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白色西裝,精心打理過的發型,在5月28日聯想TechWorld大會的現場,楊元慶以這樣的年輕形象“潛伏”在粉絲中間。而當他被發現后,又如同流行歌星一樣接受擁抱、歡呼和朝拜。一年多的時間里,掌舵人楊元慶親自做表率,聯想刮起了一股自上而下的“青春風暴”。從在微博等社交媒體頻繁與粉絲互動,到著裝發型等形象設計,從賣萌自拍到親切接見自媒體代表,楊元慶以這樣的姿態告訴外界:步入“而立之年”的聯想,拒絕做中年大叔。
“轉型”如今已成為聯想發展的標簽。自去年相繼“吃下”IBM x86服務器業務和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后,聯想似乎已做好了在PC、企業級業務和移動3大業務領域信馬由韁的準備。這家擁有強大PC基因慣性的傳統設備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在國際化、多元化戰略相繼布局完成后,撬動其新一輪騰飛的支點在哪?
PC業務:
不能承受行業下滑壓力之重
自2012年第三季度,PC全球市場份額趕超惠普,成為全球第一以來,聯想便沒有再給任何對手機會。2014年,聯想個人電腦銷量突破6000萬臺,在行業同比下降3%的情況下,以8%的同比增長速度實現逆襲。而在聯想的“大本營”中國市場,成績則更為搶眼,市場份額達到了37%的歷史新高,比排在后6位對手的總和還高。
“這是又一個里程碑式的一年,盡管市場充滿挑戰,但我們逆勢而上。”在今年的聯想新財年全球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如此稱贊聯想在PC領域的“一枝獨秀”。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5.2%。從長遠來看,出貨量保持平穩或繼續下滑是趨勢。而憑借強大的規模致勝手段,在擊敗了一個個昔日環伺左右的對手之后,在收購IBM PC業務10周年的時間節點,聯想迎來了寂寞的狂歡。
盡管聯想很早便啟動了“PC+”戰略,開始了從傳統PC向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的轉型,但直到今天,聯想PC業務所占比重為65%,從市場份額、營收和利潤的角度,PC仍是聯想業務的核心和支柱。
聯想最新公布的第四季度財報(不包括并購在會計處理衍生的非現金費用)顯示,聯想的凈利潤實際為3.48億美元,是上個季度凈利潤的1.3倍。即聯想本財季盈利水平的大幅提高最大限度地沖抵了因并購帶來的利潤的下滑,而這一切均得益于其核心PC業務利潤率的提升。
PC市場已呈現下滑且觸底之勢。盡管聯想PC業務2015年定下了創紀錄的7000萬臺銷售目標以及23%的市場份額,但如果其PC業務不能保持較大增速,勢必會對其PC+戰略中其他業務的發展造成壓力。
企業級業務:
遭遇中外對手聯合狙擊
在移動互聯網出現后,一個以制造設備為主的公司,如何將設備與服務更緊密的結合,成為聯想一直思考的問題。這也是一直手握規模致勝法寶,曾經以簡單粗暴追求銷售數字的聯想現在處于轉型期中需要做好的重要功課。
聯想的轉型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緊抱用戶求變。楊元慶曾經表示,要改變以往同PC用戶間簡單的一次性售賣關系,而要建立起長期的聯系,增加用戶的粘性。為此,他不惜向騰訊、百度、360等安全軟件“開炮”,背后實則隱藏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用戶流失的焦慮。
這樣的焦慮,并非只體現在PC等大眾消費者市場,在企業級業務領域,聯想同樣正在遭遇轉型所帶來的陣痛。
在宣布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后,聯想一舉進入全球服務器大廠行列,但目前聯想整體企業業務依然偏小,第三財季虧損4200萬美元,虧損率3.4%,甚至高于移動業務。
更為糟糕的是,在企業服務領域,聯想遭遇中外對手的聯合狙擊。“企業級業務的挑戰是,在收購之后有些客戶出現動搖,一些競爭對手乘機搶走了部分IBM的原有客戶。”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童夫堯這樣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比如,自宣布收購伊始,惠普開始搶占IBM的x86服務器業務市場。與此同時,快速成長的國產服務器廠商,也正憑借在服務器領域的滲透,浪潮、華為以及最近被紫光收購的華三通信,都將在服務器領域向聯想發起挑戰。
對于X86服務器而言,產品差異化不大,初期價格在銷售中的起到關鍵作用。盡管X86產品歸入聯想,但其配套的咨詢服務能力、解決方案能力還留在IBM,能否具備這些能力,考驗聯想的整合速度,這也是為什么楊元慶一再強調短期內專注于整合的原因,同時,能否借助收購x86服務器業務補足聯想在在高端產品上的服務能力和解決方案能力,是聯想未來在企業級業務領域的關鍵所在。
智能手機:
渠道變革的最大受害者
在最擅長的規模基礎上向高端攀登,聯想一直沒有放棄過努力,盡管路程一直充滿波折。這一點在智能手機業務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早年對標蘋果的“樂phone”計劃的失利,還是高端子品牌“VIBE”的曲高和寡,整體出貨量的規模強大難掩利潤微薄的尷尬現實。
2014年,聯想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0%。并不缺乏技術與實力的聯想為何在智能手機市場始終無法挺直腰桿?
