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情,不是中興通訊股票漲停,也不是中興通訊宣布的10億元股票回購計劃,還不是中興通訊在2015分析師大會中正式發布的智慧城市2.0戰略,而是它。。。
《人民日報》今日推出智慧銀川深度解讀專題
今日,《人民日報》以一整版篇幅對智慧城市的銀川樣本進行全方位解讀。同版亦刊登了有著政府智囊團之稱的賽迪智庫張洪國博士的署名文章《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趨勢》,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進展、趨勢以及中興通訊剛剛正式發布的智慧城市2.0理念進行深度剖析。
一日之間,智慧城市的銀川樣本成為業界談論的熱點話題。怎么就突然上頭條了呢!作為政府喉舌的人民日報和政府智庫為何釋放如此鮮明信號?
《人民日報》在解讀文章中給出了回應——智慧銀川,不僅正在向如同科幻片般的美好未來發展,更給出了圍繞人民幸福與發展話題的答案。
不久以后,銀川人民的生活將是這樣的。
早晨上班不再匆匆忙忙,輕輕一點手機APP,就知道要坐的那路公共汽車正行駛在什么地方、幾點幾分會到家門口。開車不再擔心闖入一條擁堵的街道,智慧交通系統給予全方位引導。
身體不舒服,社區全科醫生就能進行基本篩查,并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對接三甲醫院會診,預約掛號。
足不出戶,點開APP“刷臉”就能認證自己的信息,網上辦理業務,證件快遞到家。
用水質量如何,安裝在小區的即時檢測系統隨時告知……
“智慧銀川”正在進行時,一切圍繞人民的幸福與發展需求。
以下為人民日報解讀文章《智慧城市的銀川樣本》全文:
6月,2015 TM Forum Live(電信管理論壇)全球峰會在法國尼斯舉行。銀川市與中興通訊合作的“智慧銀川”解決方案斬獲TM Forum(簡稱TMF)頒發的智慧城市總裁特別大獎。
“智慧銀川”斬獲TMF2015年慧城市總裁大獎
這意味著銀川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解決方案,得到了世界最權威機構的認可,進而成為可以復制推廣的案例。
提高行政辦事效能
59枚公章被封存,“躺”在銀川市民大廳。
讓公章“退休”,銀川市行政體制改革破除“行政審批多頭路”,“通過‘歸零式清理’,銀川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銀川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楊兆華說。
從審批機制改革入手,銀川市徹底打破行政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26個要害部門的156大類行政審批事項歸一,600多位工作人員縮減為60位,153項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限減幅78%,企業審批更加便捷,群眾辦事不再多頭跑路。
改變,得益于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全新審批模式。
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所有委辦局的數據有的因為各部門相關法規,以及過去投資建設分割造成各自為政。銀川首先打破了信息孤島。
銀川市與中興通訊合作組建中興(銀川)智慧產業有限公司,并把智慧政務作為合作建設的主要內容。中興公司在推動基礎信息資源滿足各部門履行職能需求方面,依托大數據云平臺、智慧網絡、城市空間地理信息(一云一網一圖)實現城市不同部門異構系統間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
楊兆華介紹,行政審批服務局委托中興智慧城市研究院開發并上線運行行政審批服務系統,不同審批業務、多個服務窗口之間實現數據共享。從技術層面再造優化審批流程,審批效率提高78%。
中興通訊副總裁、銀川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王潑介紹,這套系統不僅僅實現“一次錄入,多部門使用”,構建成“一次性申報”“一窗式受理”“一體化辦證”并聯審批新模式;同時還建立起用戶辦事“掛號關聯、一事一評、短信智能發送、綜合考評掛鉤”聯動辦事監管體系;建立標準化的數據交換中心,實現并聯審批平臺同外部系統數據的共享交互;打造移動審批應用,提高審批效能,為公眾提供多渠道政務服務;建立政務平臺未來面向大規模政務數據云計算的基礎支撐體系。
簡政放權與信息化支撐令銀川智慧政務蛻變。
現在,銀川通過建設企業注冊電子信息交換平臺,實現工商、質監、國稅、地稅和公安的信息共享;建設專門網站,申請人在互聯網上直接登記、直接申報審批事項,審批人員網上審核,提出修改和補正意見,申請人到市民大廳一次性領證……網絡信息技術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聯姻”,建立精準安全有效的智慧管理后臺——百姓從四處跑腿送材料,多個部門蓋公章,等待數月辦成事,到現在市民大廳變成“政務超市”,實現了“推開一扇門,辦成一攬子事”……規范、便捷、智能、高效人性化的服務,受到企業和群眾普遍好評。
銀川市副市長郭柏春是智慧銀川的“設計師”,在他的藍圖中,行政審批效率提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正在實施的網上審批,“網上審批的效率、準確度還高于面對面的審批”。目前153項事項已經完全落實網上核名、網上申請。而最終,是虛擬審批——“第一步,第二步都在積累大數據,為審批過的企業進行跟蹤,為第三步虛擬審批做準備。”
提升民眾生活幸福感
“智慧城市跟我有什么關系?”
