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末,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公布《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從今年1月1日起,購買手機卡必須實名制,并在全國范圍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治理行動。
從本月起,我省開始嚴查手機和寬帶實名制,沒有身份證件,將不允許辦理任何入網、補卡、過戶業務。
記者采訪發現,雖然堪稱最“真格”的實名制管理已開始執行,但距離完全到位還需一定時間,不少地方仍有不到位的情況。
動真格,最嚴厲的實名制來了
“運營商最動聽的三個字‘辦張卡’,最感人的四個字‘買個手機’、‘裝個寬帶’,最要命的五個字‘沒帶身份證’!辦理手機號碼均需本人持有效身份證,請告知你身邊的朋友!做遵紀守法好公民!根據國家工信部,公安部,工商總局的要求,自2月1日起,辦理開戶入網、補卡、過戶等業務,必須提供二代身份證原件辦理,與公安系統聯網。”這幾天,移動公司工作人員邱女士和同事們把這段話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QQ空間和微博中。
從2月1日起,河南的三家運營商紛紛開始執行最嚴格的實名制登記措施,關閉各自營業系統的手工錄入功能,全部采用二代證讀取器進行自動錄入,無論是辦理何種業務,只要不能提供有效身份證件,都不允許辦理。
在鄭州市農業路附近,記者采訪了移動、聯通和電信的三家營業廳,工作人員均表示,要辦手機卡必須出示身份證,即便是補卡和過戶都必須有證件,“現在公司查得很嚴,沒有身份證件,我們真的不能辦理。”營業廳的工作人員表示,從2月1日起,實名制的管理就已嚴格。
不光是運營商的自辦營業廳,在鄭州市中原路上有不少辦理手機卡業務的攤點。當被詢問到是否能不用身份證辦理手機卡時,大多數店家都表示沒有身份證不能辦。“真辦不了,能辦就給你辦了。現在管得很嚴,查到了罰得可重不說,被抽檢出你的卡沒身份證,也會被停掉,咱們兩方都沒有好處。”一位店主坦言,這段時間正是實名制管理最嚴格的時期,所以很少有商家愿意辦理非實名登記卡。
也能辦,監管尚存在一些漏洞
雖然號稱史上最嚴格,但畢竟實際執行了不到一周,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嚴格遵守規定。
在長葛市建設路附近,當記者詢問是否能非實名辦卡時,一位攤主表示,不用身份證可以辦理,但費用要比之前多一些,“這種卡60塊錢,里邊有50元話費,現在查得緊,都得登記,用身份證的話,50塊錢就能給你。”一位攤主說,他的店里還有一些以前存的卡,能出售給記者。
在鄭州市科技市場,店主小張告訴記者,這種卡都是之前就開好的,“很多是偽造身份信息,或用親戚朋友的身份證登記后,一直養著的。”小張說,手機卡分銷網絡呈金字塔形,頂端的那批叫做“批卡商”,“批卡商”以開辦自辦或合作營業廳為由向運營商購進大量手機卡,再通過幾個大的中間渠道,轉賣給銷售商,“這就是個鏈條,運營商要完成開卡任務,批卡商要出貨,我們賣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小張說,這樣的鏈條在短期內不會因為實名制的收緊而消失,“水至清則無魚嘛,運營商也不會自己限制太死”。
在記者的采訪中,確實發現了一些漏洞。在登封、新密市區的幾個運營商營業廳內,工作人員私下里告訴記者,現在仍然能不用身份證辦理手機卡,只不過每張要收100元費用。
“也可以提供戶口本、護照這樣的證件啊。”在一家營業廳內,當記者提出沒有帶身份證時,工作人員提醒說,可使用這些證明身份的證件,或是蓋有單位公章的證明,而這些證件和文本,由于沒有身份證那樣的數據庫,實際是很難辨別真偽的。
有難度,完全做到位還要時間
除了存在一些監管上尚需完善的地方,實名制的推廣和完全到位也需要時間。
設備是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徐先生在鄭州和運營商開了三個代辦點,他告訴我們,這幾天鄭州市場的二代證讀取器幾乎賣斷了貨,價格更是炒到了1800元一臺,“這個機器貴不說,校驗查詢身份證聯網信息2毛一次,我們還能承受,有的小店真的承擔不了。”徐先生說,目前正規的代辦點和合作廳售卡利潤并不高,主要靠手機終端補貼生存,因此對于投入一兩千元購買二代證讀取器的積極性并不高,“別的省我看都是代理先出錢自己買,然后再以酬金形式返,咱這也沒有。”徐先生說,設備的投入并不能給代理商帶來利益,因此推廣起來有難度。
更大的問題還在于對2015年2月1日之前發售的非實名制卡的管理上,根據保守估計,僅河南就應該有600到800萬張非實名登記手機卡,“除非是這些卡的持有者過戶或辦理其他業務,否則目前一刀切地停掉這些卡,我們是不敢的。”運營商的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擔心引起投訴等問題,除非有通信管理部門的文件,他們很難對已發售的這些卡進行實名制管理。
另外,二代證讀取器在手機實名制上的應用,也讓消費者擔心身份信息安全問題,鄭州大學法學院金教授就認為,手機卡實名制的初衷,是讓“手機卡使用者和登記者是同一人”,現在卻退化成了“單純的憑身份證辦理”,且執行不嚴,容易出現冒用、套用等問題。
運營商內部人士也認為,手機實名制應該從“購買實名”過渡到“使用實名”,這樣才能有效管理,消除“黑卡”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