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一語成讖!
5月上旬,摩根士丹利將聯想集團評級,由“與大市同步”降至“減持”,而目標價由7.2元下調至4.2元。理由是,“主要由于智能手機業務大幅下跌,或有機會錄得虧損,因2016財年第四季的出貨量逐漸減少至低于整體出貨量的50%,為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以來首次。”當時“中時電子報”還報道,摩根士丹利認為,“聯想主要現金來源為個人電腦業務,但該業務利潤自2016年第1季財報以來就呈現較去年同期下降趨勢。”
結果,到了5月26日,聯想集團發布截止至2016年3月31日止的年報,財報顯示,集團全年收入為449億美元,同比減少3%;凈虧損1.28億美元。
而聯想集團6年來首次的年度虧損的同時,其“母公司”聯想控股的境況也不容樂觀。
聯想教父柳傳志的杰作——聯想控股,在其上市近一年之后,股價被腰斬!并且是,狠狠地被腰斬。
根據5月23日媒體報道的數據,截止5月23日的上個交易日(即5月22日),聯想控股報收17.48港元,和其發行價42.98港元相比,一年時間,已跌去59.33%。
而截止5月27日,聯想控股雖然有所回升,達到17.82港元,但腰斬的態勢依舊。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聯想控股賬面上的業績并不算太差,甚至可以說不錯。其2015年全年財報顯示,2015年全年,聯想控股及其附屬公司收入為人民幣3,098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7%,凈利潤為人民幣46.5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2%。
但是,事實上看,市場對這個業績并不買賬。那么,聯想控股為何股價被腰斬?筆者認為,導致此結果的原因可能就是,市場并不看好目前基礎之上聯想控股的未來。
從財報上看,2015年全年,聯想控股94.6%的收入業績由聯想集團貢獻,為2932.55億元;3.4%的收入業績由房地產板塊的融科貢獻,為107.04億元;而聯想控股投資的其他8大業務板塊中的20多家公司,為聯想控股貢獻的業績僅僅是微不足道的大約2%。
毫不夸張的說,聯想控股的業績維系在聯想集團身上。
中國有句古話,叫“皮之不存,毛將焉付”。如果聯想集團業績不振,那聯想控股的業績能好看嗎?
但是,目前的聯想集團處于一個很是艱難的階段。聯想集團的業績維系在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業務上,這兩項都不樂觀。
智能手機方面,聯想在各家數據機構2016年第一季度的榜單中,大都已經不見蹤影。以最新的數據為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數據中,曾經排第五位的聯想被擠出前十。
而聯想集團賴以生存的個人電腦業務方面,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第三季度業績顯示,營業額80億美元,同比下降12%;稅前利潤4.05億美元,同比下降18%。同時,大環境同樣不妙,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包括臺式機、筆記本、2合1設備和平板電腦在內,全球PC設備的出貨量為1.01億臺,同比下降13%,創下自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紀錄。”
那么,聯想集團處于微妙的形勢,靠它貢獻業績的聯想控股,又怎么能被看好?聯想控股的這種頹勢并不意外。
被腰斬的聯想控股,未來會如何呢?筆者感覺,它的未來依然很渺茫。為何呢?原因如下。
第一,聯想集團的智能手機業務前途未卜。
聯想集團若是風生水起,那聯想控股自然不差。而聯想集團的主要業務中,受移動互聯網影響,個人電腦業務可以增長的空間已經不大,“守成”已經不易。所以,聯想集團業績的未來還在智能手機身上。聯想的智能手機,經過了幾輪整合,內部結構上應該已經理順。并且,神奇工場也回歸聯想。但是僅僅憑借一個ZUK系列能否起到“勤王”的作用,這是個大大的問號。
第二,聯想控股擺脫對IT單一依賴的能力還有待考驗。
聯想控股的“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分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兩大體系。但是,盡管聯想控股投資了多家企業??墒钦缜懊嫠?,聯想控股業績還依賴于IT即聯想集團。如果聯想控股想要有更大更好的發展,如何擺脫對聯想集團的依賴是個難題。聯想控股,有這個勇氣和能力嗎?目前怕是很難。
第三,聯想控股投資的公司,未來能夠提供巨大、穩定收益的不多。
除了聯想集團,聯想控股投資的公司,鮮有“大牌”公司,這也給聯想控股的業績來源單一造成了影響。有人說,聯想控股投了一大批二三流公司,這話雖然有些夸張和苛刻,但也不無道理。我看了一下聯想控股IPO招股書上列舉的那些公司,只有神州租車讓人印象深刻。至于聯想控股在現代服務業、醫療產業、現代農業等方面的布局,我感覺貢獻收益的能力還不是很強,也許未來會有建樹。
從以上三點看,聯想控股的未來在短時間內是比較不樂觀的。因為,聯想控股太過于依賴聯想集團。
皮之不存,毛將焉付,聯想集團業績低迷會拖累聯想控股到何時呢?這個我們真的不清楚。希望聯想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