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補貼政策等因素影響,國內光伏市場再起波瀾,大多數光伏企業不得不以減產、停產,來應對需求量驟減的行情。此時,同處在光伏產業鏈上的環太集團,卻連著開了兩場科技成果鑒定會。
環太集團創立于1988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從一個生產復合肥的企業,嬗變為制造超g兆瓦太陽能晶體硅片中國硅片切割“第一人”,并形成了年產3億太陽能硅片、350萬片藍寶石襯底生產規模,是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及新能源高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此次企業研發的金剛線切割硅片和無黑邊多晶硅片通過鑒定,也標志著他們在多晶鑄錠、金剛線切割技術領域,走在了行業前沿。
這對于訂單充足、滿負荷運轉的生產環節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多晶車間里,180多臺鑄錠爐被海歸博士路景剛“一鍵掌
握”——在電子顯示屏完成了加熱、抽真空等程序。“這叫‘配場’,72小時后硅錠出爐,就會進入開方、切片環節。采用金剛線切割新技術后,每公斤硅料可以出片60片,厚度可小于170微米,產能與傳統的砂漿切割相比提升了110%。”他為記者算了筆降本增效的賬。
一旁的集團總裁助理吳明山補充:“我們的每場技術成果鑒定會,也被稱為‘降價會’,以新技術為支撐,控制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事實上,他也道出了環太集團淡定應對光伏產業“大喜大悲”的關鍵。
從硅料、硅切片,到組件、發電,光伏產業的大部分產能都分布在國內,其中環太所涉足的硅片產品,國內產能占了全球的七成。“目前整個光伏市場處于孕育階段,它極易受到國際環境、政策等因素影響,波動頻繁。”吳明山回憶,2011年光伏產業風云突變,需求量和價格雙雙暴跌,進入寒冬,“如何在逆境中成為‘剩者’?我們確定了‘兩高一低’的生存法則。”
“兩高一低”即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硅切片產品的高轉換效率、高優質率、低成本,以品質和價格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僅2015年,企業投入8000萬元改造g6爐10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