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數據儲存罐、無人機載燃氣安檢儀、可調控室溫的新材料……近日,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等單位聯合在京主辦“2016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果引發關注。
隨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內涵越來越豐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與此同時,我國很多政府部門的數據資源,卻處于“沉睡”狀態。城市管理者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大數據,讓城市更加智慧?日前,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大數據讓智慧城市建設升級
在智慧城市博覽會的北京通州展區,一個5D智慧城市的示意模型引起了記者的興趣——空中是隨時隨地可連上的WIFI信號,高樓頂上是綠化和太陽能,每一棟樓宇內都能通過能源管控體系來調節耗能,落在地上的雨水能收集利用,地下有一套完整的垃圾氣力運輸系統……新技術讓智慧城市建設升級。
除了硬件的更新,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為城市建設帶來了新產業形態。在博覽會首次開設的智慧金融館,中國新興產業大數據信用服務中心主任、金電聯行董事長范曉忻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讓智慧城市建設升級,智慧金融站在了新風口。
范曉忻表示,智慧金融有兩個核心點,一是數據,二是技術。智慧金融通過大數據的算法模型,可在短時間內對成千上萬家中小微企業進行海量信用優選,通過信用等級、授信額度等大數據計算,使銀行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無抵質押和擔保的信用貸款。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介紹,全國所有的地級以上市和400多個縣級市都已經開展了數字城市的建設,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設,差別主要在于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
大數據讓城市管理更高效
“利用大數據為政府管理和決策服務,對智慧城市的建設會帶來巨大推動。”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長李鐵指出。
“大數據技術將決定未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高度。”同方股份副總裁周俠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人們的“智慧體驗”,更多地來源于各地政府的規劃和決策是否科學,而智慧城市的規劃是否科學,更需要用大數據分析和支撐。
周俠表示,政府各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與交換目前還涉及一些實際困難。大數據技術集成相對簡單,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打破數據的部門分割,打破“信息孤島”,再和大數據企業合作,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城市“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管理體系,推動政府智慧決策水平,讓城市管理更高效。比如以前北京做小汽車單雙號限行都是習慣性排序,沒有科學分析,現在有能力做數據分析,可以調查出每個號有多少車,在每天限行車號之間尋求平衡。
更多大數據服務有待挖掘
智慧城市是大數據產業“落地”的重要平臺。博覽會上,由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軟通動力、華為共同組建的智慧城市和大數據規劃研究院聯合參展的規劃云等智慧城市聯合解決方案成為全場焦點,三方將在大數據等領域展開多項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設的良性發展。
“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華為和軟通動力三家具有各自優勢,為從新的數據端研究未來城市發展注入了活力。”李鐵指出,在建設智慧城市方面,企業發揮的作用或許超過政府,例如中國移動、滴滴打車等企業可通過統計大量用戶的行為,分析用戶的偏好和需求,從而提供更好的服務。
華為全球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經理周小紅指出,數據只有有了連接、交換和共享,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當前的物聯網建設,缺乏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整合,海量數據的價值還沒有充分挖掘。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數據服務有待進一步挖掘。”李維森表示,國家地理信息局正在統籌以城市地理空間信息為基礎的數據庫,加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和應用體系建設,可以將教育、醫療、就業、旅游等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鼓勵發展以信息數據加工和創新為主的大數據挖掘等新型服務,創新大數據商業模式,未來的智慧城市必定更加“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