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會跳舞的大象已經102歲,它正在追趕移動互聯網時代輕快的步伐。
談起IBM,人們除了能想起那只“會跳舞的大象”,很難說出它到底是家什么樣的公司。它被廣泛關注到,似乎總是因為一些“不好”的事情。
2014年4月中旬,IBM發布的本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就不樂觀,營收為225億美元,同比下滑3.9%,凈利潤為23.84億美元,同比下滑21.4%。調整后,每股收益符合華爾街分析師預期。IBM在2013財年第三季度里來自“金磚四國”的營收比去年同期下滑15%。
比財務問題更刺激眼球的是IBM深圳工廠“罷工”消息。2014年1月23日,春節前一個星期,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正式對外宣布以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IBM的X86PC服務器業務,同時將從IBM方面接收該部門7500名員工。
3月初,IBM深圳工廠X86生產線的1000名工人因不滿自己將被轉移到聯想舉行了一次長達兩周的罷工。這使IBM又一次站在聚光燈下。更多的員工或主動或被動地離開了IBM,包括一些在IBM工作超過10年甚至15年的老員工。
裁員的消息以這種戲劇化的方式進入公眾視野。事實上,就在聯想收購X86的消息發布一周后,1月31日,農歷大年初一,在懶洋洋的節日氣氛中,近600名員工度過了他們在IBM中國的“Last working day”(工作的最后一天)。2013年是IBM入華30周年,它曾是中國IT產業的啟蒙者。
劉輝不久前拿到補償金離開IBM,賦閑在家。人們問起他在IBM的經歷,他總喜歡從17年前講起:“那時我在銀行負責IT,每天工作接觸到的很多都是IBM、甲骨文這樣的主流外企人,工資是我們的好幾倍,出入星級酒店,談吐和素質也很高。”劉輝后來辭去國有銀行的職位,加入IBM銷售團隊,從普通員工一直做到管理層。
這次IBM中國區裁員,受到沖擊最大的是劉輝所在的系統與技術部門STG(System and Technology Group),該部門主要業務是硬件銷售和硬件服務團隊。有傳言說IBM中國計劃要裁掉該部門60%的員工。此外,IBM中國的各個部門也制定了不同程度的裁員計劃,其中還包括IBM三個在華研發機構。
有熟悉IBM中國的人向《第一財經周刊》透露,IBM在廣州珠江新城高德置地廣場原本租用了三層辦公室,但現在留下的人員連一層也坐不滿;而在東北地區,IBM哈爾濱辦公室銷售團隊被整體裁員。
“IBM這幾年其實一直在裁員,只不過中國作為業績增長最好的市場,躲過了之前的裁員。”劉輝說,“今年的裁員計劃算是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在IBM中國發生的一切,是IBM全球員工重組計劃的一部分。2013年4月,IBM宣布了費用為10億美元的全球裁員計劃。盡管并未透露具體裁員人數,但市場投資機構Oracle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師基于10億美元成本數據分析,預計此次人數為6000至8000名。
激進的裁員計劃與IBM硬件業務的下滑密切相關。前任IBM CFO Mark Loughridge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稱,有2/3的硬件業務下滑是由于在發展中國市場表現不佳,而其中1/2又主要受中國市場業務下滑影響,主要負責IBM硬件的系統與技術業務營收32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7%。
這種情景似曾相識。今年102歲的IBM歷經現代工業演進過程。這家公司在二戰期間進入計算機行業,創始人沃森家族主導數次轉型,并一手塑造了引領IT業發展的藍色巨人形象。但使IBM成為商學院經典轉型案例的,則是1990年代的CEO郭士納(Louis V. Gerstner)。1992年,IBM宣布50年來第一次大裁員,次年,IBM經歷首度虧損,郭士納于這一年上任。
郭士納決定放棄IBM曾賴以生存的大型機業務,轉向前景未卜的PC業務,同時大規模精簡管理架構,并重塑了IBM注重客戶導向的價值觀。郭士納的繼任者彭明盛(Sam Palmisano)任職10年,推動IBM從硬件向軟件服務業繼續轉型。
IBM在公眾眼中的樣子有些模糊不清。
