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人頭攢動,游人如織,在百年歷史建筑南京大樓的三樓,一位顧客被窗外的繁華景象所吸引,打開窗戶,將手機探出窗外拍照,但他可能不知道這一舉動將對樓下來往的人群帶來高空墜物風險隱患,同時南京大樓數字孿生系統也第一時間檢測到開窗行為所帶來的隱患,自動向店內保安手環告警,此時整座大樓的數字生命體征也產生了影響。當保安前往現場處置后,數字孿生系統隨即顯示窗戶關閉,大樓生命體征恢復至健康狀態。這是上海以一棟樓為城市最小管理單元,對城市數字化治理轉型的最新探索與創新實踐。
這次重要探索與實踐成果在2月25日的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單元數字治理成果發布會上正式對外闡述并演示。本次發布不僅是上海進一步探索夯實街鎮村居等基層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也是城市智能體在上海落地的首個創新場景;多方代表共同參與了本次發布儀式,宣布未來將攜手打造100個上海城市智能體創新場景,發展100個城市數字化轉型伙伴,從城市數字化治理切入,帶動經濟與生活數字化,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
—發布儀式新聞照片 —
“城有千萬樓,樓是最小城”。截至目前,上海市有600多萬輛動車、480萬棟建筑物,4.75萬幢高層建筑,24萬臺電梯等,這些都是城市運行管理中的最小單元。作為全國“一網統管”建設的引領者,上海一直在積極探索城市數字化轉型下的數字治理新理念與新方法。如何讓更多政府管理資源和社會資源有效集成、共享、融合,是擺在上海推進數字化治理面前的首要問題。
在上海市城運中心的指導下,黃浦區與華為聯合創新,選取南京大樓作為城市數字治理最小管理單元進行試點,基于城市智能體參考架構,融合華為云、大數據、AI、邊緣計算、5G等多種先進技術,共同打造了1:1“活”的大樓數字孿生。該系統在靜態建模基礎上,通過疊加多維實時動態數據,支持以生命體、有機體這樣的視角對大樓進行感知和管理,并且構建了系統化的數字生命體征,實現城市運行管理的實時預判、實時發現、實時處置。
黃浦區高樓林立、商業繁榮、人口密集,作為特大城市的中心區域,城市治理工作面臨新挑戰、新機遇。本次創新實踐通過解剖樓宇這個城市最小管理單元,優化閉環管理機制,積極探索政府與市場主體有機聯動的城市數字治理新道路。例如,春節期間的南京大樓顧客盈門,黃浦區城運中心感知到客流量已達中高風險等級,隨即發布大客流預警,同時向南京大樓數字孿生系統發送配套處置通知。店內安保經理通過手環收到消息,立即組織安保人員,配合啟動客流管控預案。安保經理落實相關處置后,向區城運平臺反饋形成閉環。這呈現出了政府和市場主體之間上下貫通、相互聯動的協同工作模式,實踐了從崗位責任閉環、市場主體閉環、城運閉環、應急處置閉環到兩網融合閉環的“五級閉環”管理新機制。
作為城市最小管理單元,南京大樓的市場主體既是本次創新實踐的實踐者也是受益者,通過大樓數字孿生系統解決了市場管理的日常需求,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并在城市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實現社會利益與市場利益的雙贏。例如,消防安全是市場主體管理的重中之重,南京大樓內部有眾多會議室、電梯間等封閉區域,存在由吸煙、線路老化等引起的消防隱患,通過數字孿生系統能及時識別并產生告警,利用手環通知店內保安前往現場處置。南京大樓作為南京路步行街的重要商鋪,也承擔著門前管理責任,包括維護市容市貌,制止共享單車違停、堆物等,如今大樓數字孿生系統能智能識別這些場景并推送告警給保安,以便第一時間處理,完成閉環。
基于城市智能體建設,使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支持城市運行管理活動中的各級主體責任層層壓實,從而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下的精細化管理新模式。在這種創新模式下,實現從一棟樓到一條街、一個區、一座城,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的新篇章,向世界展現“中國之治”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