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貴陽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一場論壇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了一份《智慧城市與社會治理:參與式指標制定指南》。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技術日益被應用在公共管理層面,“智慧城市”的概念在中國迅速落地;其中,中國的安全治理等方面的經驗,還成為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取經的對象。不過,“智慧城市”的概念固然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但這個概念的另一面─公眾參與,卻往往成為城市治理中被忽視的關鍵環節。
5月26日,在貴陽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一場論壇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了一份《智慧城市與社會治理:參與式指標制定指南》。
這份指南指出,智慧城市能利用高科技手段收集并共享信息,從而有助于實現社會發展目標及環境可持續性,建成包容宜居的城市。不過,僅憑智慧策略還不夠。指南認為,要達到“實現社會發展目標及環境可持續性”的目標,還必須通過活躍的公眾參與,保障全體居民享有對城市發展、治理方向、政府績效的發言權。
在城市治理方面,不少該論壇的與會者認為,中國和歐洲存在不同的治理模式。德國國家科學工程院院士Otthein
Herzog向財新記者表示,“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歐洲國家的城市市長,他們的權力往往沒有中國的市長大。所以他們一般無法指定某個技術,并通過該技術來主導一個項目的發展;相反,他們要等待技術被企業推進后,才能進行引導。”
長此以往,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更多采取一種“自上而下”的模式;而歐洲城市則更強調公共參與的“自下而上”模式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可持續城市和氣候變化政策專家安莎莎(Samantha Anderson)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在向公眾推廣某一項技術時,往往缺乏足夠的事先評估,對技術是否有效也不太清楚。她以目前運用得十分廣泛的實時地圖為例,她說,實際上,并未有證據表明地圖上顯示的堵車信息,有利于于交通的改善。
安莎莎表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讓公眾參與進來,“這里所說的公眾涉及不同層面的,包括普通公民和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士等。”
據安莎莎觀察,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時,政府部門間的協調能力還有待改善。不過,中國也有不少城市做得不錯。安莎莎舉例,比如在北京和成都,市民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應用向政府反應亂扔垃圾、破壞公用設施等行為,政府會據此做出反應。
“這些項目取得成功的關鍵并不在于技術本身,而是技術背后工作人員,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不同部門工作的協調。”
談及“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政府角色與政企關系時,北京騰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崔曉波表示,目前中國政府的思路是“太想管了,什么都想管”。“我覺得政府是賦能的角色,應是一個支持者,而不是去管理。”崔曉波認為,真正到要做決定時,政府本身其實缺乏專業性知識,管理起來也有心無力。“最好的選擇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讓企業的主動性發揮起來。”
出席這場論壇的浙江省義烏市政府副市長方剛坦承,就創新來看,政府其實是落后于創新、追著創新跑的,“政府更多是做好服務,對接好企業,給企業提供更好的運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