“我經常問一些朋友或客戶,你所理解的IBM是什么?他們總想到是PC。那是1990年代的轉型,從一家硬件制造的企業變成軟件即服務的企業。”IBM全球副總裁兼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對《第一財經周刊》說。如今,IBM按收入計的業務排序為:軟件部門、商業服務部門、系統和技術部門及金融部門。此番裁員幅度較大的硬件業務屬系統和技術部門。
事實上,就財務方面來說,IBM目前境遇要好于郭士納接手前的1990年代初。這兩次危機值得類比之處,更可能在于IBM所面臨的行業變遷上。郭士納當年正因前瞻性地洞察到電腦小型化的發展前景,才決定探索新的商業機會。惠普、戴爾在此后也經歷轉型帶來的陣痛,它們的努力一方面推動了便攜式電腦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找到了軟硬件相結合的商業模式。
但和上次變革不同,挺過IT業泡沫后,蘋果、Google、亞馬遜等當年的創業型公司,在2000年后逐漸引領整個產業進入以智能設備、社交、云計算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IT界第三方評估機構Gartner在2014年發布產業趨勢評估報告,指出IT業已進入到云時代,越來越多的IT基礎設施與商業應用將基于云架構實現。預計到2015年,云計算市場規模可達2500億美元。2016年,估計全球范圍內超過1/4的應用、85%的新軟件將有云版本。
這意味著,傳統硬件的地位在新一輪變革中被削弱。考慮到2004年,IBM將高端筆記本品牌ThinkPad出售給聯想集團,而10年后,才又談成低端硬件服務器X86的收購,IBM剝離硬件的速度始終有些緩慢。“和1993年的情況有些類似,必須先革自己的命,先放棄自己高利潤的業務,去開拓新的利潤來源。”一位IBM離職員工說。
關鍵還在于,移動互聯網的更迭較之前更快。云市場調研公司Synergy的分析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云計算IaaS &PaaS市場總營收超過了25億美元,亞馬遜旗下AWS占據了全球55%的云計算市場份額。
人們不禁質疑,擁有40多萬名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的藍色巨人,能否跟上互聯網時代輕快的腳步。
對此,IBM歷史上首位女性CEO羅睿蘭(Virginia Rometty)一定會辯駁說,IBM已為變革做好準備。
譬如,對于裁員,IBM給《第一財經周刊》的官方回應是:“IBM將持續平衡自身員工構成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同時開拓IT產業內新的高價值領域。IBM將調整自身以便引領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認知計算等領域。”在IBM看來,裁員的本質是資源重組。
的確,IBM在云計算方面早已部署。2007年,IBM時任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和谷歌創始人之一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創建了一個學術云,開創了云計算的先河。接下來,在商業領域,IBM每年研發投資超過60億美元,如今,IBM的云計算能力建立在1560多項云專利基礎上。
迄今為止,IBM在云計算的軟件、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方面斥資70多億美元進行了15次收購。2013年IBM共進行9起收購,其中,最受關注的是2013年6月花費近20億美元收購的公有云服務提供商SoftLayer。后者可提供全方位的交付模式,包括基礎架構即服務、平臺即服務、軟件即服務以及業務流程即服務。
只不過,這些收購并沒有迅速整合進IBM的龐大框架中釋放商業潛力。
注意,IBM意識到變革前奏是在彭明盛時代,那正是IBM向服務業轉型的黃金十年。從2001年到2010年,IBM平均每股收益年增長率達21%,2010年為11.52美元。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未曾折損IBM的財務指標。IBM還擁有僅次于可口可樂的全球最高品牌價值。有投資者計算出,若在彭明盛接任的2002年3月投資IBM,待他2012年卸任時,投資翻倍。
2012年是個拐點。整個財年,IBM凈利潤166億美元,同比上升4.4%,但2012年的全年營收卻下滑2%。
前IBM員工董翔回憶說,這幾年基本是在努力壓縮成本,在中國區,免費茶水咖啡在2009年取消,銷售人員每月800元的服裝補貼在2011年后也消失了。
多名前IBM員工認為,第七任CEO彭明盛加重了公司的+財務導向。他任內向華爾街承諾,到2015年,IBM每股收益要達到20美元。在此承諾的指引下,IBM對業務結構進行了調整,核心目標在于迅速提升盈利能力,關鍵舉措是剝離低價值業務(低端硬件)、發展高價值業務(軟件+服務),同時大舉削減運營成本。
