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于上海閉幕的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5G時代即將開啟,給移動通信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開辟廣闊的發展空間,對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由于5G網絡低時延、高速率、大容量的優勢,盡管其仍處于規模試驗和預商用階段,大量中國企業已將5G與各行業場景相結合,推出極具前瞻性的創新應用,不少為以往的行業痛點提供了重要解決方案。
在世界移動大會的現場,華為展出了一臺可以進行遠程手術的機器人。借助5G網絡,高清的4K手術畫面能夠以極低的時延進行遠程傳輸,大夫可以坐在操控臺前,通過遠程控制機械臂,為千里以外的患者做手術。
“中國的醫療資源分布尚不均衡,對生活在偏遠地區的患者來說,遠程手術機器人能解決不少問題。”華為高級營銷經理周博說。
他介紹,在5G網絡的支持下,遠程操縱機械臂的時延可以達到小于10毫秒,遠低于4G網絡時延,基本實現實時操作,同時能夠支持4K高清視頻傳輸,呈現手術現場細節。
“目前這一遠程手術機器人還處于動物實驗階段,在5G網絡大范圍商用后會進一步實驗推廣。”周博說。
電網這類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也將迎來5G技術帶來的革新。
在深圳,中國移動同南方電網開展了5G智能電網示范項目,其中一項重要業務就是智能分布式配網差動保護。
“實現差動保護需要通過相鄰兩個環網柜之間的電壓差、電流差判斷故障,而且判斷時間必須在毫秒級,因此只有5G網絡支持下才能完成。”中國移動研究院項目經理張超說。
他介紹,以往排查故障需要一段一段進行,導致停電范圍廣、恢復供電速度慢。而未來5G智能電網項目廣泛推進后能有效提升用電質量。
“中國政府正在制定積極的產業政策推動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這是中國在5G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強大動力。”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會長葛瑞德說。
早在2013年初,中國政府就成立了5G推進組,推進5G需求、技術、標準、產業、應用及國際合作等工作,并于2016年初啟動5G技術研究試驗。
今年,中國啟動第三階段(系統驗證)測試,制定并發布第三階段試驗第一批規范,成為5G預商用設備研發與測試的重要依據。
“充分發揮5G的商業價值,需要整個行業的通力協作、落實到位的激勵措施以及恰當的政策細則。”葛瑞德說。
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終端企業等也正積極協作,不僅推動5G產品研發,更全面參與了5G國際標準制定。
由中國移動發起的GTI目前已有全球百余家運營商加入,該組織致力于在5G領域推動國際產業合作。在本屆世界移動大會期間,中國的電信運營商聯手全球運營商、終端公司、芯片公司等推出“5G SA(獨立組網)啟航行動”“GTI 5G通用模組產業合作計劃”等行動,推動5G組網技術和應用發展。
“中國政府和三大運營商一直致力于推動5G試驗與跨行業創新,而在這一過程中所積累的寶貴經驗,對于全球其它市場來說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全球TD-LTE發展倡議主席何力勤說。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5G產業已經進入了全面沖刺的階段,中國作為全球最早開展5G試驗的國家之一,有望實現快速結構轉型。
“強大的5G網絡將會催生新的商業模式與新的應用。”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鮑毅康在世界移動大會期間表示,“在美國和中國等市場的推動下,5G正在成為現實。而中國更將因其對工業物聯網的高度關注和大量物聯網傳感器的部署,引領5G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