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另一個博弈的新戰場,從我們每個人的個人隱私,到涉及國家戰略安全,這一切都與網絡空間安全密切相關。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飛速發展,我國網民數量早已躍居全球第一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但在互聯網為大眾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不斷的暴露出來許許多多的安全隱患和安全問題。
據相關預測顯示:到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行業規模將達到千億量級。而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最關鍵的人才支撐,如此巨大的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已成為制約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
2017年6月1日,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指出:國家支持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絡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采取多種方式培養網絡安全人才,促進網絡安全人才交流,打開了網絡安全人才成長的開辟了更廣闊的天地。
然而,綜觀當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現狀,不但缺口數量巨大,還存在能力素質不高、結構不盡合理、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剛剛起步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等問題。
破局,如何入手?
為此,國家專門出臺了《教育部等六部委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在該意見中指出,要支持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探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等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育人。
在此背景下,一批網絡安全企業勇擔起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如:360聯合多所高校成立國內第一個專注于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公益性企業級大學“360網絡安全大學”;騰訊安全在已經打造的TCTF賽事平臺、“百人計劃”基礎之上,成立了騰訊安全學院,希望通過搭建人才培養體系、校企合作體系、生態賦能合作體系,助力社會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在這樣一些安全企業的身影中,由網絡安全機構永信至誠以“培育信息時代的安全感”為使命打造的i春秋,誕生在2015年6月。“作為一個新銳的信息安全在線教育品牌,i春秋針對信息安全學習的特殊性,傾力打造了集教學、實驗、實訓于一體的平臺,徹底顛覆了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成立三年以來,i春秋已經發展為全國最大的信息安全在線教育平臺,在課程、實驗、競賽等領域結出豐碩的成果,為國家和企業輸送了大量的網絡安全人才。”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永信至誠助理總裁、i春秋事業部總經理鄭斐斐這樣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與高等院校合作深度參與高等院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工作,是i春秋一直以來致力的方向。2017年9月29日,永信至誠通過專家組審議成為2017年度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企業,并就網絡安全精品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網絡安全實驗室三個方向共70個項目提供資源與技術支持。
鄭斐斐表示:在該項目中,永信至誠立足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建設三大板塊,與各大高校共同開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網絡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計算機相關專業之間的深度合作。為合作院校開發網絡安全課程、為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技能和授課培訓,提供設備及系統技術支持、專業課講授、實訓項目支持、教學管理支持,按照行業用人標準,與校方共同制定專業共建方案,協助高校建設網絡安全學科,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與學校共同培養企業應用人才。
除此之外,早在2015年,永信至誠便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建立了“網絡安全實用型人才培養聯合實驗室”,就共建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實戰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等,達成深度合作意向。
鄭斐斐告訴記者:“自聯合實驗室成立以來,我們組建了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匯聚了網絡安全專家。通過厚植人才培育的土壤,融入創新于教學,目前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量的實用型網絡安全人才。”
而這也充分契合了六部委意見中“鼓勵企業深度參與高等院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工作,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編制、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課題研究及聯合培養基地等各個環節加強同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動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協同育人,定向培養網絡安全人才,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的指導思想。
人才培養,教材建設是不可獲缺的環節。在六部委的意見中也曾指出:要加強網絡安全教材建設,根據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在現有教材基礎上,抓緊建立完善網絡安全教材體系。國家加強引導,鼓勵出版社、企業和社會資本支持網絡安全教材編寫。
在這一點上,i春秋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深深扎根于網絡安全教育土壤。目前,i春秋已推出了5000+節線上網絡安全視頻課程;2017年9月,由永信至誠主編的《網絡空間安全導論》正式出版,這是網絡空間安全成為一級學科以來,第一部導論性質的教材,內容涵蓋了技術、管理、法律、案例等多領域,為網絡安全人才提供了學習網絡安全技能的知識源泉。i春秋還積極開展校企師資培訓、協同育人等項目,逐漸完善自身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模式。2018年5月,永信至誠主編的另一本《Web安全防護指南》也正式出版。
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破局,需要的正是這樣產學研加實踐一體的全面模式。在這一過程中,i春秋也一直踐行著成立之初的理念:致力于通過獨創性的技術,凝聚、精煉中國互聯網安全十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系統,為公民普及信息安全知識,為愛好者提供豐富的知識點和技能樹,為安全從業者提供成長路徑,為企業主提供性價比高的技術團隊繼續教育方案,更是為社會輸出有實踐能力的信息安全人才,以適應互聯網+戰略的興起。
據鄭斐斐介紹,在三年多的時間里,i春秋的注冊用戶已達50多萬人,開設課程600+門、5000+節、74000+分鐘;累計承辦比賽200+場,共計160000+人參與;已有6000+名學員參與線下實訓,畢業就業率達90%;春秋學堂也已簽約100余所高校,成功幫助超過400多名高校教師、20000多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學管理。
信息時代的安全感,從來都離不開網絡安全人才這座基石。
培育信息時代的安全感, 打造網絡安全的核心源泉, i春秋,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