同樣是在2012年,Salesforce.com和亞馬遜這些新興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開始威脅到傳統IT企業的地位。
為快速贏得市場,亞馬遜的AWS自推出以來降價高達40多次,這導致新興的云計算行業利潤不高,同時與IBM追求高利潤的方向相沖突。2013年3月,IBM還曾創下股價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達到2363億美元。
熟悉IBM的人士說,IBM之前太專注原有的高利潤產品模式,硬件業務雖然收入占比不高,但利潤仍然可觀。而且,硬件對IBM仍有戰略意義。業界傳言IBM計劃出售芯片業務時,羅睿蘭公開澄清:我們需要讓IBM的硬件業務轉型,來面對新的機會和挑戰。因此,IBM雖然對市場有所洞察,卻不急于改變。而云計算帶給IBM的更大沖擊是商業模式上的。
郭士納和彭明盛啟動的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IBM的營收模式:從原來的純硬件產品銷售,轉為以硬件為基礎、向企業客戶銷售價格昂貴的軟件服務及解決方案,而開發、推廣這種軟硬件系統需要高昂的人力資本支撐。IBM的咨詢服務人員會常駐在企業中,以便隨時提供支持性服務。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亞馬遜等新玩家不再兜售硬件服務器,同時也不提供人力服務,轉而向企業低價租賃軟件及計算機系統。在中國,阿里巴巴(滾動資訊)在內部積累的基礎上,對外提供低成本的“阿里云”服務。
這些舉措改變了用戶對產品的購買習慣。“現在公司在IT領域越來越傾向于租賃軟件和云系統,用來降低成本和部署時間。”一位本土IT供應商對《第一財經周刊》說。這樣一來,IBM原有的高成本銷售模式需要做出全面調整,這也是為何此次裁員主要集中于硬件及其銷售部門。
整個2013年,IBM都在感受行業巨變,而中國市場的體會尤為明顯。
某歐洲地鐵工程公司的管理人員向《第一財經周刊》透露,斯諾登事件后,中國政府的招標項目留給外國企業的份額只有30%,70%都留給了中國公司。
在這一背景下,阿里巴巴等本土公司發起了一場“去IOE”運動,以本土服務取而代之。IOE是個簡稱,指以IBM、甲骨文、EMC為代表的小型機、集中式數據庫和高端存儲的技術架構。IBM過去在中國市場份額最高,受到的沖擊更大。
和西方市場不同,由于中國市場的付費習慣,IBM在華硬件業務在總收入中占比約為60%,銷售目標連年增長。“IBM每年業務以20%到30%遞增,現在經濟放緩,客戶不會再拿出那么多錢投入到硬件設備上了。”一位甲骨文銷售主管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們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完全的賣方市場。我們根本不關心對手在做什么,只談論我們在做什么。”劉輝說。
業績的下滑使IBM急于改變自己。從2013年年中至2014年年初,中國區至少經歷了兩輪內部調整,從以前更關注大型轉向服務小企業。“作為全球研發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在做更多對中國市場負責的事情。中國有很多的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有群聚效應,他們需要大量的而且標準化的技術服務。云計算其實是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以軟件即服務的交付的形式。”IBM全球副總裁兼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對《第一財經周刊》說。這促使員工轉型。“我們去年差不多有上百名高管都從管理層重新回到了一線工作,我們希望做一些調整,不管在管理這條線上還是在專業這條線上,都給員工提供很好的上升成長空間。”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兼亞洲人力資源合伙人Horst A. Gallo說。
轉型難免陣痛。2014年4月,IBM舉行了容納全球2000多名銷售人員的銷售誓師大會,正是為了配合銷售人員技能、知識體系的轉型。這意味著,IBM開始全方位地面對挑戰。
2014年1月10日,IBM宣布投資逾10億美元于新成立的IBM沃森業務技術集團(IBM Watson Group)。該集團總部設在紐約市,招納近2000名專業人士。其中1億美元將用于風險投資,以支持IBM新構建的生態圈。包括在IBM沃森開發者云(IBM Watson Developers Cloud)中的初創企業以及由沃森驅動的新一級認知應用業務。1月17日,IBM宣布將投資12億美元擴大其全球云業務實力。
