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花費54億美元收購核電技術企業西屋公司,可以說是東芝如今巨額虧損、斷臂求生的導火索。掙扎11年,東芝的困局依然未解甚至變本加厲。原有產業體系受到國內老齡化和國外低成本的沖擊,在人們眼中“失去的20年”,日本電子企業轉型之路猶如東芝,盛世后陷在警報長鳴的危機里。
三年連虧
時隔多年,從筆記本電腦到電梯都布滿了東芝商標的產品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在2015年會計丑聞后,東芝歷時一年半仍未能消除對于其內部管控的疑慮,東京證券交易所因而自動將東芝列入觀察名單,此舉令東芝退市的風險增大。如果未來交易所對東芝提交的內部管控報告不滿意,東芝可能會下市。
東芝上周并沒有提交審計后的三季度財報,還宣布擴大對西屋問題的調查。根據東芝財報預測,截至2017年3月的2016財年,全年將出現3900億日元的虧損,為連續三年虧損,債務將超出資本1500億日元。
為填補虧損,東芝計劃在3月底前出售“金雞母”半導體業務股權,甚至可能將出售全部的股權。消息發出后,直接引發了市場對于東芝遭遇巨大虧損的無數猜想,而東芝股價也隨之出現了暴跌,當日股價一度大跌9%。
2006年花費54億美元收購核電技術企業西屋公司,可以說是東芝如今巨額虧損、斷臂求生的導火索。但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對東芝的轉型計劃造成了戲劇性的影響。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各國有關核電站的安全標準變得更為嚴格,導致大量核電站建設無法按原定計劃進行,建設費用呈膨脹趨勢。與此相伴的是,東芝從2015年就開始陷入的會計丑聞陰霾,企業在業內聲名一路走向下行。
強敵追兵
實際上,作為“日本制造”的代表企業之一,這已經不是東芝第一次出售旗下業務來斷臂求生,東芝很早就動了舍棄半導體業務的心思。
今年1月東芝就曾表示,計劃剝離制造NAND閃存電腦芯片的部門,通過至多出售19.9%股份獲得外部現金注入。東芝在2月初已經啟動這一融資程序,希望在3月底之前完成股份的出售,快速走出虧損泥潭。
東芝的困境,成為日本電子業轉型的一面鏡子。斷臂求生的東芝,實際也是對日本電子企業從B2C逐漸向B2B轉型趨勢的迎合。松下從家電擴展至汽車電子、住宅能源、商務解決方案;佳能將轉向健康醫療、機器人、智能住宅、汽車、食品、水、空氣安全領域和教育產業;索尼復興電子業務的計劃遭遇挫折,電子領域今后將強化手機攝像頭等核心部件。
韓國企業狂飆突進,三星、LG是全球最大的彩電供應商;中國企業也不斷追趕,格力、海爾已分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空調和冰箱冷柜供應商,TCL、海信以及華為則分別沖擊全球彩電和手機的前三強。
專注于IC元器件分銷的科通芯城執行副總裁朱繼志表示,隨著韓國、中國內地電子產業鏈的崛起,日企曾經的成本優勢,如今變成了成本劣勢;同時日本終端電子企業的供應鏈很封閉,習慣采用日企的電子元器件,這使得其雖然掌握了電子產業鏈的高端制造技術,但成本居高不下。
這種比較劣勢映射到近年來日本企業屢屢傳出的裁員和虧損新聞中一覽無余。但從目前來看,除了照相機、攝像機、打印機等仍以精密制造為主的終端領域外,日本企業在其他電子終端領域的競爭力在不斷下降。朱繼志認為,“日企在以應用創新為主的終端,比如手機還會繼續下降”。
“在終端數碼化、智能化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是模式創新、軟件、應用,這些不是日企的強項。”朱繼志說。
為時尚早
日本原有產業體系受到國內老齡化和國外低成本的沖擊,在人們眼中“失去的20年”,即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時間里,日本的創新方向發生了巨大變化。
“如果說日本制造的時代已經過去,結論還過早。”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研究專家姚海天表示,日本在MC(Materials&Components,即材料和零部件)產業上仍有很強的競爭力,“MC居于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利潤率比較高,很多東西別國還生產不出來,或者質量無法抗衡”。
在朱繼志看來,日本電子企業在終端領域的衰落,并不等于日本電子業整體的沒落,“電子產業鏈可以分為終端、IC元器件、材料、精密設備等主要部分,盡管日本在終端領域的衰落會影響整個電子產業鏈,最直接的就是IC元器件,但在電子產業更上游的材料和精密設備領域,日企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面對困境,日本電子行業開始“脫家電化”,向企業服務轉型;二是走高端家電路線;三是專注核心零部件的生產開發。日立、松下積極轉型,實現業績反轉,而改革不力的東芝、夏普則深陷巨虧。
日本東芝公司記憶芯片業務在3月底招標截止日之前將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參與競購,包括有日本政府支持的公司。在最近一個財年中,記憶芯片業務占到東芝5.67萬億日元營收約25%。
姚海天在一篇日韓MC產業競爭力比較的論文中指出,韓國在成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但在MC產業相對于日本則處于劣勢,“在MC產業領域,韓國的三星、LG等大企業生產的最終消費品所用核心材料、核心零部件都從日本進口”。
姚海天說,這種日本企業攫取上游高利潤的情況很常見,比如在LED產品中,就有三種承擔調色、排列光線功能的二極管,只有一個很小規模的日本企業才能供應,“很多日本中小企業專注于自己的細分領域,有自己的獨特技術,全球市場份額甚至占到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