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現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摩拜單車,極大程度方便了人們的短途出行。隨著越來越多人投入到摩拜帶來的綠色出行生活,城市道路擁堵情況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緩解,空氣環境也得到改善,截止到今年8月,摩拜單車全球注冊用戶超1億人,累計騎行距離超過56億公里,累計節約碳排放量126萬噸,成為公交、地鐵之外的城市第三大公共出行方式。
除了以上這些顯而易見的益處外,作為全球智能共享單車首創者和引領者,摩拜單車還利用大數據和數據挖掘技術,為政府部門更有效、合理地規劃自行車道建設帶去助力。
眾所周知,摩拜單車每輛車均配備精準衛星定位裝置、物聯網裝置,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記錄了非常有價值的軌跡信息,正是以此為基礎,在KDD 2017大會上所發表的“Planning Bike Lanes based on Sharing Bikes’ Trajectories ”論文中,提出了一個基于貪心思想的近似解法,來實現自行車道規劃方案的推薦。
根據該系統方案,市道路規劃部門可根據用戶在各條道路上的騎行數據選出Top-M 條用戶騎行最頻繁的候選路段,然后利用這些路段之間的距離進行層次空間聚類最后選擇騎行最頻繁的路段作為下一步網絡擴展的起始點。通過科學、精確的算法,制定出帶來最大價值提升的道路規劃方案,提高市民騎行單車出行效率及體驗。
利用該算法,人們在上海的摩拜單車數據上做了一系列的實驗。比如,想在上海周邊5個區域內建設30km的自行車道,根據該算法所推薦的一個方案,可以看到算法覆蓋了這個區域所有的6個地鐵站。在最大程度節約了資源的情況下,保障了人們自行車出行的便捷和安全。
該系統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高度評價。上海市徐匯區發改委副主任張嵐說:“根據人們騎行共享單車的數據分析結論,為政府合理規劃自行車道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
有專家曾說,共享單車的出現對苦于投入巨資興建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卻效果不彰的城市管理者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不僅省了前期公共投資,還能達到減排和鼓勵綠色出行效果。而全球智能共享單車開創者摩拜單車,則更進一步,利用大數據,以及行業唯一的人工智能“魔方”平臺帶來的大數據挖掘、計算能力,為城市合理規劃自行車道帶去了借鑒和助力。利用摩拜單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這些新興技術,實現了企業、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三方共贏,為打造一個更加便利、美好、智能的城市生活環境帶來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