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公司的Synergy將成為下一代服務器的代表,將擁有超越超融合型基礎設施系統的容量水平,且能夠實現裸機配置、承載虛擬化工作負載以及容器化負載等多種用途——至少HPE自身對此抱有信心。
不過對這套方案進行深入剖析仍然頗具難度。它到底屬不屬于一套具備獨立可擴展計算、存儲與網絡機制的動態可重新配置超融合型基礎設施(簡稱HCI)設備?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但HPE方面堅持將其與HCI區分開來。這一點我們稍后將詳加闡述。
Synergy的基礎是一臺10U機架級機柜,其有點類似于HPE旗下的C級別機柜,但其中搭載的是專用服務器而非標準化方案。這套機柜能夠根據需要將服務器及存儲進行混合接入,二者的插槽位于機柜前端,而一組網絡節點則處于機柜后部——同時配合單一主節點。這些節點意味著其不再需要單獨在機柜頂端安裝頂架式網絡交換機。
該機柜還擁有一套前置Composer,即一臺專門用于實現存儲與網絡功能的服務器。其運行某一專用Linux操作系統,能夠自動發現Synergy計算、存儲與網絡(Fabric)元素,同時提供負責實現Synergy管理的OneView命令工具。
Synergy機架的正面與背面實拍圖
Synergy各基板亦能夠實現向外擴展,即每機架四塊基板,當然前提是大家的數據中心地板能夠承受如此夸張的重量。如果不能,那么添加其它機架無疑是個更為現實的選擇。各Synergy機架當中的Composer通過一套專用管理網絡實現彼此互連,負責提供獨立于運營計算與數據層之外的系統控制層。
移除擋板后的Composer模塊實拍圖
用戶可以設置命名服務器配置文件,例如定義計算、固件、操作系統、存儲與網絡資源,而后輕松將其配置給工作負載,比如一套數據庫工作負載模板。Synergy亦可通過RESTful API接受管理。
各服務器節點可直接附加至刀片內置存儲。比如,大家可以選擇使用SAS 2.5英寸磁盤或者NVMe SSD。
除了內置存儲節點,Synergy機柜還能夠使用外部SAN或者NAS存儲,例如3PAR StorServe,通過光纖通道或者以太網接入,并經由Synergy存儲資源池以分卷等形式分配給運行在Synergy之上的各類工作負載。
Synergy存儲與網絡皆以虛擬化方式被整合至Synergy內部資源池中,而各計算刀片亦可進行聚合以支持特定工作負載。不過服務器刀片上的單一CPU無法被分配給其它服務器節點之上的工作負載; 該服務器刀片的計算資源粒度控制水平目前僅限于此。同樣的,內存也無法以虛擬化方式被納入Synergy整體資源池。當未來Synergy采用英特爾推出的硅光子技術方案后,相信其將能夠配合操作系統實現這一目標。
在服務器廣泛采用非易失性存儲級內存之后,Synergy將能夠通過各Synergy服務器刀片使用憶阻器、XPoint或者其它類似的非易失性介質技術。其還將采用HPE目前正在開發的Machine概念,這意味著Synergy將被作為Machine的先導性產物。
服務器創新成果
HPE公司表示其共邀請了100家客戶對Synergy進行beta測試。正如大家所見,該硬件共包含10U機柜及其相關組件、Composer模塊與OneView v3軟件,可以想見相關開發工作確實相當繁重且存在大量特殊難題。相當一部分開發資金正是被耗費在這里。目前尚沒有任何一家其它服務器廠商能夠拿出像Synergy這樣的方案; 思科不行,戴爾不行,富士通不行,日立、華為或者聯想等任何其它主流服務器供應商都還不具備類似的競爭性產品。
HPE公司融合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市場營銷副總裁Paul Miller對于HPE服務器的創新成果大加稱贊,表示HPE當初最先邁入x86服務器領域、最先打造1U披薩盒大小的服務器、最先發布刀片服務器,而如今又最先推出了組合式基礎設施服務器。而其它任何廠商,他表示,包括戴爾在內,皆無法與HPE相匹敵。
Synergy 的存儲模塊
Synergy與 HCI
超融合型基礎設施系統將服務器、存儲與網絡機制同服務器虛擬化軟件進行融合與集成,旨在以虛擬機為載體利用虛擬SAN軟件(例如VMware公司的VSAN)在向外擴展系統環境當中支撐應用。HPE公司也擁有自己的超融合型HC 380產品,其采用StoreVirtual虛擬SAN軟件配合ProLiant DL380服務器。
Synergy進一步開辟了這一設計思路并加以拓展,從而將Synergy基板作為基礎,大家能夠在其中混合并匹配可變的計算、服務器與網絡要素。雖然這種方式犧牲了HCIA單一SKU的便捷性采購優勢,但卻帶來了更為靈活且簡單的搭配能力,意味著Synergy既能夠作為裸機服務器使用,亦可以支持各類容器化工作負載。
另外,Synergy作為平臺的構建工作已經擁有超過10年的光景。不同計算、存儲與網絡元素及技術方案皆能夠出現在其中并通過底層及軟件實現協同; 這就是其基本設計理論。舉例來說,英特爾公司的硅光子技術方案可被納入Synergy之內以及之外。一旦3PAR StorServe陣列獲得了硅光子技術支持能力,那么Synergy在接入外部存儲時將擁有高達每秒100 Gbit的運行速度。
目前其如何與NVMe over Fabrics并行或者協同運作尚不得而知。其有可能單純作為100 Gbit每秒以太網線纜的備選方案,并繼續支持以太網協議信號與數據,在這種情況下NVMeF跨越硅光子線纜運行同樣具備理論可行性。
創新這個詞是否存在炒作之嫌?是,也不是
HPE公司投入了數百萬美元打造Synergy,使其成為一套混合有服務器、存儲與網絡硬件,采用C級機柜,開發配套Composer模塊并利用OneView管理軟件工具實現擴展的整體方案。著眼于Synergy硬件機架以及其中的各個節點,這很明顯是一項非常偉大的硬件設備成就。其看起來像是一套軟件定義私有云與迷你數據中心,但卻能夠運行在10U空間之內并具備各類元素的動態復用能力。
但與之相關的市場營銷炒作同樣廣泛存在:基礎設施即代碼、思維經濟、業務顛覆時代下的無畏創新、IT必備創新構建引導,甚至提出觀點稱IT必須成為價值創造者并交付業務產出。Synergy的核心訴求在于加快數字化企業的積極創新流程。另外還有一本《傻瓜式組合型基礎設施必讀》(只是開個玩笑),用于指導用戶如何利用組合式基礎設施將自己的數據中心轉化為營收中心。
但拋開這些華而不實的營銷言論,Synergy看起來仍然非常令人心動。它能夠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這還是個未解的謎題,而HPE方面則給出了最好的預期,同時大力支持執行副總裁在會議之上宣傳并展示這套硬件。
如果出色的運營靈活性、前期資本投入(簡稱CAPEX)與運營成本(簡稱OPEX)收益真實存在且能夠在不同客戶群體之間同步生效,那么HPE完全可以靜待Synergy獲得火熱的市場成功。而Meg Whitman也將擁有足以自傲的全新產品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