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大數據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未來人們還將面臨更多的安全威脅。未來學家塔克爾在《赤裸裸的未來》一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某一天早上醒來,你的智能手機給你發送了一條信息“下午您將在某街區遇到15年前的女友××,記得要假裝驚訝哦”。在塔克爾看來,這并不是過于遙遠的事情,而是人們在不久的將來就將面對的真實生活場景,因為隨著人們使用智能手機頻率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個人數據,包括姓名、年齡、愛好、位置等都將存在于互聯網上,而掌握了這些數據,智能手機就能輕松發出類似的短信提醒。這種景象既讓人感覺到鼓舞,感慨科技發展的速度,同時也讓人感到一絲莫名的恐懼,任何事物的不確定性和神秘性似乎都將消失。何處安放你,我的隱私?
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問題不僅僅是體現在隱私上。當前,大數據的污染問題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大數據污染,簡單說來就是大數據中被人為地加入了不好的數據,如人為操作和注入虛假信息,如果在這些數據上進行分析,將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一般而言,數據污染分為兩種典型情況:一種是收集的數據中含有刻意、無意、無用,甚至對分析可能產生副作用的信息;另一種是收集后的數據遭受入侵、篡改、替換。
與隱私泄露一樣,數據污染也會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當前,大數據正在成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家決策的依據,如果數據被入侵、篡改,那么就很有可能影響到社會決策,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甚至引發事故。
如何保護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其甚至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指導思想,將網絡安全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實上,保護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是在國家政策層面、技術層面,還是個人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層面,都需要展開相應的工作。在政策層面,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對信息的傳輸進行監管和審計,降低個人隱私被濫用的可能性;在技術層面,不斷開發相關的信息安全保護技術,同時對于信息采用分布式存儲的方式,這樣就可以避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尤其是對于商業系統、銀行系統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在社會責任層面,每一家互聯網公司都要將數據看作用戶的資產,企業如果沒有相關的法規意識,同時不具備相關的安全保障能力,就應該被市場淘汰。用戶也要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一旦信息安全受到威脅就應該采用相應的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D1Net評論:
科學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大數據時代也同樣如此,雖然大數據的發展和安全是一對矛盾體,但是兩者之間還是能夠尋求相對的平衡,有一句話說得好,“不發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確實如此,在強調安全的同時,并不能因為懼怕安全威脅就不發展,在發展中保障安全,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