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消費者角度,資費永遠是越低越好,服務越優越好;站在企業的角度,利潤總是越高越好,規模越大越好。就像這次三大運營商齊刷刷的提速降費,大部分消費者還是不滿意,而運營商卻又是有苦說不出。
專家表示,提速降費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這個好事應該是個市場行為,而不應該是政府干預的結果。低資費和優質服務不可兼得,從長期來看,低資費給運營商帶來的壓力將會打擊其創新和發展的積極性。
因此,更需要政府這只“無形的手”宏觀層面引導運營商,引入民間資本,加速市場競爭,讓市場這只“有形的手”調節定價。
運營商“割肉”降價
昨天,三大運營商齊刷刷推出提速降費政策,占領了各家媒體的頭版頭條。有人戲稱皆因“總理一句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5大措施促進寬帶提速降價。要求實施寬帶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在討論網費、流量費時,李克強還表示,出國漫游費太貴。
緊接著,工信部要求運營商提交提速降費方案。三大運營商緊鑼密鼓制定出了具體方案。從各家公布的政策來看,基本符合總理提出的要求。中國移動推出12大新舉措,使流量綜合資費在2015年底同比下降35%以上,網絡能力和網絡速率大幅提升;中國聯通則力爭2016年底基本實現全網的光纖化改造。典型代表城市,北京聯通甚至要實現光纖寬帶免費提速至少一倍;中國電信要求2015年底,有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將由目前的11 Mbps提升至20Mbps,單位帶寬價格下降35%左右。
從總體來看,三大運營商的提速降費政策符合工信部的要求。但并不符合消費者期待的“簡單粗暴的降價”,而更多的是通過套餐組合和定向流量等形式實現“變相”降價。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市場競爭是杠桿
三大運營商政策公布之后,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從反應來看,消費者并不買賬。網易科技進行了一個小調查(調查還在進行)“看到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政策之后,您感覺怎樣?”網友投票顯示,對運營商此次調整感覺“力度挺大,比較滿意”的人僅占4.4.%;而有67.6%的網友還希望“再降”;28.0%的網友表示,早該降價了。
感覺三大運營商的打包提速降價方案誠意比例相近,網友認為中國電信最有誠意,占比37.7%;其次是中國聯通31.8%;中國移動30.6%。
除了降價之外,消費者還希望運營商能夠“打擊騷擾電話與垃圾短信”、提升“網絡覆蓋”以及改善“服務態度”、增加“IPTV等新業務”。
“消費者總是會感覺資費貴,希望降價。同時又要提升服務。魚和熊掌怎能兼得?”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電信分析師表示,“運營商是企業,有利潤的需求,又有國資委的考核壓力,對運營商來說是‘割肉’降價。”
電信專家馬繼華認為,運營商利潤已經連續幾個季度利潤負增長,此次大幅降低資費水平,會讓運營商日子更加難過。而且,現在是運營商建設4G的高峰期,是需要大規模投入階段,捉襟見肘的運營商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運營商必須要有合理的利潤才有動力投入下一個創新,對消費者來說,政府干預下的提速降價并不是好事。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嗎?也不是。市場的充分競爭是可以達到一個平衡點,實現雙方共贏的。“政府洞察到發展‘互聯網+’需要基礎網絡的支撐,費用的下降是對對,但如果國家能夠更好的刺激運營商競爭,而不是直接干預會更好。” 野村綜研通信戰略部副總經理陶旭駿表示。他認為,充分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會促使資費下降,還會使服務更加細化、更優質。
比如引入民間資本,讓民進資本這條“鯰魚”激發整個電信市場的活力,實現低利潤,優服務。
提速降費一直處于進行時
“實際上,運營商提速降費一直在進行。”某運營商人士表示。
工信部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手機流量資費水平下降了約60%,固定寬帶資費水平下降了約30%。截至2014年底,我國FTTH覆蓋家庭達到2.56億戶;固定寬帶用戶達2億戶,使用8M及以上的寬帶用戶達到8206.7萬戶,占比達到40.9%;建成4G基站73.3萬個,移動寬帶用戶達5.83億戶。
據了解,北京聯通這次“全網大提速”就已經是自2012年3月以來第四次寬帶提速。近兩年來,北京聯通共投資近80億進行大規模的網絡工程建設。
2014年中國移動就已經推出了流量共享、月度流量不清零等多項服務舉措。
“為什么消費者還是感覺寬帶網速慢?這是因為消費者感受的是端到端體驗,只只要一個環節有問題就會體驗很差,需要產業鏈各方的配合?,F在運營商光纖已基本已經到樓。但有些消費者家里還是銅纜,不僅網速受限,而且還有損耗。”某運營商人士表示。
據北京聯通表示,目前光纖覆蓋和4G建設的最大難題還在于部分物業以及相關單位阻撓進場施工的情況。
總之,對消費者來說更希望在提速降價的同時,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這有賴于電信市場的充分競爭,引入民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促進競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