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微信朋友圈就變成了廠商新聞的第二戰場,即便是周末你也能在不經意間看到各種沙龍、論壇的現場直播。如果遇到大規模的行業盛會,手機就好象是晚上7點到7點半的電視一樣,處于一種“屏幕鎖定”的狀態。就在上周五,浪潮在北京召開了2015年合作伙伴大會,與此同時微信上也出現了大批自愿與非自愿的直播、劇透內容。
更讓我驚訝的是,許多勤勞勇敢的自媒體人也都在當天發出了“解讀”、“分析”的文章。我自覺水平有限,人傻腦子慢,對于大會的內容需要消化理解,因此在速度上難以與專業人士相比。不過看了大家的稿子后我覺得,既然你們已經給浪潮點了那么多的贊,那就讓我來吐個槽吧。
計算+是個什么玩意
這次浪潮大會上的主要內容就是宣布了“計算+”的概念。經過媒體的多番教育,“互聯網+”這個概念已經逐漸被用戶所接受,但是“計算+”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浪潮看來,“互聯網+”帶來的是前端應用的革命,那么“計算+”則是后端數據中心內部針對革命所進行的變化,具體說來就是“徹底將所有的IT資源進行優化,軟件上實現業務驅動和改制”。去年,浪潮所倡導的是軟件定義的概念,而今年的“計算+”則是對這個概念的進一步深化。當然,“計算+”是一個指導性的概念,真正落實到產品層面還是包括了“關鍵業務、高性能業務、高端存儲、云計算和大數據計算”。其中,以天梭K1代表的關鍵業務和以SmartRack代表的互聯網應用是浪潮倡導的重要內容。
天梭K1是“大衣柜”嗎?
去年參加某廠商的飯局,席間也談到了國產天梭K1主機,其負責關鍵業務的人悠悠的吐出了三個字的評語:“大衣柜”。當時我沒反應過來(剛才就說了,我這人腦子慢),但隨后就體會到了這三個字背后深深的怨念和寒意。來自IDC的統計數據顯示,浪潮已經超越Oracle成為了高端UNIX服務器的三強,而這樣的成績引起競爭對手的警惕與嘲諷,絲毫不讓人感到奇怪。
不過,當下整個高端UNIX服務器市場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一方面來自于x86服務器的蠶食,一方面也來自于內部的競爭。最近有新聞爆料稱來自于華勝天成旗下公司——新云東方研發的國產POWER服務器已正式上市。除此之外,還有消息稱華為也將在近兩個月推出自己的32路容錯機系統,雖然該系統并不一定采用UNIX架構,但卻是沖著高端應用市場而來。種種跡象表明,天梭K1經過2年時間苦心搭建的生態系統將迎來全新的考驗,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不過對此,浪潮信息副總裁彭震倒顯得非常淡定,他表示——
盡管各家廠商都放出了這樣或那樣的高端產品信息,不管是換湯不換藥的”外商服務器”,還是只有樣子貨沒見真貨的“友商服務器”,“從目前來看,真正能夠做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UNIX小型機服務器的國產廠商也只有浪潮一家。而且從用戶樣板、生態鏈布局、行業布局等方方面面看,浪潮K1已經走在了前面。
事實上從2013年1月到現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天梭K1已經在金融、能源、政府等多個領域展開應用,而由浪潮牽頭成立的國產主機系統產業聯盟成員也達到了58家,可謂是發展迅猛。浪潮集團渠道總監王峰在談到今年K1發展的策略時也提到,要“從去年上游打造移交到今年的下游”。從生態鏈的建設到客戶應用體系的建設,一方面實踐了“計算+”的概念,一方面也說明天梭K1的生態系統發展進入新階段。
一個第一,各自表述
這個小標題讓我想起了“九二共識”(不懂的請自行百度)。在主題演講中,王恩東提出了業績增長目標——中國第一,全球前三。這個第一主要是來自于Gartner的數據,據Gartner數據顯示,浪潮服務器在2014年第一和第四季度分別獲得中國市場服務器出貨量的第一名。但在Gartner同樣重量級的IDC報告中,市場第一名另有其人。所以在當天的朋友圈中,有人就對浪潮的“中國第一”提出了質疑。對此,彭震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不第一最終是市場說話,我覺得太多爭議或者大家口頭上的爭論,坦率講沒有意義。實際上我認為浪潮走到今天,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技術創新,在于對未來信息發展趨勢的把握和創新,這是核心。我們并不是依靠營銷為主的,浪潮在研發領域通過巨大投入,在高端產品實現突破,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觀點是在技術創新和持續投入上。
我們今天講的更多不是在給大家講,我怎么返點,我今天怎么做市場活動,我們給大家講的是我們未來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我們創新應該聚焦在哪里,哪些東西大家可以一起創新。有時候我還是聚焦在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把我們每一天、每一個產品做好,把我們每件事情講好。不同媒體可能有不同的觀點,因為大家都是在用一些方法論預測這個市場。
據浪潮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徐振介紹,浪潮在互聯網、政府、通信、能源等多個關鍵行業占據了第一名的市場份額。“互聯網不用說,政府我們連續多年在中國排名第一,通信我們是唯一一家同時運維三家運營商的服務器廠商,占有率將近30%。能源方面,比如國家電網,我們達到40%以上的份額”。我覺得,浪潮在描述自己強項的時候還是開誠布公的,而不是像某些廠商那樣搞出來太多限定詞的“第一”,比如刀片、四路什么的。
國際化的第三條道路
對于絕大多數廠商來說,中國市場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是利潤的主要來源(當然也有跟中國政府對著干,不拿中國市場當回事的)。但正如你不能只用跑步機就練成肌肉男一樣,憑借單一市場也不可能成為全球前三。我相信,浪潮并不是提出這個目標的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但既然提出了全球前三的口號,就必然面臨著與其他國際化廠商的競爭,面臨走出去的戰略選擇問題。對比國內的其他廠商,資本雄厚的高富帥通過“買買買”就能實現,肯賣力氣肯折騰的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也有不錯的份額,那么對于浪潮來說哪種方式更合適,什么市場又是浪潮最關注的呢?
彭震坦言,歐美市場是實現國際化,贏得前三名的關鍵市場,“農村包圍城市這個路更容易走一些,但是離我們的目標也更遠”。多年前浪潮就已經在北美布局了研究所,如今更是要大力研發產品與了解客戶需求。“一方面我們會有中國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帶到國外,另外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深挖美國市場的客戶需求”。雖然現在還不可能透露太多,但是彭震表示——也許浪潮走第三條道路,有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