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社交沒人能做得過微信,但異質化社交卻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陌陌CEO唐巖如是公開表示。的確,陌陌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走了一條和微信不同的道路。
12月11日,唐巖抱著他兒子湯圓,按下了納斯達克IPO的“OPEN”按鈕。又一家中國社交網絡公司登陸美國,它是陌陌。陌陌的股票代碼“MOMO”,開盤價14.25美元,首日股價暴漲25.19%,收于16.90美元,市值達到31.51億美元。公開資料顯示,陌陌作為一款免費的手機APP,其收入來源主要是會員付費,目前,陌陌的會員數量超過230萬人,而注冊用戶數則超過1.8億人。
陌陌作為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產品,其主要功能是幫助用戶結識身邊的人——通過陌陌,可以認識身邊的人,加入附近的群組,查看附近的留言,參加附近的活動,還可以和朋友交換各自的地理位置,用有趣的表情聊天等等。
差異化成就陌陌 社交產品屬性應做好區隔
社交需求日新月異的國內互聯網市場,社交新品不斷涌現,你爭我奪,甚至相互拆臺。試問,互聯網存在絕對意義上、一統江湖的社交霸主嗎?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匆匆過客?
若說QQ一度是社交霸主,那么微信的出現卻也讓自家產品QQ同樣飽受沖擊,甚至有QQ用戶個性簽名打趣道:“開始用微信后,QQ是要退休的節奏啊。”的確,微信的推出,奪走了很多QQ的用戶。
這兩年微信瘋狂崛起,3年時間便坐擁6億用戶,業界驚懼地稱其拿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船票”。一時之間,輿論導向儼然成了——有了微信,社交網絡大家伙都可以關門歇業、不用玩了。那么,微信是眼下絕對意義上的社交霸主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陌陌把社交不一樣做起來了?同樣的,中國版twitter也迎來了它的第二春,微博今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
當下,社交網絡正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格局。微信占據“一超”的地位,多強則由微博、YY、陌陌、人人網、豆瓣等共同構成,即時他們中的有些已經不再如日中天,但是他們分別在新聞傳遞、校園市場、陌生交友、文青市場這些細分市場上占據著重要一席。
根據圖示,可以看出——微信、人人網、易信、來往同屬“社交&熟人”象限;微博屬于“媒體&熟人”象限;陌陌、豆瓣小組、YY屬于“社交&陌生人”象限;知乎屬于“媒體&陌生人”象限;新興的匿名社交產品秘密則十分特殊,處于非常均衡的位置,吐司和嗶嗶所處的社交象限和秘密相差不多。
事實上,無論是社交、媒體屬性,還是熟人、陌生人,彼此之間都不存在完全的優劣對比。
回望中國社交網絡的發展,從BBS開始、到QQ,再到人人網等社交網站的涌起,國內社交網絡的產品形態日益豐富,社交網絡生態系統和格局不斷完善,為網民提供了多角度、全天候的網絡社交生活。
雖然每一次新社交產品形式的出現,都名噪一時,并引來對此前社交產品的唱衰。可退燒后,才最終發現,這些產品都是社交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社交產品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互補的關系顯然更重要。
從新浪微博誕生之初,獨立分拆上市的打算就已謀定,然而微信的異軍突起,卻搶盡了風頭,更讓新浪微博的上市夢一度擱淺。然后,事實證明,這種擱淺是暫時的,退潮時微博的真正價值才更好地凸顯出來——微博的媒體屬性很重,兼具社交網絡功能,同時是公共言論廣場。相較于微信,微博一對多的傳播,讓互動能力和媒介輻射能力都更強。比如,在馬航失聯、文章出軌門等事件中,微博就體現出了快速的信息迭代、凈化、發現優質信息的特質。
2011年8月,陌陌正式上線。就在此前一天,微信正式推出“附近的人”功能。不過,陌陌正是在微信壓迫下快速成長起來。從正式上線,至2014年12月赴美上市,時間不過3年,這樣的成長速度在業界也不多見,同時這也會助推社交領域的創業熱情。
事實上,陌陌也遭遇過瓶頸,起初陌陌被外界稱為“約炮神器”,不過監管的加強,讓這種定位不能經久,陌陌的使用頻率下降。幸好地是,陌陌也開始尋求轉型和“洗白”。陌陌用戶活躍度的明顯增加,始于群組功能的上線。
