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福布斯一篇攻擊阿里巴巴的文章,名為《中國網購節虛假銷售:阿里巴巴有沒有可持續的生意?China's Cyber Monday Fake Sales: DoesAlibaba Have A Sustainable Business?》。文章認為,在淘寶和天貓上銷售的商家,付錢雇人從他們的商鋪中買東西,然后再迅速退貨回去,以便在未來的銷售活動中提升自身權重,賣出更多高毛利貨物。而這一做法,已對重視收入數字的中國投資界產生影響。
文章稱很多賣家熱衷于在雙11這天做這種事,因為當天交易多,不容易被發現。不僅如此,文章還引用了11月24日署名為Kitty Ma的另一篇文章:Primer: How to Commit Fraud Online,解釋了刷單產業阿里巴巴平臺上的繁榮,刷單者們對商品進行好評,并虛增網絡流量。Kitty Ma的文章認為,阿里巴巴的刷單狀況是10家店鋪9家刷。
有些評論人士認為,阿里巴巴平臺上的40%交易額是虛構的,但文章認為這有些夸大了。中國工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認為,2013年阿里平臺上25%的交易為虛假,這與Gartner分析師的預測一致,而巴克萊分析師的判斷則為20%是虛假交易。
在我等凡人的心中也會直嘀咕,這怎么可能,誰會傻到付錢雇人去買自己的貨物然后退回去,而這種交易還會得到強大的阿里巴巴技術平臺的認可,進而欺騙消費者購買更多的貨物?這種天方夜譚式的抹黑,無非是看到阿里巴巴現在發達了,眼紅而已。阿里巴巴每天實現交易額5、60億,要都是這樣的話怎么能有如此成績,這一定是抹黑。
文章還提到了錘子手機銷售數字造假的問題,HSBC認為這一事件對阿里巴巴的聲譽有深遠影響,但看上去好像是孤立事件一樣。文章認為阿里巴巴并非造假集團的一部分,造假也不完全是阿里巴巴一家的問題。雖然一些交易數字是假的,但阿里巴巴的收入卻是真的。此外文章似乎還暗示了其他電商的造假可能。
錘子手機數字的問題阿里巴巴之前已經做過澄清,幾個員工(不知道是不是臨時工)面對技術錯誤擅自做出的相當“不科學”的決定,直接triple了當日交易數字以補償之前的交易數字清零,從情理上來看其實合情合理。這只是個意外而已,而且這幾個人也被解雇了,主管也被罰了,都是別人的問題,關阿里巴巴什么事情。
在這篇文章出現之后,美國科技媒體出現更多針對阿里巴巴數字真實性的詰問,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上市之前沒人問,如今卻集中爆發質疑,這后面一定有莫大陰謀,很有可能是境外敵對分子抹黑中國,貶低我互聯網發展成果的又一波攻擊。
阿里巴巴平臺上其實不存在造假行為,刷單這些事情只是別的電商平臺偶爾會有的事情,與阿里巴巴無關。雙11創造的571億元銷售數字,應該都是真實的,40%的移動電商銷售數字那是響當當禁得起考驗的,試想誰會去在手機這么高大上的設備上刷單,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馬云也都說了,他根本不關心數字,只關心數字后面的東西,你想人家都不關心數字了,怎么會去放任數字造假的問題出現呢,根本是無稽之談。
至于阿里巴巴偶爾被提及的假貨問題,則更不存在,因為據馬云自己說,阿里巴巴的技術力量已經很容易能找到誰在賣假貨,治理和處罰很嚴格。鑒于阿里巴巴是一家有夢想的公司,常懷憂國憂民為國家分憂解難之心,馬云又是勵志和創業偶像,還是中國首富,阿里巴巴平臺為中國創造了大量就業,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他馬云的話應該是可以相信的吧。再說了,淘寶上即便有少量假貨,也與阿里巴巴無關,人家提供的是技術平臺,又不賣貨,還給社會做出這么大貢獻,憑什么把矛頭對準阿里巴巴呢。
福布斯撰寫這篇報道的記者名為Gordon Chang,一個長著華人面龐,長期進行抹黑阿里巴巴的黑記者。就在報道發表之后不久,針對阿里巴巴的其他負面評論也已開始跟進,有跟帖指出,Gordon Chang有可能是過去10年鼓吹中國崩潰論的那個人,阿里巴巴是個偉大的公司,平臺審查非常嚴格,他Gordon Chang這么做可惡至極,不是基于事實而是基于臆測,缺乏專業性,應該辭職。
我的態度與跟帖相仿,福布斯刊登這篇文章的背后有強大的利益因素推動,估計是廣告費沒到位。記者本人也缺乏專業性,對財報研究不夠,或缺乏研究能力,想借阿里巴巴出名后謀取私利,或者干脆就是接受了某方的好處蓄意來黑阿里巴巴的,甚至有可能是利益集團雇傭的槍手。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阿里巴巴創業這么多年,一直堅持正能量,為社會作出了貢獻,作為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那么大市值給中國爭了光,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因此遭到抹黑。
如果這世界上還有一家純潔的公司,我相信是阿里巴巴;如果這世界上還有一家只做善事不作惡的公司,我相信是阿里巴巴;如果中國還有一家能為國爭光的公司,我相信只能是阿里巴巴。如果這世界上只有一樁不公平的指責,那我相信只能是針對阿里巴巴的。那些鼓吹中國威脅論的人已經歇菜了,如今卻找到了新的目標即阿里巴巴崩潰論,對這樣的行為和思潮,我們要堅決反對,與之斗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