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北京天壇公園為為防止廁紙過度取用而上線“人臉識別廁紙機”,該事件在引起話題爭議性的同時,也進一步肯定了人臉識別功能的逐步走進公眾視野。
回溯刷臉的應用歷程,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尤為發展迅速,早在2015年3月在德國舉行的漢諾威IT博覽會(CeBIT)上,馬云就在現場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并在近期也傳出支付寶已經在公測“刷臉支付”的應用,并將在不久從實驗室正式商用。
另一方面,銀行也是刷臉技術的追隨者,早在2015年招商銀行就在ATM機上上線了刷臉取錢功能,另外刷臉開戶、刷臉**功能也逐步推廣開來。發展至今,已經有多家銀行已經開始“刷臉”了。
除了金融行業,在治安和交通管理上,刷臉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功效。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不久前,沈陽的地鐵站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這個系統每秒鐘可以掃描30張行人的照片,并且對他們進行面部分析。這個系統安裝運行僅僅27小時,就成功識別出兩名被列為網上逃犯的犯罪嫌疑人。目前人臉識別系統最高的正確率可以達到99%以上,而人眼在同等條件下識別的正確率僅為97.52%,人臉識別精度已經超越人眼。據介紹,自從5月22日試運行以來,警方依靠該系統已經成功抓獲3名網上逃犯。
在交通領域,刷臉除了對駕駛員進行人臉識別外,用來抓行人闖紅燈也成為新應用。前不久,深圳交警試點推出“智能行人闖紅燈取證系統”,通過視頻檢測到行人闖紅燈的行為,對人臉進行實時提取和識別,能夠識別出闖紅燈人員的真實身份。除此之外,系統還自動儲存闖紅燈的人臉數據,并通過實時搜索比對,結合大數據運算,查找出同一個人是否有多次闖紅燈行為。無獨有偶,據生活日報報道,今年5月,為了治理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濟南放大招,交警部門研發了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自動抓拍設備,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自動確認違法人身份信息。
不過,在人臉識別技術不斷擴大應用的同時,其安全性也受到質疑,尤其是在關乎個人財產安全的金融支付領域。
今年3·15晚會對刷臉漏洞的曝光,更是將這一焦慮**到了頂點。晚會上,主持人通過網絡上隨便找來的一張人物自拍,通過簡單的圖像處理和動態合成技術,將網絡人臉合成到事先準備好的視頻上,覆蓋原視頻的人臉,就能簡單騙過一些通過面部識別作為認證信息的軟件。晚會還提示,目前市面上很多的軟件都可以通過面部識別替代傳統的密碼,而通過這種方式原則上是可以繞過人臉識別的。
在人臉識別的安全漏洞被曝光后,百度、支付寶、商湯科技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示已經預見到了這種風險,并提醒群眾注意保護賬戶安全。
專家表示,現階段人臉認證技術還不能在所有場合做到非常成熟,在涉及個人隱私、財產等重要信息的場景,建議啟用多重認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