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一個新業務,可見IBM對其寄予厚望。在IBM看來,云計算的背后需要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的支撐。“無論是傳統數據還是新興的交互數據,最終是需要從數據中產生洞察力。”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說。迄今,IBM在數據計算領域投資超過240億美元,其中170億美元用于30多項收購。IBM研究院2/3的工作目前正專注于數據、分析和認知計算。Watson代表著認知計算上的變革,能利用人工智能對將超大量的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和判斷,目前已在醫療保健、銀行等行業獲得少量試用訂單。
2014年3月25日,IBM在北京的中國大飯店召開了中國區最重要的年度活動——IBM論壇。今年的主題設定為“顛覆與變革”。在為期3天的論壇里,IBM正式向外界介紹了未來轉型的新方向——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和社交為基礎的新的業務發展。期間,針對Watson單獨開辟了一場論壇。
對IBM中國區來說,變化不止于此。從今年開始,IBM的銷售和市場業務不再經過亞太區,而是直接匯報給美國總部,此前,IBM中國開發中心一直在向美國總部匯報,甚至,整個亞太區已開始向IBM中國開發中心匯報。這意味著IBM中國區話語權的提升。2013年底,IBM宣布與世紀互聯合作,將部分云計算業務引入中國,預計今年8月投入使用。“我們的確有著中國地區特有的策略,在不同的地區選取不同的合作伙伴,盡可能拓展在中國市場的覆蓋率。”王陽對說。
今年,SoftLayer預計在全球新建15個數據中心,其中13個在美國以外。目前,它正尋找中國合作伙伴磋商落地事宜。IBM稱未來要在中國落地3-5個數據中心。
其實,IBM對云相關領域的部署并非沒有回報:專利數量已超過1500項;其次,2013年云計算業務營收達到43億美元,年增長率69%。CEO羅睿蘭在2014年年初發布的2015年IBM路線圖顯示,IBM的云業務規模在2015年將達到70億美元。IBM似乎準備在未來五年躋身云服務企業三強。
況且,亞馬遜的公有云服務也面臨挑戰:如何將公有云、私有云與企業已有的內部應用打通——這方面,收購了SoftLayer的IBM將有較大發展空間。
只不過,70億美元也只占到IBM年收入的7%,這對于尋找新增長點的巨無霸公司來說,仍意味著艱難而漫長的過程,而其間最大挑戰通常來自公司內部。
“IBM作為這么大的一個公司,有的時候我們也有一些信息孤島,”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兼亞洲人力資源合伙人Horst A. Gllo說,“相信我們可以把這些壁壘打通,相互協作。”
很多老員工意識到,大規模收購給IBM帶來了多種效應。“上百家公司被收購,這個過程中IBM是在變化的,在全球范圍內,有66%的人在2003年還沒有加入IBM公司,在亞太區新興市場更少,有80%的人在2003年還沒有加入IBM公司。”IBM大中華區品牌及企業社會責任部總經理耿晨對《第一財經周刊》說,郭士納時代確立的IBM基本信仰,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對現在的大部分員工來說,僅僅是一句口號。如何在轉型過程中將IBM的價值觀傳遞下去,是當前管理層的重任之一。
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方式也沖擊著IBM傳統的價值觀。“我們需要有互聯網思維,以前是技術思維,認為技術領先就行了。我們不應該只考慮技術所帶來的成本上的節省,效率上的提高,而應該考慮原來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改變了,這對我們研發人員非常大的挑戰。”王陽說。
即便在離職員工看來,IBM仍然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對IT產業的走向有著準確的洞察力。“我覺得IBM遠沒到真正出大問題的時候,但它確實處于一個真正需要去變革的時候。”一位IBM前員工說,“最大的敵人不再是競爭對手,而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