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空間巨大
說起5G,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上網快,“飛一般的網速”,視頻通話、線上直播、網絡購物、網絡游戲等再也不用擔心網速問題。這只是5G的一個最基本的運用,隨著5G商用的步伐越來越近,更多與5G相關的應用場景將出現。
比如,借助5G高網速、低時延特性,無人駕駛汽車會敏銳探測并避開周圍物體,從而真正實現大規模運用;遠程醫療的內容將更豐富,診療也會更準確、更及時,醫療資源共享將成為現實;而借助于萬物互聯,制造業會變得更智慧化,能連接起從原材料到生產到消費者全過程;而且,5G比4G更安全。
未來5G將廣泛與各行業、垂直領域合作,是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車聯網、應急安全等領域的基礎性技術。因此,5G商用空間充滿想象。
高通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預計2020年至2035年間,5G拉動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達到約3萬億美元,與當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相當。德勤近日發布的報告則指出,由于5G帶來“未開發經濟潛力的時代”,率先采用5G通信的國家將獲得“不成比例的收益”。
先發優勢明顯
在推動5G發展上,中國企業積極主動,不僅打破了國際通信行業巨頭在專利標準方面的壟斷,還有望成為“領頭羊”。在技術方面,根據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2017年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3.4%,而華為和中興通訊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家專利申請者。在5G領域,華為約擁有所有專利的10%,中興通訊專利全球超過1700件。有機構認為,中國企業正在5G領域建立一個龐大的知識產權庫。
在標準制定方面,2016年11月17日,華為公司提出的極化碼成為5G短碼解決方案;2017年12月,中國移動等企業完成了5G空口場景和需求研究項目,成為5G標準無線空口技術標準的制定者。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在5G規則制定上擁有更多話語權。
據了解,中國從2015年9月就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目前正處于試驗第三階段,預計到今年年底,5G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同時,中國電信設備廠商也積極與全球多家電信運營商合作,共同試驗5G設備。
在全球多家咨詢機構和市場調研機構看來,目前美國以及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站在第一梯隊,中國優勢尤其明顯。德勤認為,中國自2015年以來花費在5G領域的投資已經比美國多出240億美元,已建成支持5G通信的基站數為35萬座,而美國同期不到3萬座。未來5年中國5G產業總體市場投資將超萬億美元,美國想要跟上節奏,必須花費中國投資的2.67倍。
全球競爭加劇
今年以來,多個國家都在加快推動5G發展。韓國宣布將在2019年3月開始5G商業化應用,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商用化5G網絡的國家;瑞典的愛立信與英特爾等企業合作,完成了3.5GHz頻段端到端的非獨立組網標準5G數據呼叫;美國移動通信巨頭威瑞森電信宣布,今年將在美國11座城市進行5G試驗性運營;在中國,華為早前推出了全球第一款5G商用芯片以及端到端全系列5G產品,聯想則于近日推出首款帶有5G模塊的手機。
這是自2018年6月14日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NR)推出后,全球在5G布局上競爭加劇的反映。除了商業運用領域,未來隨著5G技術的深入發展,標準制定和部署的爭奪將更加激烈。正如某國外知名電信公司首席執行官所言,5G是網絡領域的“藍海”,掌握主導權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中國在宏觀層面積極支持5G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均提出要積極推進5G產業發展。近兩年,中國還采取了取消漫游費等一系列提速降費措施,支持建設了目前全球最大的5G試驗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