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患者死亡原因來看,“劣質醫療”導致的死亡率高于“就醫難”導致的死亡率。2016年,160萬印度人死于劣質醫療,是未就醫致死人數(83.8萬人)的近兩倍。
雜志委員會(Lancet Global Health Commission)聯合主席、大勝慈善基金(Big Win Philanthropy)首席執行官、尼日利亞前衛生部長穆罕默德·帕特(Muhammad Pate)說:“長久以來,全球醫療界一直重視如何擴大醫療覆蓋率,而不太關注如何提高醫療質量。提供醫療服務卻不能保證起碼的質量,那這種服務就是無效的、浪費的、缺乏職業道德的。”
印度政府準備在2018年9月25日正式推行一項宏偉的國家醫保計劃 “Ayushman Bharat Yojana”(Ayushman Bharat – National Health Protection Mission,AB-NHPM))。如果順利實施,該計劃將覆蓋1億貧困印度家庭,即為多達5億民眾提供每年最高達5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5萬元)的醫療保障。這項由莫迪傾力推動的醫保計劃在廣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因此也被類比美國早先推出的“奧巴馬醫保(Obamacare)”,被稱為“莫迪醫保(Modicare)”。由此看來,《柳葉刀》的研究發現顯得非常重要。
在談及印度缺乏醫療機構質量監測機制時,德里智庫機構印度公共衛生基金會(Public Health Foundation of India)總裁斯里納特·雷迪(Srinath Reddy)說:“應把衛生系統視為一個綜合體,從整體上改進衛生系統的質量評價體系,而不應僅僅停留在評估醫院和實驗室上。雖然一些衡量醫療質量的要素——主要為婦幼保健方面——已能做到由“全民農村健康計劃”(National Rural Health Mission,NRHM)監控,但是印度目前還做不到對整個衛生系統質量的綜合性評估。”
印度的《臨床機構管理法案(注冊和監管)(2010)》( Clinical Establishments (Registration and Regulation) Act)是一套醫療設施與服務的基本標準,適用于全國所有公立和私營臨床機構。雷蒂表示,雖然早在2010年印度中央政府就通過了該法案,但仍有許多邦政府拒絕執行,否則這部法就能在評估整體衛生系統質量方面,發揮些許作用。
劣質醫療的代價
研究顯示,印度每年劣質醫療導致的死亡率為1.22‰,遠遠高于其他金磚國家及其鄰國——巴西(0.74‰)、俄羅斯(0.91‰)、中國(0.46‰)、南非(0.93‰)、巴基斯坦(1.19‰)、尼泊爾(0.93‰)、孟加拉國(0.57‰)、斯里蘭卡(0.51‰)。
從研究來看,中低收入國家每年估計有860萬人死于醫療不力,其中500萬人是因為醫療質量差,360萬人是由于就醫難。
據估計,2015年,這些死亡導致中低收入國家經濟損失達6萬億美元。
研究認為,全球每年因劣質醫療致死的人數達500萬,是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死亡人數(100萬)的五倍,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數(140萬)的三倍多。30位來自18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和衛生系統專家,共同參與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項目,探討如何評估和提升全球醫療質量。本次《柳葉刀》發表的文章正是該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研究還發現,雖然全球如此重視全民醫保,但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并非總代表醫療質量的提高。“從全球范圍看,醫療質量在全民醫保中的核心作用尚未得到足夠認識,在許多國家也都未得到正確評價。”
《柳葉刀(全球醫療)》優質醫療體系委員會(Lancet Global Health Commission on High Quality Health Systems in the SDG Era ,HQSS Commission)主席、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 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瑪格麗特·E·克魯克(Margaret E. Kruk)認為: “劣質醫療不僅僅是致人死亡,還造成患者忍受不必要的痛苦、久病不愈、身體機能喪失,甚至讓民眾對整個衛生系統失去信任。”
“此外,劣質醫療還意味著醫療資源的浪費和災難性醫療支出。難怪我們的研究也發現,中低收入國家中只有24%的人認為他們的衛生系統運作良好。”
醫療質量與醫保覆蓋率同樣重要
2016年,860萬可預防性死亡人數中,超過100萬新生兒和結核病患者死于劣質醫療。研究顯示,劣質醫療致死率因病種不同而有所差異:心血管病為81%;接種預防性疫苗患病,81%;新生兒疾病,61%;婦科病、道路交通事故傷殘、結核病、艾滋病及傳染性疾病,共為50%。
