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趙志疆
以虛擬、自由和開放為特征的網絡文化形態中,各類信息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凈化網絡空間既是保障公共生活、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同時也是推動互聯網業務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詳見今日本報AⅠ·10版)
今年以來,河南省公安廳把打擊網絡違法犯罪作為增強群眾安全感、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9月21日,省公安廳通報了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網絡違法犯罪情況,呼吁全社會共同參與,打擊和防范網絡違法犯罪。當日,省公安廳還通報了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歷經二十年的發展與轉變,互聯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信息媒介,而是一個與物理空間相對應的第二空間,個人層面的工作、生活、娛樂,國家層面的政治、經濟、外交,日益密集地在這個空間運行。“科技改變生活”正在成為看得見的現實,不過,如果失去了必要的約束和規范,改變未必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垃圾短信屢禁不止,網絡謠言此起彼伏,網絡犯罪時有發生……網絡安全的話題因此顯得格外重要而迫切。綜觀十大典型案例,既有散布網絡謠言,也有網絡詐騙,還有網絡黑客、網絡賭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各種網絡犯罪形式。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由這些復雜的網絡犯罪手段中可見一斑。
眾口鑠金這個詞,用在移動互聯網上也許格外貼切——很多網絡謠言,正是借助一個個移動終端,迅速形成輿論風暴。對于那些習慣了以夸張文圖“求關注”者來說,網絡謠言是難得的“邀粉”素材,他們自是不愿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但對于不明就里的圍觀者而言,每一次網絡謠言的潮起潮落,都不免會打擊他們參與公共話題的信心,甚至不免給人留下“網絡暴力”的口實。互聯網在公共事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網絡謠言等不良信息的存在,卻仿佛網絡浪潮中的一顆“深水炸彈”,公眾既不知道其何時會爆炸,更有可能因被人利用而遭受“網絡暴力”的譴責。至于形形色色的網絡犯罪,更是在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同時,給互聯網生態造成惡劣影響。基于此,凈化網絡空間不僅是維護公共秩序和個人權益的需要,同時也是推動互聯網業務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9月18日,“2017年河南省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活動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大家”為主題,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鮮活生動的案例展示,進一步提升廣大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提升基本防護技能,營造全民參與維護網絡安全的良好氛圍和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針對網絡空間社會,政府層面始終在倡導“治理”而不是“管理”,一字之差大有深意:管理是自上而下單向的,治理則是齊抓共管多維的;對于企業或個人來說,政府管理意味著被動接受,而社會化治理則意味著可以主動作為。顯而易見的是,“網絡安全靠大家”中的“大家”,不僅僅是指普通網民,同時也囊括各個互聯網企業——作為互聯網技術的提供者與秩序的維護者,網絡安全對于互聯網企業無疑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技術革新中崛起的新一代互聯網企業,完全有實力和能力承擔起這份企業責任與社會責任。
以虛擬、自由和開放為特征的網絡文化形態中,各類信息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凈化網絡空間既是保障公共生活、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同時也是推動互聯網業務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不僅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且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杜絕無序競爭、制止“野蠻生長”,才能保障互聯網產業的健康高速發展。有自律才能有自制,有自制才能有自由,維護網絡空間的良好秩序,不僅離不開法律層面的制度保障,而且離不開網絡社會組織的行業自律,以共建網絡安全為基礎,才能共促網絡發展,進而共享網絡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