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太陽能發電項目613個,容量1729萬千瓦,占全部并網發電項目的33%,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河北、山東等地區;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容量約為3.2GW;風電項目475個,容量3386萬千瓦,占全部并網發電項目的64%,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云南等地區;生物質項目97個,容量145萬千瓦,占全部并網發電項目的3%,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浙江等地區。
由于補貼缺口巨大,進入第七批補貼目錄的項目或將無法拿到全部的欠補金額。據了解,主管部門或將發放進入第七批目錄項目的部分補貼欠款,那么第六批補貼目錄的補貼拖欠額度將進一步加大,甚至1~5批補貼目錄中的項目也將出現拖欠。目前財政部門還未明確具體的補貼發放方案。
新政引發的巨震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第七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貼目錄是光伏新政的后續發力。
事情源于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文件落款時間是5月31日,因此業界稱為“531新政”或“光伏新政”)。此文一出,立即在光伏行業引起巨大的反響。“531新政”的主要內容包括: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降低補貼強度;進一步加大市場化配置項目力度等。
11位光伏企業家對此發布聯名信,說明光伏新政有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
國家能源局6月6日與部分企業座談,并在6月7日發文回應強調國家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
6月11日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的出臺是光伏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要求,對實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光伏行業哀鴻遍野,有媒體專門做了新政出臺后的行業信心調查,數據顯示,87%的企業無信心,42%的企業想轉行。行業也發出了“損失超萬億、250余萬人就業受影響”的呼聲。
利空還是利好
第七批補貼目錄出臺,其補貼資金對于項目運營的收益率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光伏項目,由于標桿電價較高,度電補貼遠高于風電,對于補貼的依賴更重。補貼缺口形式較為嚴峻。根據相關測算,截至2017年底,補貼缺口947億元,到2020年底,缺口可能達到3500億元,如果說2016年4月至2019年的項目補貼仍由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支付,則2020年左右每年新增缺口可能在800億元左右。2020年之后,光伏/風電必然會進入到平價/無補貼階段,屆時新增項目不會再帶來補貼需求。這對正在調整中的光伏企業來說似乎又是一個利空消息。
鑒于此,日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電網企業應依法依規繼續做好光伏發電項目并網、(代)備案和地方補貼墊付等工作,不得以項目未納入國家補貼建設規模范圍為由擅自停止。此外,各派出能源監管機構要加強對電網企業的監管,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國家能源局表示,為支持和促進光伏產業發展,國家能源局近期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配合財政部抓緊發布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二是加大電力體制改革力度,切實推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三是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的落地實施;四是抓緊減輕可再生能源企業負擔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和營商環境;五是要求電網企業做好光伏項目并網工作;六是著力擴大光伏發電消納市場,減少棄光限電。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關負責人此前還表示,對于今年新增建設規模安排,不是要限制光伏發展規模,不是所謂的“一刀切”,只是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項目優化新增規模、明確各類項目具體要求。對于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規模是放開的。
但有一些專業人士認為,此次目錄出臺對部分光伏企業利好。第七批目錄主要覆蓋2015年3月份到2016年2月份期間并網投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截至2016年3月底,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3467萬kW,光伏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kW,分別占到截至2018年3月底風電、光伏累計裝機量的80%和36%。第七批目錄下發后,80%以上的存量風電項目和36%以上的存量光伏項目可以正常領取補貼,對于新能源發電運營商的現金流情況和財務情況將有明顯改觀,其中風電運營商改善程度相對更強。
同時,相關上市公司可以直接受惠。對風電而言,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等裝機規模龐大的傳統大運營商在過去兩年放慢了開發進度,新目錄下發后,龍源電力86%的項目、華能新能源91%的項目已進入補貼目錄,現金流情況最具保障;此外,A股的節能風電、天順風能也有較多項目進入補貼目錄。對光伏而言,一方面由于運營商集中度較低,同時光伏建設高峰期在2016年和2017年,因此未進入目錄的項目仍居主流,運營商的資金壓力也相對大一些。
進行中的新博弈
可再生、清潔式新能源向來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標配,近20年來也備受各國重視。但成規模,有效益的可再生、清潔式新能源行業卻需要長期的項目建設以及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非舉國家之力引導而不能成,因而也注定了,在前期的發展建設中,光伏行業“看天吃飯”的屬性。
新能源行業作為新經濟的引擎,同時事關國家污染防治戰略的布局,國家將會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從長遠看,新能源行業前途是光明的。
一個行業發展走向成熟,必然會經歷種種的階段。可以看到,光伏產業所經歷的就是這樣一條路徑,從國家引導、高歌猛進、初具規模、財政吃緊、削減補貼最后到物競天擇。新的博弈已經開始,新政策加速光伏行業洗牌已是必然。
產業集中度的加速提升是不爭的事實,政策的清晰導向與市場的壓力,聯合推動了產業集中度的提升,產業及社會資源也加速向領頭企業聚攏和集中。只有那些光伏產業的真正“領導者”才能在這場洗牌中站穩腳跟。
當光伏行業不再受到補貼政策的劇烈影響,行業發展將趨于穩定,此時,光伏行業將產生真正“領導者”企業。平價上網之后,光伏行業的體量與現狀是數量級的差異,龍頭老大企業將具備千億市值的潛力。
而在今后一個階段,有些企業必然生存艱難:那些長期現金流緊張,庫存積壓高企,三角債嚴重的企業;那些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創新能力和動力的企業;那些管理粗放,在管理和運營方面無力降本的光伏企業。
光伏行業“浪潮”正然兇猛,如何向死而生,光伏企業只能各憑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