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撰文分析了富士康收購夏普背后的邏輯,但仍然認為這項計劃充滿了風險。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從表面價值來看,富士康斥資56億美元洽購日本夏普沒有多少意義。對于這樣一家債務纏身、連年虧損的企業來說,如此高的報價似乎太過奢侈。富士康曾在2012年向夏普投資8億美元,但由于財務目標大幅惡化,所以郭臺銘完全有理由放棄夏普。
可是,他現在為什么還是愿意向這樣一個可能構成沉重負擔的業務投入巨資呢?郭臺銘本人并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但可能存在某些原因。富士康顯然希望在與蘋果的溝通中獲得更多的議價權,后者為其提供了半數營收。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擁有100多萬工人,而且長期充當iPhone和其他蘋果設備的最大組裝商。由于生產顯示面板的夏普也是蘋果的重要供應商,所以二者合并后將擁有更強的議價權——富士康目前的利潤只有可憐的3%。
另外一項重要原因或許在于,郭臺銘希望實現富士康的業務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為其他公司代工設備,而是希望借助自主品牌獲取更好的利潤。富士康約有五分之二的營收來自為少數西方企業代工網絡設備和服務器,客戶包括思科和惠普。富士康還為小米等很多公司組裝手機。移動設備的崛起已經極大地蠶食了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銷量,而富士康同樣在從事這類產品的組裝。如果富士康能夠以夏普這個全球知名品牌設計和銷售自己的產品,便可獲得品牌企業所擁有的利潤率。
對于利潤低下的組裝企業而言,想要沿著價值鏈向上拓展完全可以理解。富士康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來加強創造力。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4年發布的一項報告,將該公司列為中國大陸地區最優秀的高品質專利提交者之一。富士康還在美國提交了專利文件,后者的要求比中國更加嚴格。不僅如此,富士康提交的專利中有很多都是“發明專利”,而非重要性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夏普在技術進步方面也有著令人驕傲的歷史,這或許也是郭臺銘愿意支付重金的原因之一——如果郭臺銘認為該公司在某些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投資意愿還會進一步加強。
倘若果真如此,收購夏普便可幫助郭臺銘實現宏偉的“11屏”戰略。他希望通過這項戰略成為各類設備的主流顯示屏供應商,從電腦到汽車再到智能手表。這些猜測或許都可以解釋他投資夏普的原因。然而,要挽救這樣一家舉步維艱的公司,無論何時都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