公眾的這方面持續關切進行回應。這使得Facebook看起來好象并不十分重視公司治理。
布洛克斯海姆作為公司治理專家十分嚴肅地指出:這件事事實上已經使人們產生了對于Facebook的兩個方面的負面印象。其一,Facebook董事會成員在未經通報的情況下,竟然不顧公司利益,長期秘密從事與公司利益相沖突的具有爭議的慈善性訴訟活動;第二,Facebook董事會竟然可以容忍這種背信行為。
這樣的負面印象,是小扎可以也應該接受的嗎?有趣的是,杰羅姆查詢到的最新資料顯示,蒂爾本人,恰好是Facebook薪酬與公司治理委員會的成員。小扎的確需要對于公司的治理,尤其是董事會成員的信托責任,進行一番梳理了。全球第一大媒體平臺企業,應該更嚴謹一些些。
【圖說:這是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Facebook高管、董事及公司治理圖表。腳注2顯示,蒂爾為公司治理委員會成員?!?/p>
七
【圖說:BoingBoing網站制作的這張全明星搞笑大片海報,看起來票房有足夠的保障。領銜主演尼克·丹頓(左上),皮埃爾·奧米迪亞(中左),浩克·霍根(中),彼得·蒂爾(右下)】
如果你有耐心讀到這里,杰羅姆想麻煩你再耐心地回答一個問題:“蒂爾門”是不是小扎的危機?小扎該不該“清君側”?
如果這不是小扎的危機,謝麗·桑德伯格何必如此謹慎措詞,在Code Conference上大打太極拳?“蒂爾門”和小扎與Facebook的確沒有直接關系,但是,一個對于小扎對于Facebook有著重要影響力的Facebook董事、投資人,從事這樣的復仇活動,沒有懸念地會讓小扎躺槍,就象馬克·安德森的一句戲言,必須由小扎出面來消毒。而“泰爾門”的藥性,比那個馬克的失言強得多。小扎也十分清楚自己身處“瓜田李下”,自己就是追殺Gawker的重要嫌疑人之一。因此,他近兩個星期來關于“蒂爾門”一言不發。
在蒂爾正式承認之前,早就有人懷疑浩克·霍根案的背后,有那些曾被Gawker反復修理的硅谷巨頭的影子。傳統媒體旗下著名的原生網絡媒體fusion.net專門制作了一個專題,列舉了十五位可能的復仇候選人。其中包括:1. Peter Thiel;2. Sean Parker;3. Mark Zuckerberg;4. Vinod Khosla;5. Jack Dorsey;6. Marc Andreessen;7. Marissa Mayer;8. Travis Kalanick;9. Ben Horowitz;10. Elon Musk;11, Sheryl Sandberg;12. Jeff Bezos;13. Sergey Brin;14. Larry Page;15. Eric Schmidt。這些人個個都是硅谷超級巨頭,擺渡一下就有。還好,事實證明,只有彼得·蒂爾一人與“蒂爾門”有染。
這十四個人(除蒂爾外)中的大多數,都沒有表態。面對查詢,其中有兩位回應自己對此事毫不知情,也不予評論。這些硅谷英雄的真實態度,可以揣摩,但誰也沒有權力代表他們宣示。其中的每一位,事實上,都有可能完全回避,始終回避,因為他們的確與這件事沒有直接的關系。被稱為小扎背后女人的桑德伯格,在話筒面前無法回避,她的回答干脆利落,完全不知情,Facebook也完全不知情。相信小扎也完全不知情,但小扎沒有辦法象桑德伯格那樣輕松地不予置評,不予置評本身,也是一種態度,不是嗎?6月20日,小扎在股東大會上董事改選的關鍵一票,一定得投出去,一定得亮明自己的態度。一個被同為硅谷英雄的拉澤羅指為破壞了硅谷核心價值“透明與信任”的人,小扎會投下信任票嗎?專門研究公司治理的“磚家”的找碴,完全不著邊際嗎?
Facebook的連續危機與扎克伯格的連續危機公關,隨著Facebook的不斷壯大,將成為小扎成長過程中的必要一課。彼得·蒂爾通過“蒂爾門”,不僅給Gawker上了一課,給新聞界上了一課,也給小扎上了一課。一個手中擁有無限資源,擁有拉澤羅所說的這個星球上最重要資產的人,有許多事不能做,有許多氣,不能出,呵呵。他們不能象常人一樣,快意恩仇。
對于小扎來說,選擇支持自己的“仇人” Gawker,可能比選擇力挺自己的“親人”彼得·蒂爾,要輕松得多。
【圖說:“自媒體”概念創設人,有“硅谷良心”美譽的新聞學教授丹·杰爾默在著名的網絡雜志Slate上寫的這篇文章,火力很猛?!?/p>
不過,有一個問題不能不關注,“蒂爾門”浮出水面,《福布斯》為代表的一大批媒體顯然又惹蒂爾生氣了。還有一批媒體與媒體人更過分,“小題大作”,明確要求小扎將蒂爾逐出董事會。蒂爾雇傭的律師團隊要給個教訓、上一課的媒體與媒體人對象,是不是又要長名單了?
亞馬遜創始人、同為“硅谷”巨頭的杰夫·貝佐斯6月1日坐在 Code Conference 的著名紅椅子上與著名的前華爾街日報記者“莫博士”談心。話題總是圍著火熱的#蒂爾門#與第一修正案打轉。同樣身受Gawker指責的貝佐斯明確選邊反對復仇,他說了一句據說是孔夫子的名言:“尋求復仇,得挖兩個墳墓,一個給你自己。” 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貝佐斯始終沒有點蒂爾的名,但這話好象是贈給蒂爾的。
【圖說:每個周末,紐約時報兩位著名的科技記者法哈德·曼祖和麥克·艾薩克都會一起回顧本周的重要科技新聞。本周的重要新聞,麥克說無疑是#Thielgate#。兩位都并不怎么喜歡Gawker,但都堅定地反對彼得·泰爾對新聞界的嚇阻。他們已經各自寫了一篇相關評論,兩人的共同回顧,當然也態度鮮明。點睛之筆是法哈德·曼祖的結語: “彼得,我有兩個孩子和一堆抵押貸款,請不要起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