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主任李鐵今日做客《新華訪談》,介紹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和互聯網+戰略推進過程中的價值和發展方向。李鐵認為,PPP模式值得推廣,但是傳統領域利用PPP模式的項目很少,互聯網領域推廣也有難度。
新華網:目前來看,有一種新興的模式,PPP模式,由政府設計一部分項目引入社會資本。財政部和發改委相繼發布了一些PPP模式的項目,您認為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和互聯網+戰略推進過程中,對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資本引入方式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是否有益?
李鐵:第一,引入市場化的資金和市場化的主體,PPP模式肯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模式。政府不能把所有都大包大攬在自己手里,政府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利益動機,大量的短期行為導致很多的決策失誤。PPP模式是一個好的模式,但是在目前來看,推廣有難度。不光在互聯網上,我們已經形成了政府債務,沒有利益可賺,在整個投資的過程中,它就預計到了虧損。
第二,PPP模式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這有很大的區別。
第三,價格機制沒有理順。我們為了一定穩定和傳統的利益的讓步,過去幾十年有大量的土地出讓金支持城市建設,對基礎設施的設計問題不太考慮。價格問題沒有理順,水價和氣價等沒有完全市場化,包括公共交通和地鐵,怎么讓企業購買呢?企業購買的前提,第一,壟斷這種局面要打破,不能都是政府壟斷;第二,你允許我價格上可以按照市場化的方式制定經營價格;第三,在一些投資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能不能幫助解決,包括有沒有各種貸款的支持,因為有一些是公益性的東西,需要提供貸款支持。
在傳統的領域里面,我們面臨很大的挑戰,在全國36個試點城市調查的時候,利用PPP模式的項目很少,真的是鳳毛麟角,有一些水廠和垃圾處理設計。過去更多的基礎設施都已經國有化了,怎么來向市場過渡,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討論的問題。新的東西怎么進入公共領域,這也值得我們進一步來探索。
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它是新生事物,沒有更多傳統的部門和國有企業來共同地參與。政府當然是可以購買的,但是購買就涉及到對這個事情的認知?;ヂ摼W對整個政府的公共管理帶來很大的改進。
過去購買的東西更多是水、電等等這些基礎設施服務,包括公共交通地鐵,互聯網會帶來未來的變化。
互聯網涉及到大量的信息管理。這些信息應該是政府所有,政府所有就不需要購買,要成為自己的一套體系,這套體系要建,投入大,效率低,也會影響到項目未來的生存。在這個過程中怎么來實現PPP購買的方式,恐怕要進一步探索。
我在韓國和德國考察他們的智慧城市的時候,有特別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韓國的松島是一個智慧城市,所有城市的攝像頭有一個大的控制中心,就是無死角的攝像頭。在這個智慧城市管理過程當中,是公司來管理的。在公司大的智能控制中心旁邊有幾個政府工作人員,他們有幾個小的電腦的系統。他們在這里面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通過大的空間獲取信息。但是整個管理是由公司來管理的。
智能交通中心也是一個公司來經營的,在公司經營的旁邊有一個小房間是由政府的公務員來管理。我問了一下,第一層意思,所有權是公司的,整個智能控制中心是公司的。政府來購買服務,購買服務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全面的購買。我跟你有了需要,每年放幾個電腦,每年給你一些費用。公務員的費用由我來承擔,這樣效率很高,付費也不會過高,但是利潤很高,企業一定會把利潤放大到極值,這就是政府購買的模式。
我們政府目前來看還不太習慣這種模式,要不就是所有我都來管,但是在管的時候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資源的浪費。一旦形成部門壟斷了,就和其他部門形成了一種屏障,導致本來可以有更多利用的空間就被閑置了。我為什么講市場化的PPP模式一定放手到市場,就是為了把已經投入的資源最大的發揮到極值。政府可以提供自己的效率,不用買全部,只買少部分,或者我來派我的公務員做自己的事情,我們能不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