“出入刷臉,辦事方便啊。”對于銀川市民來說,最直接的體驗就是智慧城市建設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
62歲的林阿姨住在銀川市華新社區福星苑。剛剛查出患糖尿病,6月23日,林阿姨正在小區健康小屋監測血糖。她對記者說:“在社區就能做血糖、血壓、心臟監測等身體檢查,不用每個星期去醫院排隊了,這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是太方便了。”
記者看到,在華新社區健康小屋,20多平方米的屋子內,幾位居民正利用自助檢測和治療儀檢測身體、康復治療。小屋內還設置了一個醫生坐診看病的區域。社區主任馬琳告訴記者,不久后從大醫院來的全科醫生就會在這里輪流當值,為小區居民進行基本檢查和一些康復治療。
據介紹,健康小屋可以通過后臺的網絡醫院,將社區與市內各大醫院服務打通。健康小屋直接聯系全市6家三甲醫院對居民進行遠程醫療,社區駐點醫生對居民基本檢查后,將針對性地幫助居民預約掛號、床位預約,并傳送相關檢查數據到大醫院,無需重復檢查。目前網絡醫院與三甲醫院的連接正調試中。
在銀川的管理者看來,治理城市病,讓群眾滿意,還得靠過細的服務。負責管理社區智慧醫療的是社區網格員。一方面他們通過12345傳統的電話接訪,聯系群眾、了解群眾需求。另一方面在電話接訪基礎上建立網站,把培養家庭醫生與智慧醫療結合起來,解決群眾看病難和居家養老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居民最關心的生活用水。銀川的自來水直接來自于地下,水質十分好,但是到了居民家的水龍頭,情況就沒有那么理想了。環保局管水源地,水檢站檢測出口,而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水龍頭出水是否合格?二次供水的污染很難實時掌握。
銀川市去年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第一件事就是裝了一個在線監測,在居民家門口對45項指標實施實時在線監測,同時做了改良和反滲透膜的直飲水系統。
當然,智慧城市帶給居民的“幸福感”遠遠不止這些,簡而言之,就是讓城市管理更精細地服務于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生存與發展。
郭柏春說,智慧城市把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相結合,來解決城市發展中所遇到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使城市居民享受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和實惠。“智慧城市第一個目標是給老百姓帶來實惠,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智慧城市帶來的好處。就是要惠民、便民、利民。要通過信息化,還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互聯網,來提高我們城市的管理水平。”
小區里面安裝的臉部識別系統,不僅僅是為了對進出陌生人提示,最關鍵是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居民辦事可以足不出戶。這也是銀川市民大廳一站審批之后的一項大改革,通過人臉識別,電子檔案認證,實現虛擬辦證。
事實上,智慧城市著力于人民生存與發展,銀川市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正為老百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慧支撐。
簡化行政審批解決了注冊制,解決了老百姓創業、小微企業出生證問題,下一步是如何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通過建立企業互聯平臺,平臺前端是中小企業,后端通過擔保公司,人事、法律和IT平臺,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人才、法律服務和互聯網服務問題。去年銀川市政府出資設立西部擔保公司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成立當年營收5000萬元。同時,通過大數據平臺城市管理者掌握了中小企業發展動態軌跡和數據,更有助于引導和服務產業發展。
升級城市管理水平
曾經,銀川市上海路要修一個立交橋。市里開會大家對如何建橋爭論不休,焦點集中在立交橋跨3個路口還是5個路口。跨5個路口的說跨路口多以后上海路通暢,跨3個路口的論點是跨路口多了,第六路口就堵車。爭論一時無法解決,原因就是缺少交通數據流量的測算,缺少交通仿真。
