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統一標準、成本高、功能非剛需等,外冷內熱的智能家居行業一直沒能找到打開市場的鑰匙。
5月19日至5月21日舉辦的中國智慧家庭博覽會上,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地產商、物業和家裝公司正加入智能家居的生態建設,試圖推動產業下沉和生態落地。
深圳市智慧家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認為,“2016年智慧家庭落地的產品會越來越多,產業落地有望突破。隨著地產商、物業、裝修公司的相繼進入,產業形態和協作有望成型。”
掣肘仍在
放眼望去,除了緊鑼密鼓加快智能化轉型的海爾、美的、格力等傳統家電企業,京東、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也已紛紛入局。智能家居行業,已然 “巨頭”林立。
即便如此,近兩年的智能家居產品正遭遇著出貨量少、同質化、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科通芯城CTO李世鵬將原因概括為四個方面:行業標準未建立、智能家居不智能、用戶需求未爆發、企業商業模式不清晰。
其中,缺乏統一的通信協議,無法互聯互通仍是未解的癥結。雖然華為、海爾等平臺級企業都不厭其煩地闡釋自己的開放戰略,但廠商關于用戶數據的話語權不會輕易拱手讓人,整個市場仍處在群雄亂戰的階段。
記者走訪展館后發現,當前智能家居市場的產品包括全套智能家居系統和智能單品。全套智能家居系統包括全宅燈光、家電、門窗、凈水、新風系統等集成智能化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單品當前以智能插座、智能燈泡等為多。全套智能家居系統穩定,統一協調性能更好,價格較高,單品則相對平價。
“智能單品適合對價格敏感、愿意嘗試新事物的年輕人。而全套智能家居系統則更適合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中年人群,他們有消費能力,希望提升生活品質。”河北智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范玉平表示。
在智能家居企業RICI總經理童輝看來,有消費能力的中年人并不是“智能”概念最精準的消費對象,這樣的市場邏輯是錯誤的。他認為,初期進入市場的切入口一定要小,從最精準的年輕消費群體入手,再逐步向全人群擴展。
“智能家居的出路有兩個,或者降低整體工程造價,讓部分有經濟能力的年輕人先實現家居智能化。要么將系統化的工程模塊化,用戶可以選擇性地購買某些產品,比如先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化,再實現衛浴系統的智能化,最終實現整體家居智能化。”童輝認為。
眼下,一些變化正在發生。相較于協議不通、難以落地的大企業平臺,更多企業在垂直細分的應用上精耕細作,入口形態更加豐富。
除了最熱鬧的家電領域,安防、母嬰、健康醫療、智慧養老等細分行業有了更多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定程度上與傳統家電制造商和互聯網企業之間形成了有益的補充。
渠道先行
眼下,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方案正通過渠道合作實際落地。
RICI副總經理劉紫進介紹,后端市場的改造成本很高,對于智能家居企業來說,當前落地通過地產商和新裝修市場,是更好的選擇。
事實上,2015年,萬科、招商地產、金地物業、保利地產等地產商和物業公司都在推出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區的產品或樣板。
據奧維數據顯示,2015年有智能精裝房的城市達到20個,同比增長150%;市場規模達到11萬套,同比增長408%。未來,地產商可能成為智慧家庭服務的運營商,與智慧家庭產業鏈各環節共同構建生態與服務。
RICI市場總監曾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單品無需安裝可以直接使用,涉及到安裝的部分,一方面通過房地產商和傳統家裝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則通過互聯網家裝平臺落地。“傳統的房地產商和家裝公司基本上只能整棟樓或者整個小區下訂單,模式比較重。互聯網家裝平臺通過把智能家居方案放入線上供選擇,由廠商提供安裝認證和范本,家裝平臺來解決點對點的安裝服務問題。”
曾鑫介紹,由于智能家居零散的售后上門成本很高,如果廠商將這些成本加入產品,消費者將更難接受,必須通過中間環節打破僵局。
土巴兔副總裁徐建華認為,互聯網家裝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提前獲知用戶在家居、建材、軟裝、飾品、家電等領域的各種細節需求,同時更加高效和透明,未來,將是智裝落地的重要入口。
“在選擇投資上,我們也更多希望有渠道的企業跟我們合作”,曾鑫介紹,RICI天使投資方是家裝建材企業友邦吊頂,其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RICI智能家居產品的落地問題。目前,一家A股家裝上市公司對其進行了A輪領投,這家公司擁有的互聯網家裝渠道將成為RICI產品未來重要的落地途徑。
歐瑞博副總裁潘東磊也表示,2016年歐瑞博在家裝渠道、地產渠道以及電商渠道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已打開市場,目前超過20家的國內一線地產商已經與其合作。潘東磊告訴記者,“今年明顯感覺到智能家居的市場暖了很多,智能家居產品要落地,必須選取符合產品定位的平臺或者渠道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