渠道既能夠成為發展的推手,也能夠成為發展的桎梏。眾所周知,聯想PC的成功,一個重要的環節得益于渠道。在智能手機興起之時,同樣依靠同銷售主體電信運營商的緊密合作,聯想在運營商渠道大殺四方,而放棄了本來具有優勢的社會渠道。
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看來,2014年社會化渠道成就了VIVO、OPPO的輝煌,聯想卻只能望而興嘆,而到了2015年,隨著運營商大幅度下調補貼,中國移動已經將補貼從1500億元下調至600億元,聯想既沒有VIVO、OPPO領先的社會化渠道,也不像小米、榮耀在互聯網手機電商領域領先,聯想成為手機渠道變革的最大受害者。
盡管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劉軍向《中國電子報》記者坦言,聯想手機已挺過最困難的時期,但這或許只是渠道一個方面。聯想手機需要克服的另一個困難是多年追求中低端機型所帶來的“品牌認知”慣性。
王艷輝認為,市場的巨大銷量雖然帶來了市場地位,不過較差的用戶體驗也對品牌形成了負面效果。“超低端手機雖然可以帶來市場地位,不過卻是品牌殺手,賣的越多失去的消費者越多。特別是現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有升級轉向換機市場,體現的會愈加明顯,現在互聯網上只要是聯想的新聞稿總會伴隨大量的負面評論是體現之一,兩年前華為放棄超低端手機也是出于同樣道理。”王艷輝說。
聯想轉型的支點在哪兒?
作為一個制造企業,聯想以低成本、高產量和規模經濟成就了30多年的輝煌。而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盡管“轉型”成為聯想的高頻詞匯,但對于擁有龐大體量的國際化企業,聯想似乎難以靈活轉身。
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表示,如今的市場異常靈活和瞬息萬變,新的服務和經濟模式不斷出現,在這些方面聯想并沒有能夠引領趨勢。
而聯想集團副總裁顧濤對此并不認同,顧濤認為,聯想本身是運營高效的企業,但轉型確實并非易事。“聯想是穩健的公司,不會一味追求網上炒作。聯想對于轉型是堅定的,但接連的大規模并購使得聯想處于三線作戰的狀態,需要一點點時間,這可能會給外界帶來轉型慢的錯覺,但我們確實是在堅定地走好每一步。”顧濤表示。
從去年年底宣布兩宗并購到現在,半年已經過去,在這段時間里,聯想正在進行迅速的“調整磨合”和“消化吸收”。5月28日,聯想召開了首屆TechWorld大會,集中發布多款傳統PC業務之外的智能手表、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產品,以此加速聯想多元化的業務轉型。
這次大會無異于聯想在業務整合沉淀之后的一次“高能”亮相,通過多項引人尖叫的產品,秀出其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方面的“肌肉”,而宣布啟動全新品牌標識也意味著聯想以煥然一新中國制造的高端品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從高層開通社交媒體賬號,到組織架構調整為小分隊作戰,從提出“硬件+軟件+服務”的轉型目標,到強調緊緊抓抓用戶的思路,聯想的這一次轉型不可謂不深刻,而這一次,什么會成為其邁向嶄新發展階段的“引爆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