現在銀川通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將通過對車輛實行限時限段收費,緩解交通壓力,最終實現不限購不限號;通過交通智行卡數據采集車流量數據,輔助道路交通仿真和即時調控;通過大數據分析,在打擊黑車等領域,為車輛管理部門提供決策支持;結合空間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全城動態交通誘導,在解決停車尋找車位導致擁堵等方面,提供人、車、路協同解決方案。
目前,包括交通監控攝像在內的銀川市所有的攝像頭采集信息,被統一匯集到數據中心集中管理。中興通訊設計了一套程序對圖像進行識別和分解處理,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將相關的信息分別發給城管、交警或者環保部門等。圖像一存3年,更有利于管理部門對發展趨勢的掌握。
“要通過信息化,還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互聯網,來提高我們城市的管理水平。”郭柏春說,城市管理不能憑臆斷去判斷,城市管理不能再是被動式、救火式、滅火式的管理。因此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全光網絡、無線4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城市“便民、利民、安民”的綜合管理服務能力迫在眉睫。
以智慧城市為依托,改善民生,實現信息惠民,成為開啟智慧城市的“密鑰”。
建設中的大數據中心占地50畝。項目一期建設300個機柜,中期500個機柜,終期建成含1000個機柜的大數據中心,承載城市政務系統、公眾應用服務、企業服務云等各類業務。
據了解,目前銀川正通過建設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智慧網絡、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政務和智慧環保等10大系統13個子模塊,打造名副其實的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智慧度和惠民度。
王潑介紹,大數據中心云平臺、全城8000G極速光網、城市空間地理信息正在建設,建成之后將依據政府、企業、個人需求,超寬帶安全網絡自動適配,大數據業務云端快速生成,城市空間地理地上、地面、地下全景真三維直觀展示并支撐仿真決策,支撐多行業集成應用。
同時對城市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智慧城市建設促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發展,衍生出新的產業鏈,帶動智能家居、穿戴設備等相關產業發展,帶動互聯網產業在銀川市的發展,實現產業聚集。
郭柏春說,如果一個城市數據不能共享,就形成不了有效的大數據。沒有有效的大數據就不能挖掘,不挖掘就無法智慧。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銀川市政府與中興通訊整合優勢資源,成立中興(銀川)智慧產業有限公司,引入全新的商業合作模式和城市信息化運營管理思路,聯合打造高標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運營管理體系。
銀川智慧城市項目(銀川模式),最大優勢是創新出一種智慧城市產業投資運營的商業模式,利用PPP和資本市場既解決了建設期巨額投資一步到位難的問題,也解決了運營期政府在升級換代上難以跟進的問題,或將成為未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主流模式。
中興(銀川)智慧產業有限公司,由銀川市政府與中興通訊股份聯合注資成立,計劃投資30億元,分三期建設 “智慧城市”。
王潑介紹,銀川智慧城市以“一云一網一圖”為骨架,銀川建設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社區、智慧環保、市民一卡通、智慧旅游、企業云及智慧政務等八大應用,為政府、企業和個人等三類用戶提供服務,最終實現惠民惠企,科學管理和帶動銀川市信息產業轉型和升級。
“一云”就是云計算、云上的大數據,以及云的開發應用系統。“一網”是遍布全城的城市光網絡,包括物聯網絡。“一圖”就是空間地理的一張圖,以及在這個圖上面分布的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物理上的圖通過傳感器具備空間性。
銀川通過與中興通訊合作共建智慧城市,既體現了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又符合現在財政部所推崇的PPP模式。既符合國家對城市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要求,又符合行政化改革的需要,使政府經濟職能更加科學化,城市管理全面化、精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