研究以印度的“母親保護計劃”(Janani Suraksha Yojana,Maternal Safety Scheme)為例,說明僅僅擴大醫保是不夠的,還要提高醫療質量,才能提升健康水平。從2005年開始實施的“母親保護計劃”,是印度聯邦政府的現金獎勵政策,鼓勵受幫扶孕婦至少做三次產檢,并在醫療機構分娩。研究指出,這項政策“雖然提高了孕產婦在醫療機構的就醫率,卻沒有顯著降低孕產婦或新生兒的死亡率”。至今,在醫療機構進行的5000萬例分娩中,有許多都是在初級衛生保健中心(primary care centres)接生的,而這些保健中心都沒有能解決孕產婦和新生兒并發癥的合格醫務人員。
優質醫療包括:全面的評估,隱匿性疾病和共存疾病的檢測,準確的診斷,及時恰當的治療,必要的轉院和手術轉診,對患者的隨訪及根據情況調整治療的能力。
而這些正是中低收入國家常常欠缺的。
遵循循證醫療指導原則與診斷準確率
2018年9月5日,瑪格麗特·E·克魯克等30人聯名在《柳葉刀(全球醫療)》上發表了《論“可持續發展目標”時代的優質醫療體系改革》(High-quality health system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era: time for a revolution)。文章指出,對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循證醫療指導原則(evidence-based guidelines),各個國家都很難遵循。平均而言,醫療服務提供者僅能盡到47%的護理責任。其中,計劃生育服務為44%,孕產護理為64%。
有關研究也表明,醫療服務提供者常常不能遵守臨床指導原則。比如在印度北方邦,醫療機構的接生員只能完成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安全分娩核查清單中40%的任務。
醫療服務質量也存在貧富差距
中低收入國家的醫療質量普遍較低,且同一地區不同人群之間和不同病種之間也存在差異。不過,不管在哪里,醫療質量差的問題在弱勢群體中更常見。
比如,在印度中央邦,不論貧富,人們就醫的醫療機構水平都不相上下。但是,如果以醫療服務質量論,與富裕社區相比,貧困社區的貧困人群所得到的服務尤其差勁。從世界范圍看,窮人活著或去世時,幾乎或根本享受不到姑息治療、緩解疼痛之類的醫療服務。
又比如,在測量血壓、驗尿驗血上,參加產前保健培訓的女性富豪人數是赤貧婦女的4倍;少女媽媽不太可能獲得循證護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有可能接受抗生素治療。
研究指出,患有受社會歧視病癥的人群(艾滋病毒攜帶者、艾滋病患者、精神病人、藥物濫用患者)和弱勢群體(難民、囚犯、移民)很少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患者體驗不佳
研究稱,中低收入國家中34%的患者對就醫過程不滿意,比如不受尊重、等待時間長、醫生問診時間短。
經統計,41個國家里,在醫療機構分娩的女性中只有41%表示,產后一小時內會有人查看她們的身體狀況。2018年1月,一項在比哈爾邦開展的印度研究《負責任的醫療機構應該怎么做——論導致死產的風險因素》(Risk factors for stillbirths: how much can a responsive health system prevent?)發現,對于臨盤待產的孕婦,若醫療機構10分鐘內可實施護理,死產率降低37%。
因擔心醫療質量而避免去公立醫療機構就醫的印度各邦家庭占比
醫療機構服務態度差,進一步促使人們選擇他處就醫。《柳葉刀(全球醫療)》委員會援引了印度家庭和衛生福利部(Ministry of 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MoHFW)的《各縣家庭和醫療機構調查》(District Level Household and Facility Survey)結果,發現印度51%的家庭選擇到私人醫療機構就醫,而且80%的家庭都給出了至少一條對醫療質量不滿的理由。
如何避免醫療機構對就醫者的區別對待呢?雷迪認為:“醫護人員服務的對象既涉及單個患者,也涉及整個公共衛生社區,因此,醫護人員的專業資格及繼續教育都必須著眼于醫療服務的基本要素,即關心、關懷、同情、禮貌和建立在尊重基礎上的溝通。”
雷迪進一步指出:“要實現這個目標,除了要審視醫療服務細則是否恰當、資金是否充足,還要從社會統計的角度,考量人們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和利用率。”
此外,除了醫療質量差外,就醫難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各病種有所差異:癌癥,89%;精神和神經系統疾病,85%;慢性呼吸系統疾病,76%。
各類疾病中,醫療質量差致死和就醫難致死的占比
享受優質醫療的權利
《柳葉刀(全球醫療)》委員會給出了提高醫療質量的兩種方法:公共問責機制和衛生系統績效公開制。
研究人員認為,常用的健康指標(例如藥品、設備和熟練的醫務人員是否到位)并不能反映護理質量,甚至“會讓人們因錯誤判斷擴大醫保所取得的進展,產生自滿”。各國應在2021年之前使用指標儀表板(dashboard of metrics),清晰明了地評估和報道醫療質量數據。
委員會聯合主席帕特認為,政策制定者應致力于改革醫療保健系統的基本理念(foundations of health care systems),包括:實行明確的質量提升戰略;解決就醫難的同時,整合醫療服務資源,最大限度地提升醫保效果;不斷提升醫務工作者專業素養;呼吁公眾對提升醫療質量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