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高峰論壇邀請來自教育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部門與高校的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互聯網時代,教師如何因材施教,給孩子最適合的教育”這一話題,來自北京幾十家高校的校長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給大家選擇的機會,有選擇,才知道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規范的大綱、固定的課本、統一的標準,這不是最適合的。”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直言不諱。他在致辭中表示,當今時代,教育形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發生著變化,在線教育的形態已經初步形成,通過信息化和網絡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和學習,也能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
“今天討論的話題,是一個千年難題,也是一個教育人的千古宿愿,就是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都師范大學原副校長、國家語委語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設說。他認為,互聯網時代,技術化讓“顯示”達到了極致,目前AR技術在課堂的應用,就是體現;智能化,讓算法達到了極致,以情感計算為標志,讓機器精準計算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科傾向、思維特征、情感偏好、能力潛質,然后根據習得規律,為學生科學配置教育教學內容,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周建設如此形容智能教育的本質,即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將其簡稱為“AIEF”。“智能教育中如何發揮老師的作用,實現因材施教,我認為有三個標準,價值定位上有用、科學規律上匹配、學習方式上簡便,這需要一批專業與一線教師緊密結合,集眾人之智,回答千年難題,實現千古夙愿。”周建設說。
“尋找孩子學習的動力,激發他們求知和探索的興趣,然后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讓孩子把知識真正學到手。”清華大學教授鄧新元通過講述自己在教學中的感悟和經驗,提醒投身互聯網教育的人士,研發的互聯網教育產品要對人對路對心,要讓老師和學生真正受益,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是“第一影響力”。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主任蔣承看到,在高考改革的過程中,城鄉教育差距帶給農村教師、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了,差距有擴大的趨勢。他認為,互聯網時代,獲取知識的成本相對較低,可以采用公益的形式,聚集各方資源,幫助貧困地區的師生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楊海燕在論壇中直接指出,現在很多互聯網上針對農村教師的培訓,沒有做到適合,產品太過龐雜,農村教師自我學習能力較弱,甚至有選擇恐懼癥,面對混雜的互聯網教育產品,他們不會選擇,寧可退去,因為選擇的成本太高了,所以,要有專門研究性的隊伍,站在農村教師的角度,幫助他們做出選擇,真正實現對農村教師的智慧教育,才有可能提升農村教育的質量。
《中國教師報》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現代課堂周刊》主編韓世文最后呼吁,希望互聯網教育產品的研究者和開發者,能多走進課堂,真正了解老師和學生的需求,產品研發才能可行,而且,互聯網時代,產品研發要有超前性,教師要有網紅意識,要通過產品的使用,使教師成為正能量網紅,更好傳道受業解惑于更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