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網絡版今日撰文指出,隨著微軟本周在開放計算峰會(Open Compute Summit)上宣布更換其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的技術,放棄老伙伴英特爾轉而跟高通和Cavium合作,將基于ARM的處理器整合到其服務器之中,雄霸PC行業二十余載的Wintel聯盟正式破裂了。文章分析了Wintel聯盟破裂背后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內容如下:
Wintel聯盟指的是微軟與英特爾的合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Wintel聯盟就一直主導著全球PC市場,兩家巨頭攜手合作,共同打造PC的軟件和硬件平臺。它們將自己的技術推廣到了全球各個角落。
但是移動時代來臨之后,微軟和英特爾的表現都不太好,兩家公司之間的關系也日趨緊張。現在,微軟憑借云計算業務重整旗鼓,它正忙著與新的合作伙伴交好。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它眉也不皺地就把老伙伴英特爾拋棄了。
開放計算峰會本周在加州圣克拉拉市開幕了,微軟在峰會上宣布更換其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的技術。結果就是:它跟芯片廠商高通和Cavium建立起合作關系,共同將基于ARM的處理器整合到其服務器之中。
在此之前,基于英特爾x86架構的芯片一直是數據中心硬件領域的唯一之選。
微軟表示,它將把高通和Cavium的服務器芯片整合到自己的數據中心開源硬件設計Project Olympus中。微軟已經定制了一個特殊版本的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來支持ARM處理器。微軟將利用基于ARM架構的芯片來支持必應搜索引擎等服務和存儲、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等技術。
Tirias Research的分析師保羅·泰奇(Paul Teich)稱:“這是導致微軟和英特爾分手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實兩家公司早就離心離德了,只是之前兩家公司都沒有下定決心。微軟希望從PC中獲得獨立,我想這意味著英特爾同時也將獲得獨立。”
這標志著一家重要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對基于ARM的處理器作出了一項重要的承諾。很多公司包括AMD、AppliedMicro、博通、德州儀器和Calxeda等都曾努力將ARM架構引進數據中心,但是它們都失敗了。泰奇預計,微軟轉用ARM芯片之后,其他的數據中心運營商比如亞馬遜和谷歌(微博)也將開始轉向ARM服務器。
微軟最近在其他領域也刻意疏遠了英特爾。它在去年12月宣布,公司將與高通合作為后者即將推出的移動芯片Snapdragon 835專門開發一個特供版Windows 10系統。
但是微軟和英特爾聯盟破裂對數據中心行業造成的影響最大。即使在英特爾自己的x86市場上,微軟也希望找到一些新的合作伙伴。微軟周三宣布,它將是AMD最新服務器芯片Naples的第一批客戶。預計這款新的服務器芯片將在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供貨。
AMD一直是英特爾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它已經步履維艱了。Naples是AMD多年來開發出來的第一款真正具備競爭力的服務器芯片。據AMD稱,在一些基準測試中,它的芯片運算速度比英特爾的Xeon芯片快2.5倍。而且,AMD承諾這款芯片的價格也會比英特爾芯片的價格低一些。
如果微軟選擇與其他公司合作,那可能并不表示它一定會跟英特爾分手。微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公司還將與英特爾保持密切的合作,Project Olympus仍將應用英特爾即將發布的新款Xeon處理器和加速器。英特爾的數據中心業務仍然保持著龐大的規模,短期內不會出現市場份額下滑的情況。
微軟發言人在回答微軟和英特爾未來會保持何種關系的問題時表示:“英特爾是微軟的一個很優秀的合作伙伴,我們的合作將繼續下去。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一起幫助客戶滿足它們對服務器和云計算的需求。”
但是微軟與高通和Cavium達成的合作標志著整個市場的風向開始發生變化。多年以來,數據中心運營商在處理器上面幾乎沒有其他的選擇。由于連一個像樣的競爭對手都沒有,英特爾上調了Xeon服務器芯片的價格,這項業務是為英特爾貢獻利潤最多的業務之一。現在,英特爾必須依靠價格和技術進步來保持競爭力。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斯塔希·萊斯貢(Stacy Rasgo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到:“英特爾以絕對優勢支配整個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的時代就要結束了。”正是因為英特爾在數據中心領域面臨的競爭加劇,伯恩斯坦研究公司最近下調了英特爾股票的評級。
萊斯貢繼續寫到:“微軟一直在大力投資,希望能夠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我們認為這是其整體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如果它們能夠讓英特爾和ARM廠商展開競賽的話,那么只有微軟能夠獲益。”
英特爾也在設法擺脫對Windows系統和整個PC市場的依賴。PC行業的總營收已經連續下滑了5年。數據中心和物聯網是英特爾目前面臨的最大機會。
但是在這兩家公司之中,微軟對于分手表現得似乎更積極一些。泰奇說:“必須有一家公司率先大批量采購其他架構的芯片。這家公司就是微軟。微軟希望更進一步,消除其Windows系統對硬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