今年以來,信息噪音過載、爸媽攻陷朋友圈等消息自耳邊不斷,這讓逃離微信朋友圈成潮流的論調甚囂塵上。隨著微營銷的發展,朋友圈有些時候還演變成了廣告圈、微商和代購圈,這讓不少微信用戶叫苦不迭。
當微信的溫度有所減弱,借著這種趨勢,新浪微博、陌陌在今年都紛紛上市了。
理性的回歸 細分而專注是長法
不過,對于大多數的熱潮,都會經歷退燒和降溫。新浪微博如日中天的時候還仿佛依稀可見,微博火熱的那一兩年,人們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時時都在刷微博,看周圍人發生了什么,也看名人做了什么,似乎刷出的每一條信息都是自己感興趣的、都是對自己有價值的。
很快,隨著不同人群的入駐,垃圾信息開始滲入,讓人心生厭煩。某種程度上,這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意思,使得微博不再讓人喜愛。人人網、天涯社區也曾這樣,現在,微信朋友圈踏上了這條必經之路。社交產品退燒后,并進入一種良性的發展階段,成為用戶常態化使用的社交工具,而非愛不釋手的寵睞。
隨時間推移,微信在很多人眼中,也不再是一款足夠酷炫的產品。朋友圈,往往是靠著用戶養成的慣性去翻看,但是翻來刷去,卻發現刷出的大半是沒營養的東西——無聊的轉發、各種心靈雞湯、所謂的養生秘笈……朋友圈正慢慢變成噪音充斥、索然無味的功能。
事物發展太快,存在的問題都會日益暴露,然后解決問題的速度遠遠慢慢其瘋長的速度。所以,被用戶寵壞的了產品,在用戶的新鮮勁兒褪去之后,都要經歷回落、瓶頸、甚至是低谷期。但這段時間,是給產品進行總結和反思的時間。受熱捧的產品和團隊往往容易恃寵若嬌,經歷了大量用戶出逃的階段,才會讓社交產品有更多時間去厘清自己的發展之路,夯實長遠發展的根基。這是一次理性的回歸。
與新浪微博因微信而遭唱衰的經歷相似,成立八年多時間的人人網在其歷史上也多次遭遇不速之客的突然襲擊,但依舊如同打不死的小強。這期間,人人網經歷了開心網、新浪微博、微信等一波接一波的挑戰。雖然人人網被唱衰的聲音一直未曾停止,但它本身扎根于校園和年輕人的社交,握緊了校園市場,并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種強需求。YY的移動秀場模式顯然已經成熟,并最終都上市成功,證明垂直細分的正確性。此外,像豆瓣、果殼等社區網站的長期存在也表明,垂直深挖基于興趣的細分、精準的社交市場,大有可為。
“真人的社交永遠都會是非常大的市場,因為它對于你的黏住性都非常好,不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場景下有不同身份,在這些身份有沒有獨立場景可以給一些純社交讓他們發揮力量,在中國也會慢慢出現陌陌或者其他很多領域的垂直社交會出現大公司的存在。”經緯中國萬浩基如是描述社交產品的垂直細分。
社交產品百家爭鳴 “一超多強”格局長存
社交網絡領域的征戰里,最終并沒有絕對的勝者。極有可能的情況是,不同的社交產品,大家殊途同歸。各類社交產品看似競爭,其實是并存的社交產品,都是在滿足人們不同方面的社交需求。的確,中國網民基數大,需求和市場都十分復雜,因此未來除了幾個大型社交產品外,還依然會有一些小型社交產品作為補充。大小社交產品都術業有專攻,會長期共存。
一定意義上來看,社交網絡其實是源于網絡社交的需要。縱觀社交網絡數十年的發展,它源自網絡社交。起點是電子郵件,BBS的出現則把網絡社交推進了一步,從單純的點對點交流的成本降低,推進到了點對面交流成本的降低。隨后,即時通信和博客分別像是電郵和BBS的升級版本——即時通訊提高了即時效果和同時交流能力;博客則開始體現越來越強的個體意識。緊接著,社交網站憑借娛樂化概念,讓社交網絡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微博則開啟了微信息社交網絡時代,微信則將微信息社交與位置服務等移動特性相結合。
事實上,網絡社交一直在努力通過不斷豐富的手段和工具,來替代傳統社交來滿足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的交流需求,并且正在按照從“增量性的娛樂”到“常量性的生活”這條軌跡不斷接近基本需求。
清科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中國社交網絡的發展歷程主要呈現四種階段,早期社交網絡雛形BBS時代、娛樂化社交網絡時代、微信息社交網絡時代、垂直社交網絡應用時代。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會誕生相適應的社交網絡產品,或許這些產品之間短期內有著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但從長期來看,最終他們更會是一種互補關系,各司其職,長期并存。這種趨勢,從中國社交網絡格局圖譜上便可管窺見豹。
