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我國以及世界上其他各國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迄今為止,關于智慧城市的描述大都是樂觀的,其強調打造一個沒有交通堵塞,且每棟建筑裝有智能儀表的城市景象。如全球出版業致力采用空間轉化為具象的方法,描述城市未來;而電視廣告則采用一個可視化方法,讓人們可以直觀城市的未來。未來10年,營銷人員將會推動數萬億美元的市場。
應如何讓市政當局,具體的城市治理者,制定出一項偉大的計劃?幫助推動行業發展并實現萬億美元的市場預期,還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和精力制定政策藍圖,正如花在研發和推廣新技術上時間和精力一樣。智慧政策必須與智慧技術相匹配。
但是怎樣開始這一過程呢?每個城市的行業、規章制度和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意味著不存在一成不變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制定智慧城市政策。也就是說,創新者們首先需要對城市政策進行常規的診斷和分析,決定哪些政策適用于他們的特定市場,因此,建議可以采取以下5個步驟:
1、智慧城市必須勾勒出一種技術,可以發揮特定的經濟前景作用。
智慧城市的一切始源是要理解城市及城市目標是什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城市可以看成一個企業。沒有一個企業可以在沒有商業計劃的情況下獲得成功,也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在缺少經濟展望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增長。這意味著第一步是自我反思:智慧城市要全面評估自身優點和缺點,并計劃從關鍵資產和關鍵領域兩方面,不斷推進城市發展。加拿大埃德蒙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做出了2040年城市愿景規劃的重大決策。
2、智慧城市必須使用技術來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旦城市制定出經濟展望后,關鍵在于運用技術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第一,技術必須支撐生產效率提升。例如,紐約市運用技術推動私營企業發展,主要通過投資應用科學大學,創造更高效的政府運作。第二,技術必須支持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經濟。這意味著為所有的市民和企業創造更多的機會,不論是提高弱勢群體的素質,還是推動數字開放提高企業的公民意識。第三,技術必須支持更具彈性的經濟。城市密集的人口使得環境容易受到挑戰,比如運用雨水管理技術可以減輕城市用水問題。
未來世界上沒有一個家庭不會接入寬帶,寬帶是21世紀的動力。
城市寬帶日益成為完善的經濟展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21世紀的動力,可以幫助一個產業或者一個家庭充分發揮他們的未來潛力。推出寬帶可以幫助提升城市經濟的3個驅動力,并能夠為智慧城市管理者創造出關鍵管理資產。這就是為什么洛杉磯、巴塞羅那等城市正積極探索不同形式的城市擴張。
3、智慧城市必須授予市政府科技部門一定權利。
精心設計的經濟計劃,只有在真正落實后方能取得成功,意味著大都情況下政府需要理順內部結構,以構建和重塑其領導力。換言之,在落實城市經濟計劃過程中,應重視首席技術官、首席改革官、首席信息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等城市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在制定重大決策時注重他們所在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制定實體經濟發展等政策時。這里的合作也包括采購方面的合作,新的主管仍舊要負責已有職責,如購買設備、出臺新的城市宏觀經濟發展戰略,采購規則必須根據現代商業慣例進行更新。城市必須確保他們的技術主管能夠獲取資源開展投資。比如多倫多市大型海濱重建案例中的長期技術計劃就是有效釋放科技基金活力的方法之一。
4、智慧城市必須平衡項目規模和風險偏好。
智慧城市市場往往關注全市范圍內的投資,這些投資將會對每個行業的運行和每一個人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雖然這些大型項目聽起來令人非常振奮,但這樣大規模的項目對大多數城市而言投資過大,可能會超出市領導所愿意承受的風險范圍。
智慧城市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設計出符合他們的政治和文化環境的項目。規模較小的創新產業項目為推出智慧城市技術提供了良機,創新區也能夠獲得公眾的支持,推動當地企業發展,并建立未來投資模型。規模這一概念也可以拓展到融資領域的應用,通過分散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風險,能夠為技術投資創造更強有力的支撐。精心設計的項目范圍和項目融資額能夠減少沖擊,從而不至于嚇跑城市領導者們。
5、城市管理人員需要較強的網絡和改進的通訊工具。
考慮到快速發展的技術部門,城市管理者們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科學決策能力,并加強與公眾的交流。市領導之間的網絡化是共享市場信息的重要途徑。目前,沒有正式的城市網絡來促進這種交流。同樣,太多的城市不知道智慧城市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什么,昂貴的資本項目往往是建立智慧城市的主要障礙。智慧城市管理人員和他們的私人部門合作伙伴需要創立一個共同的語言,以實現智慧城市每個個體之間的廣泛交流。
調整未來城市的創建方式
即使作為一個新興理念,智慧城市概念也同樣值得關注。城市歷史清楚表明了基礎設施改變城市軌跡的過程。毫無疑問,數字技術可以繼續保持這一趨勢。
但是我們對于智慧城市理念的解讀方式是不同的,智慧城市通常對每個企業來說是營銷。由于城市的商業合作不足,即使在沒有實現城市愿景的長遠計劃或者必要政策的情況下,這種方法也可以不斷提高企業的參與性。
幸運的是,制定技術政策可以解決差異。這并非易事,但城市和他們的私營部門合作伙伴越早認識到這種不平衡,城市產業成長也會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