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社交網絡的帶動下,數據量持續暴漲,大數據和物聯網也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些數據集絕大部分“保鮮期”有限,尤其是社交網絡的數據,訪問時間往往不會超過幾個小時、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據IDC稱,這種不活動性或者稱之為數據的“衰變”催生了一個冷存儲生態系統,包括一系列服務、應用、系統和介質,專門設計可以更加無縫地訪問靜態數據。IDC將冷存儲定義為最低層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總成本要低于保存其上的數據集的剩余或者已知商業價值。
數據衰變模式在消費級和企業級環境中普遍存在。Facebook曾在2013年開放計算平臺峰會(2013 OCP Summit)上指出,上傳到Facebook的圖片中只有8%的被頻繁訪問的,其余都被標記為靜態數據。此外,IDC的數字宇宙研究報告先發,潛在大數據中有不到1%是被分析了的,這也凸顯了新機遇和未被提取出的價值。
IDC存儲系統研究總監Ashish Nadkarni表示:“如今市場中一系列冷存儲戰略正在受到關注,這些戰略都是專注于超低廉數據存儲,同時提供了可接受的數據訪問性和可用性??稍L問型和可用性要求將決定使用存儲介質的類型,這其中可能包括磁盤、磁帶甚至是像藍光這樣的光學介質。數據是一種新型貨幣,企業未來將投資挖掘數據的價值。”企業保存的數據越來越多,大量多樣的數據正在被從越來越多的來源那里收集回來。
來自IDC研究的其他結果包括:
- 冷存儲解決方案的設計目標在如今的生產環境中通常是不可接受的:降低的服務等級協議(SLA)以及運營開銷;更長的數據訪問時間;數據提取和索引。
- 冷存儲正在快速形成一種冷存儲“生態系統”,這要感謝云提供商、存儲系統和組件提供商以及ISV的努力。很多歸檔應用正在被視為冷存儲應用,因為他們能夠提供保存靜態數據或者冷數據集的能力。
- 冷存儲介質正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于數據庫、存儲系統、備份應用等本身延遲要求低于活躍存儲的應用。
顯然冷存儲生態系統是有利于存儲可持續發展的,它起到了節省存儲資源的目的,降低了數據存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