當下,中國社交網絡格局可分為基礎功能網絡、核心網絡、細分網絡和增值衍生網絡這四個組成部分。其中基礎功能網絡主要涵蓋在線問答(知乎)、在線百科(百度百科)、博客(新浪博客)、文檔分享(百度文庫)等;核心網絡則包括社交網站(人人網)、微博(新浪微博)、即時通信(QQ)、移動社交(微信)、論壇(天涯)等;增值衍生網絡包含社交游戲(人人游戲)、社會化電商(蘑菇街)等;新興細分網絡則以在線旅游(窮游)、圖片分享等。
的確,正如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講故事時,最重要的是講清自己是“中國的XX”一個道理。如今,美國互聯網市場,Facebook、Twitter、LinkedIn、Flickr、Instagram都各自盤踞一方,并未互相取代。同樣,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模仿者”們,同樣會分庭抗禮,他們共同在解決或改進著某種社交功能和需求,是共同豐富社交網絡的工具。微信的朋友圈固然火爆,但它也僅僅是社交網絡的一個維度,但社交網絡需要更多維度的內容,來滿足人們隨時隨地、不同場合和情境下的社交需求。
風起云涌的移動社交領域,微信大行其道之時。當微博被微信占盡風頭,活躍度開始下降之后,微博的唱衰之音不絕于耳。然而,從傳播價值來講,新浪微博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實,微博的社會價值遠高于微信,業界普遍認為,新浪微博是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最大媒體,其推動中國進步能量超過了其他所有中國媒體的總和。
人人網經過多輪社交熱潮洗禮,至今仍然占據著社交網絡的重要一角——校園市場。盡管人人網更名后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校園社交網站,但它對大學生群體、甚至是高中生用戶中,依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人人網仍然是這些學生們習慣使用的社交網站,并且也是目前最適合他們的中國社交平臺。
學生畢業了,難道學校的小賣部就不開了嗎?這是一位業內朋友發出的一個反問,用以形容和說明人人網在學校中的定位和未來。的確,每年都有同學畢業,但每年也都有新生入學,所以人人網所覆蓋的年輕人和學生群體猶如一池活水,源源不斷。
此前,人人公司CEO陳一舟也曾對外強調未來將重新“聚焦”人人網業務和90后年輕群體。聚焦核心業務和核心用戶群的戰略,將讓人人網對受眾、用戶的研究和理解更加深入。而將這些成熟的理解融入進產品,則會更好地增加用戶黏性。與此同時,對90后新生力量和學生群體行為特點的熟稔,讓人人網所掌握大學生相關行為、興趣等數據都更具有了深挖和跨行業應用的價值。最近人人出售了56網的視頻業務并進一步精簡游戲的組織架構,這種瘦身對人人網有益。同時,人人網圍繞大學生群體推出了在線教育和人人分期,前者是免費網絡在線教育平臺,后者是專門為大學生提供分期購物的全新服務平臺,這是人人網加強對核心用戶服務、探索新的變現模式的舉措。不過,正在經歷轉型的人人公司,要做好這些也并非易事,但聚焦是好的開始。
綜合看來,“超級大國”微信的重壓之下,絕非寸草不生,微博、陌陌、YY、人人網都各具優勢。YY和陌陌,可以說都是劍走偏鋒的發展起來。此外,新興的匿名社交軟件類產品也受到網民的歡迎,如火爆互聯網圈的秘密,以及最近的嗶嗶、吐司等產品,這些軟件的功能都是微信所實現不了的。他們都共同印證了,中國網民的社交需求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沒有一家能夠將全體網民的所有社交需求一一滿足,因此市場上必然需要多樣化的社交產品。隨中國互聯網發展,社交產品也表現的更為多樣化、多元性,目前市場上的社交產品便五花八門。雖說眼下熟人社交是最大的市場,微信睥睨群丘,但職業社交、陌生人社交以及圖片社交等細分領域,都有可能做大。
社交網絡的發展史,一個很清晰的脈絡就是分工更細、更垂直。所以,未來,無論是微信、微博、YY、陌陌還是人人網,他們都將各自獨立存在,不存在完全意義上的誰取代誰,而是在各自的領域為王。認識到自己的限制,也就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未來,中國社交網絡市場,將長時間持續呈現“一超多強”的并存格局。國內互聯網市場,永遠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社交霸主,發現自身的優勢、認清自己的限制,會有助于守好自己的社交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