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軍唯一以“信息”命名的綜合性大學,近年來,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加速核心軍事能力向新的作戰領域拓展,在信息領域、網絡空間肩負起了守土有責的使命擔當。
經過20年的建設,如今,該校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積淀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勢,他們學科建設幅面最寬、實力最強,網絡與系統安全、網絡空間應用安全、網絡空間信息管理等學科方向全國領先,成為信息技術領域“國家隊”。
虛擬世界的人才實兵
從1995年開始,該校依托計算機、通信、網絡工程等學科在國內率先開展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并寫就了一連串的“全國第一”:第一個開辦網絡安全專業,第一個開辦信息安全專業,第一個設立網絡安全系和信息安全系。從2008年至2014年,該校連續7年獲得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
隨著西方國家不斷加強網絡戰力量建設,我國網絡信息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從2010年“震懾”伊朗,到2015年“隔離”朝鮮,網絡戰從理論走向實戰,無不給國家網絡安全和個人網絡隱私敲響警鐘。
網絡主權是國家主權的“制高點”,網絡邊疆是國家安全的“警戒線”,網絡國防是國家防衛的“新長城”。該校站在國家大安全觀的視角,呼吁建立國家網絡空間安全邊防體系,筑起網絡空間安全銅墻鐵壁。
他們加強前沿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積極參與編寫國家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專項規劃,為高層戰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按照國家重點學科標準建設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構建涵蓋學歷教育、任職培訓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為國防建設儲備高端人才。畢業學員大多成為業務骨干和行業領軍人才,300余人次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勵,20余人次榮立一等功。
網絡空間的技術尖兵
2014年夏天的一天,對于正擔負軍事演練的某部來說,無疑是“黑色”的。演練指揮網突然出現意外,指揮通訊中斷、演練被迫停止。面對這突發的網絡事件,部隊緊急找到了該校。
該校迅速派遣專家組前往,連夜會戰,很快查明了原因、恢復了通信。教學訓練針對崗位、科研選題來自一線、技術服務面向實戰,已經成為該校教學科研、技術創新的著力點。
有資料顯示,我國已成為“黑客”攻擊的最大受害國之一,我黨政軍信息系統和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隨時面臨著網絡竊密泄密、遭受攻擊的危險。要想確保網絡信息安全,就必須敢與強國搶占信息技術的制高點。
核心技術研發不能“追隨”只能“領跑”。他們把準星瞄向了被稱為互聯網樞紐和控制中心的路由器。“用外國的芯片,打起仗來,一條指令就可以癱瘓網絡中樞,何談信息安全?”2004年底,他們研制出IPV6核心路由器,為中國的互聯網安上了中國“芯”,。
他們與行業主管單位、國內知名高校、網信骨干企業等聯合建立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計算機病毒防御技術工程實驗室、國家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工程實驗室等10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創新平臺,加強對核心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的研究攻關。一項項科研成果從這里飛赴黨和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最需要的地方。
目前,該校主導或參與研發的我國4G通信系統某型算法、某型安全管理系統、信息保密標準、安全芯片等重大技術成果,已經在國防和經濟領域廣泛運用。電信網、移動通信網安全防護研究成果3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信息化建設的排頭兵
在我國信息通信行業發展歷史上,1991年該校研發的HJD-04機,具有里程碑意義。這臺我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電信網受制于人的被動態勢,打破了西方的“禁運”,“04機”被譽為中華民族“爭氣機”。
寒來暑往,披荊執銳。他們相繼成功研制我國第一個分布式移動交換平臺、第一套高級智能網系統、第一個寬窄帶混合交換系統,牽頭組織建設了我國第一個“國家高速信息示范網”、“高性能寬帶信息網—3TNet”,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躍升。
2013年9月23日,一條“我國成功研制世界首臺擬態計算機”的消息,迅速成為各大報刊頭題新聞。他的研發者,正是當年“04機”主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和他帶領的該校科研團隊。實現了在不規律的變化中,避免敵方發現規律、實施攻擊,確保信息系統在軟硬件“有毒帶菌”環境下依舊安全可信、可管可控。
在該校,這樣領先世界的研究成果遠不止這一例。近年來,他們在可見光通信、量子通信、腦科學和腦機協同等新興方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許多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有些還領先世界水平,未來都將會對網絡空間安全帶來顛覆性技術革命。
以理論創新引領人才培養方向,以工程突破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這些領先世界的理論研究和技術成果確保了該校在人才培養上始終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使他們成為信息化建設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