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建設規模與日俱增
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及智慧城市方面相關政策的落實,我國將迎來新一輪的智慧城市建設高潮,也將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目前,我國有657個城市,根據城鎮化發展思路,未來我國還將有一大批小城鎮升格為市,據估計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快速提升。根據IDC研究,未來10年,與此相關的智慧城市建設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具體涉及“產業載體建設、商業配套建設、服務平臺建設、交通設施建設、醫療服務建設、智能電網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生態環保建設、城市管理建設等。其中與專屬智慧城市載體相關的市場約占20-30%,智慧城市傳感器、儀器、自動控制設備和相關服務占比約20-30%,ICT硬件、軟件、服務相關的部分占40-50%,即未來10年ICT相關的市場將達到1萬億元。
2、產業發展前景看好,參與企業日益增多
在全國各地紛紛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情況下,通信運營商、國內外IT企業等都加快了在我國智慧城市領域的布局,以擴大自己的地盤。據統計,目前三大通信運營商分別與各省市地級市以上政府簽訂智慧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的達到了85%以上。三大通信運營商都已提出了智慧城市發展戰略,不僅加大通信網絡的建設力度,而且在全國各地布局云計算中心,積極拓展信息服務領域。國內外IT企業從事智慧城市的企業急劇增多,據統計,我國智慧城市上市企業達到33家,與智慧城市相關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電網、智能醫療等上市企業達到229家;國外進入我國智慧城市領域的大企業達到30多家。顯然,眾多企業的轉型參與是看到了智慧城市的巨大市場,但目前的參與者主要還是占地盤的發展策略,還未形成成熟的技術及運營模式。
3、傳統企業謀轉型,意圖整包占地盤
隨著智慧城市概念越來越熱,很多傳統企業紛紛謀求轉型,提出智慧城市整體服務及運營商的概念。其實很多標榜自己是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的企業,在我看來目前還都是半吊子。為什么說是半吊子,因為他們都是來借智慧城市的概念,宣稱自己向智慧城市服務商轉型,其實干的還是老本行?;蛘呤墙柚谕顿Y或者其他噱頭,和政府打好關系,讓后嘗試做整包商,集成商,承建商。所謂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實在我看來是沒有什么意義的,說自己什么都能做和什么都做不了其實沒有什么差別(這就是多元化與專業化的其別,往往專業化的公司運作的更好)。
目前智慧城市多數公司運行模式仍然是項目承建為主,以承建政府智慧城市項目為主,和工業生產領域的訂單化生產沒有什么區別。多數公司都是集中精力進行營銷,以圖在短時間能盡可能地多占幾塊地。一些城市領域比如交通、醫療、數字城管、平安城市都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相關企業眾多。但是由于政府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國內不充分的競爭環境,導致真正的龍頭企業(尤其是有創新能力、運營能力的企業)數量十分有限,企業產品同質化、低價競爭的現象十分明顯。
典型的企業的做法包括以投資為敲門磚以發展產業為噱頭(華為、中興、普天、易華錄……)。更多的中小企業淪為這些公司的供應商。其盈利模式包括從土地增值中獲益,從承建政府項目中獲益,做總包收取管理費(或者賺取軟硬件差價)。這些企業紛紛在全國和各地政府談合作,簽協議,遍地插旗子,但是真正落地實施的比較好,實施的好的那就更少了。
智慧城市領域涵蓋的領域太廣,很少由公司可以提供一個行業的整體解決方案,因為每個行業都比較復雜,比如交通,涉及到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傳輸,視頻監控,交通誘導,移動服務,停車管理,違章監測,物流人流……,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全部做下來的,都是要聯合各類合作伙伴共同來完成的。一個行業尚且如此,更何況整個智慧城市這么一個復雜的巨系統。
4、互聯網企業快速介入,重視C端做入口
騰訊、阿里、BAT參與智慧城市,個人感覺更為看重的是位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增加用戶黏性,用豐富的用戶來黏住用戶。可以看到微信上及支付寶上面集成的服務內容不斷增多,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應用超市。二者的目標就是要打造城市應用超市(入口),爭取讓更多的人來到超市里面購物,更多的商家進來開店。相應的來的人越多,超市積累的數據(也就是資源)就越多,為后續的服務及產品開發打下了基礎。
微信和支付寶新增一項服務,肯定就能新增一批用戶,至少能新增一批數據,也就是新增了一批資源。隨著積累數據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全面,騰訊及阿里就可以更加快速準確的了解用戶及市場需求,也就是占據了行業發展的指揮臺,無數的商家、企業都會聚攏過來,聽從阿里及騰訊的調遣。這或許是阿里及騰訊的如意算盤吧。
相對于前者,互聯網企業更多的是應用互聯網思維,采用的戰略不同,還是一產品及服務作為盈利的渠道,并且采用的是人海戰術,靠龐大用戶量來獲取利益。數以億計的用戶給這些互聯網巨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收入,而且沉淀了規模龐大的數據資源,而這正式未來信息社會的通行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