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意欲擴展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行動突然看起來更加實際甚至頗具勝算,因為全球晶片龍頭英特爾(Intel)已經公布了一項計畫,將投資90億人民幣(15億美元)取得中國官方投資機構紫光集團(TsinghuaUniGroup)旗下半導體業務約20%的股份(參考連結;紫光集團目前是中國晶片設計業者展訊(SpreadtrumCommunications)以及銳迪科(RDAMicroelectronics)的幕后老板。
中國正以銀彈攻勢積極進軍全球半導體市場,在起步階段能拉攏到英特爾這個盟友,將有助于中國加速實現目標──至少比從無到有、直接與世界領先半導體廠商硬碰硬競爭快得多。而英特爾則是懷抱著中國夢,期望該公司的技術與晶片能進入那個尚有幾百萬消費者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裝置的肥沃市場。
英特爾的策略或可被視為天才之舉,該公司透過投資展訊/銳迪科協助中國建立本土手機晶片供應來源,因此當地的原廠、白牌廠商將有高通(Qualcomm)之外的其他選擇。中國似乎非常清楚英特爾的軟肋所在,該公司需要從中國與世界其他新興市場取得成長動力,也需要一個愿意協助將英特爾架構推向行動裝置領域的夥伴,而中國正符合這些條件。
據英特爾表示,該公司與紫光集團雙方已經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內容包括透過合作開發英特爾架構與手機通訊解決方案,在中國與其他市場推廣以英特爾為基礎之行動裝置的供應與采用。雖然展訊不太可能放棄自家開發的ARM架構手機晶片、改用英特爾的x86架構解決方案,但應該會被說服新增一條x86架構產品線。
“展訊將合作打造并銷售以英特爾架構為基礎的系統單晶片(SoC);”英特爾指出:“首批產品預計將在明年下半年問世,而該英特爾架構SoC將由雙方公司共同銷售。”而筆者認為,英特爾與中國的協議,會產生以下幾個不同層面的效果:
1.削弱高通的獨大地位
“高通之外的其他選擇”是紫光集團與英特爾合作的決策中,一個非常重要且清晰的概念;高通是當前全球手機晶片市場龍頭,近一年來,其技術授權方式與晶片組定價受到中國政府的調查。
中國晶片消耗量與產能之間的龐大差距,一直是該國政府所憂慮的問題,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白牌制造商大量生產智慧型手機與平板裝置,并采用高通、聯發科(MediaTek)所開發的晶片,中國政府也擔心中國本土晶片設計業者與晶圓代工廠越來越沒有成長空間,英特爾正能協助減輕這樣的憂慮。
2.符合中國的國家重點政策
中國最新的國家重點政策,是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而且內容與過去明顯不同;該國現在仰賴私人資金挹注,并讓專業的投資人對那些亟需金援的無晶圓廠半導體業者、晶圓代工廠以及研究機構等下注。
據報導,將有6,000億人民幣(約980億美元)的資金流向中國各地方政府以及區域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推動收購活動;這并不包括在中國政府對國家IC產業的資助中。當地產業界人士指出,中國半導體產業越來越朝“市場導向”發展,英特爾與紫光集團正符合這樣的目標。
3.讓中國晶片業者跳脫“me-too”泥淖
現在可攜式裝置領域的大贏家無疑是ARM,不只在中國市場、在世界其他地區亦然,而英特爾至今還沒有什么反攻的機會。不過對于容易陷入“me-too”產品泥淖的中國廠商來說,因為所有人都在做ARM架構應用處理器,英特爾或許能帶來一些新鮮感。
市場研究機構JonPeddieResearch總裁JonPeddie表示,展訊一直以來主要是智慧型手機無線晶片供應商,盡管該公司有“挑戰聯發科”的雄心,再怎么樣也只能是一家“me-too”ARM客戶:“藉由英特爾架構與技術的支援,展訊有機會躍居第一線并給予高通、聯發科迎頭痛擊。”
4.英特爾有機會拓展晶圓代工業務
與紫光集團的合作,也有可能讓英特爾有機會──以長期來看──從臺積電(TSMC)以及中芯國際(SMIC)手中搶到一些晶圓代工生意。雖然英特爾與紫光集團所簽署的“一系列協議”中是否包括晶圓代工內容尚不得而知,但有鑒于英特爾發展晶圓代工業務的積極性,該公司及早與中國無晶圓廠半導體業者打好關系是合理的策略。
英特爾在2010年于中國大連設置第一座晶圓廠,據了解,該12寸廠主要是以65奈米制程生產筆記型電腦、高性能桌上型電腦與伺服器晶片;不過產業觀察家最近指出,英特爾的那座廠房目前的產能利用率明顯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