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房頂鋪上太陽能電池板,電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不僅自家用電免費,發電有補貼,用不完的還能賣給國家,向國家“收電費”。
在惠陽,將此情景轉化為現實的,是來自該區三和街道碧桂園山河城起鳳臺32街12號的住戶,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姚先生自家的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于今年4月成功實現了并網發電。
值得一提的是,姚先生是個“熱心腸”,在自家并網發電成功后,他邀請了很多朋友和鄰居前去參觀自己的“樣板工程”,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自建家庭光伏電站的行列,因為這不僅能為綠色節能出一份力,據其測算,還能坐享10多年的“賣電收益”。
9年可收回建設成本相當于種下4000平米樹林
17 日,記者在姚先生的“樣板工程”看到,在該房屋1至3樓的外墻、陽臺擺放了10余塊太陽能電池板,也正是靠著這些藍色的“反光板”收集太陽能發電,而在一 樓,記者還在墻上看到兩個裝置,一個是變網逆電器,另一個是光伏交流箱,分別用電線連接居民自用和公共電網(廣東電網)。
“我一直關注綠色節能,了解到分布式光伏發電后,就與三和供電所取得了聯系,這個容量為5千瓦的‘迷你發電站’,工程投資約6萬元。”姚先生說,自家的光伏電站建設完工后,三和供電所進行了免費的調試和安裝,并最終實現了并網。
姚先生向記者算了筆賬:惠陽地區年日照時數為1460小時,發電綜合效率為90%,5千瓦樁基年發電量可達“5×1460×90%=6570度電”,按滿負荷運行和國家當前的補貼政策,約需9年收回所有成本,而電站使用期為25年,可坐享16年的“賣電收益”。
對 此,惠陽供電局三和供電所所長黃文忠告訴記者,光伏發電綠色無污染,其意義還在于通過家庭式光伏發電推廣清潔能源,以姚先生的“光伏電站”為例,據粗略測 算,整個使用期內可節省標準燃煤約65噸,同時,減少污染排放44.6噸粉塵、163.7噸二氧化碳、4.9噸二氧化硫和2.4噸氮氧化物,相當于種下了 4150平方米的樹林。
所有居民均可申請一站式服務協助并網發電
“自建光伏發電系統,所有居民都能申請。” 在姚先生的“迷你電站”調試現場,黃文忠告訴記者,去年省里發布了《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轉發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粵 發改能新〔2014〕37號),供電部門正積極為光伏發電項目提供便利條件。
其中,普通居民接入電網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由電網公司投資建設,同時,居民自建的發電設施所產生的清潔能源,將按國家規定電價予以全額收購,供電部門將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協助用戶并網發電。
具體而言,受理居民申請后,供電部門將組織人員就相關事項進行了商談,并全程提供技術支持,開展現場勘察工作、制訂接入系統方案、安裝并網計量裝置等,同時從政策咨詢、技術咨詢、業務受理、并網服務等方面,為居民光伏發電并網提供便利條件。
目前,惠陽供電局各供電局營業廳均專設窗口受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申請業務,按照目前的政策,居民每發1度電國家補貼0.42元,若是有富余用不完,賣給公共電網的價格為每度0.5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