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 Topol認為5G現階段規模要比速度更重要,因為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架構才可以使得5G取得長足的成功。打個比方,當人們在建房子時,首先是要布好管道和線纜,這種布線工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所建造房屋的規模能有多大。一旦所有管道和線纜建設完畢,已經埋進墻體或是鋼筋水泥里之后,再想擴大規模就為時過晚了。
而構建好網絡基礎架構就像建樓一樣。在設計系統架構的時候,就要對未來消費者和企業行為需求的變化進行長足的考慮和預測。到了5G時代,無線網絡需要連接數以億計的智能“物”,如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智慧醫院、智能家居、互聯工廠等。海量設備的連接,及其帶來的海量數據的傳輸,要求我們在建造網絡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位,以滿足未來可能出現的需求。現在互聯互通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好這些管道架設和基礎架構的建設。
過去幾年,英特爾在世界各地做了非常廣泛的多樣化測試。比如:與Telstra電訊公司以及愛立信在澳大利亞做了一個支持電競項目的5G無線網絡測試;在愛沙尼亞通過5G連接來遠程遙控挖掘機在工地上開展工作;和日本運營商DOCOMO公司在日本測試第一款5G車聯網;與AT&T公司合作用5G 4K轉播美國高爾夫公開賽;用無人機助力中國文化遺產長城的保護;與中國聯通共同打造5G智慧體育館等等。這些在真實環境下進行的測試為探索和驗證真實世界的需求,從而為加速5G標準及商業解決方案的推進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談到物聯網的應用時,Rob Topol表示,“當5G大規模鋪開時,物聯網會再提升一個層次。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會隨著用戶行為的改變而改變。每一次技術演進的頻次、速度以及商業框架都決定了未來物聯網應用的場景,究竟哪些才是前景最好的應用呢?我們需要去洞察用戶的行為變化來尋找答案。舉個例子,從一開始人們通過鍵盤打字,到后來有了觸屏、再到后來出現了語音識別,再到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氛圍感應,用戶的工具在不斷提升,行為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自然商業機會也會變化,相應地業務也需要做出調整。”
物聯網的實現跟邊緣計算也是分不開的。因為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上需要更加靠近實際應用的地點,通過邊緣計算來實現。邊緣計算能力是一種虛擬化的概念,把云、網絡進行虛擬化,之后像穿針引線一樣連在一起,然后就可以放在云當中運行。隨著未來越來越多的設備聯入網絡,應用場景會變得更廣泛和復雜,邊緣計算也將出現更多的細分市場,經過特定的技術測試,才可能去制定一個解決方案。同時邊緣計算也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傳統、固定功能的網絡過渡到開放、可編程的云優化5G網絡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應用需求和全新的運營模式。所以英特爾接下來希望加速人工智能所驅動的網絡轉型,推動更快速的創新,幫助運營商、傳統制造業以及其他行業迅速擁抱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