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公安領域人臉識別結合反恐的案例在北京、深圳、廣州等多地已有落地案例,交通方面,C端市場滴滴已經開始使用刷臉,2017年春運返程多個高鐵站都有應用。金融領域包括四大行在內的數十家銀行在2016年下半年至今均紛紛將人臉識別產品引入各個業務環節,教育領域2016年高考,北京、四川、湖北、廣東、遼寧、內蒙古等多個省份采用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的生物識別技術確認考生身份。
千億市場望打開 人臉識別應用擴展獲推力
據統計數據顯示,未來三年內國內有望形成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市場規模,并在未來十年內有望形成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市場規模。分析人士表示,人臉識別應用范圍的擴大疊加政府采購的強力推進,將促使人臉識別子行業延續高景氣度。
政府采購促千億市場成形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門禁系統安全識別(家庭應用、員工考勤)、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支付)、社交娛樂(蘋果、Facebook公司已在應用)等多個領域。
國際民航組織表示,從2010年起,其118個成員國家和地區,必須使用機讀護照,人臉識別技術是其首推識別模式,該規定已經成為國際標準。與此同時,中國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緊規劃和實施中國的電子護照計劃。在技術越來越先進的未來,技術的不斷進步勢必會倒逼信息安全標準的不斷升級,因此包括身份證以及電子護照等證件的升級換代勢必會給人臉識別領域帶來更多的機會。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報中指出,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社會認同度的提高,人臉識別應用領域勢必會突破原有安防識別范圍,將走向更廣泛的市場領域。據統計數據顯示,僅在中國地區,未來三年內就有望形成年銷售額過百億元,并在未來十年內有望形成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人臉識別的應用正逐漸擴大,行業發展也進入細分化階段。一是與視頻監控相結合,基于先進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人臉識別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出現,是視頻監控系統發展的又一標志,應用領域包括政府、公安、銀行、機場、車站、地鐵、商場、網吧等。二是逐步取代指紋考勤,人臉識別考勤通過對人臉一些獨一無二的特征識別對驗進行考勤,目前技術層面已突破晝夜光的影響,能在自然狀態下達到快速識別。目前,人臉識別考勤產品在市場上尚處于一種起步發展的狀態,但人臉識別考勤技術的優勢已尚無其他同類產品超過,且人臉考勤已逐步展露出了取代指紋考勤的趨勢。三是自助服務,如銀行的自動提款機,如果用戶卡片和密碼被盜,就會被他人冒取現金;如果同時應用人臉識別,就會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四是公共交通GPS全程監控,在車內安裝的一卡通智能報班審核系統會對駕駛員進行人臉識別,從而對駕駛員和車輛進行審核,通過審核后的信息將傳送至調度室,與發車前的人臉識別進行核對,禁止駕駛員隨意更換。
近紅外解決人臉識別難題
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基于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這也是人們最熟悉的識別方式,具備30多年的研發歷史。但這種方式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環境光照發生變化時,識別效果會急劇下降,無法滿足實際系統的需要。
相較之下,近紅外人臉識別系統獨樹一幟,徹底解決了困擾人臉識別領域的環境光照影響問題。傳統的基于可見光的人臉識別方法在遇到光照情況變化時,識別效果會急劇下降,導致無法使用,因此消除環境光照是實用化人臉識別系統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基于近紅外圖像的人臉識別核心技術和系統,在不同光線條件下,能夠拍攝不受環境光照變化影響的近紅外人臉圖像,加上領先的算法,能夠取得很高的識別率。
鑒于生物識別行業的特殊性,市場和技術的發展需要國家、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政府各部門對利用新技術解決關鍵問題大力支持。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到電子護照、生物特征身份證、銀行系統、公安系統、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系統中,不但可以提高社會運行的效率,也可以大大增強公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性。
當前,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還沒有做到“普及”,但是不能否認,它已經在開始影響著公眾的生活。我國人口規模巨大,經濟增長迅速,對可靠的人臉識別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一旦人臉識別得以推廣,其發展前景將十分美好。此外,要把中國創造和制造的產品打入國外市場,這需要產品和國際標準接軌,為產品進軍世界鋪平道路。隨著技術瓶頸的進一步突破,市場的進一步規范,相信規模化應用的日子不會太遠。屆時,人臉識別技術本身的發展和應用效果還將有更大的提升。
人臉識別搶占生物識別市場份額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市場對生物識別產品的需求在2010年將達到71億美元;未來五年,生物識別設備的綜合性年增長率將達到21.3%。
而另據國際生物識別集團(IBG)最新權威報告《生物識別市場與產業報告2009-2014》顯示,在各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FIS)和實時掃描所占份額最大,為38.3%;指紋識別占到28.4%,而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FIS)和實時掃描,是指在公安、刑偵、機場、安檢等行業應用的指紋識別系統,是較其他指紋識別的民用市場。除此之外,人臉識別占到11.4%,虹膜識別、語音識別、靜脈識別和掌形識別各占8.0%、3.0%、2.4%和1.8%。而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內人臉識別占比達18%,相對而言,指紋識別占比由之前的98%下降到82%,以上數據充分顯示,人臉識別的強大發展潛力,且目前已有取代指紋識別市場的發展趨勢。
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有著自身的優勢。首先,人臉識別具有可見性。這非常符合人臉識別的思路,只需要看到某個人的人臉,就可以知道這人是誰,進而可以作為后續證據。而指紋、虹膜以及其他的生物識別,無法做到這一點。其次,人臉識別不需要或者極少需要人配合。指紋和虹膜基本需要人主動配合才能夠完成,而人臉識別則不需要,這就決定了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再次,人臉識別不需要專門的設備支持。現在的鏡頭無處不在,滿街的高清攝像機,人手一臺智能手機都可以進行人臉的抓拍或者捕捉,這就決定了人臉識別應用可以無限普及。現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刑偵破案、門禁系統、攝像監視、網絡應用、身份辨識、信息安全及娛樂應用等等;而最新市場的現實是,人臉識別還應用于刷臉支付系統:如今,第一個刷臉支付系統誕生,進入相應測試階段,PayPal(貝寶)在英國推出了“人臉識別”支付功能,這標志著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又進入了嶄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