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終于如約而至。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調整標準,2018年1月1日后投運的光伏發電項目電價每千瓦時下降0.1元,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相對而言,低于預期的降價幅度終于讓期盼與忐忑交織于心的光伏人松了一口氣。
價格調整未出行業預期 技術提升為發展之道
“此次電價調整,不會對光伏企業的發展造成太大影響。”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彭澎告訴記者,近年來,光伏電價標準經歷了多次下調,尤其是在Ⅰ類資源地區,剛剛公布的2018年電價標準已接近2015年電價水平的60%。然而,伴隨企業研發技術的不斷創新,度電成本不斷下降,電池轉換效率日益提升,仍能保證企業維持一定的利潤空間,生存發展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持此觀點的并非少數。在采訪中,多位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明確表示,本次對光伏發電項目標桿上網電價進行調整是在意料之中,下調幅度與此前的市場預期基本持平甚至略有偏低,并未發生斷崖式下跌,多數企業仍可維持合理利潤。
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英歌指出,伴隨度電成本的不斷下降,政府補貼的不斷減少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作為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手段,光伏電價退坡機制正在對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未來一段時間,只有能夠實現技術持續提升的企業,方能獲得較好發展。”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2018年光伏電價表,“2018年以前備案并納入以前年份財政補貼規模管理的光伏電站項目,但于2018年6月30日以前仍未投運的,執行2018年標桿上網電價。”在這一規定下,第三輪搶裝潮是否又將伴隨而來?
面對記者的擔憂,業內人士卻多淡定。
“經歷了前兩年的搶裝熱潮,整個光伏行業都已達成共識,平價上網將是行業未來幾年發展的必然趨勢。”中來股份高級副總裁劉勇表示,“2020年光伏發電用電側平價上網”,對于光伏企業來說既是目標也是動力。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平價時代”繼續搶占先機,光伏企業都在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實現轉換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以期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添更多籌碼。
同時,按照相關規定,“自2019年起,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按投運時間執行對應的標桿電價”。這意味著自后年起,所有光伏發電項目均將按照其并網時間來執行相應的電價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計劃投資光伏電站之初就需進行全面、理性的規劃,合理有序推進項目建設,以保證光伏電站獲得更令人滿意的電價收入。
據業內專家預測,到2018年下半年,我國光伏組件的每瓦成本可能會達到2~2.2元左右。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12月22日,我國晶硅太陽能組件的價格約在每千瓦時2.7~2.9元左右。近25%的降價幅度并非易事,我國光伏企業或需付出更多努力。
補貼下調難擋澎湃發展勢頭 分布式光伏仍有廣闊市場前景
對于分布式光伏行業而言,2017年注定是值得銘記的一年。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統計數據,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530萬千瓦,同比增長4倍。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819萬千瓦,基本相當于2016年全年新增裝機翻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盡管光伏電站的上網電價接連下調,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度電補貼標準一直維持在每千瓦時0.42元的水平。根據本次公布的價格調整標準,除小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及戶用分布式扶貧項目,“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度電補貼將首次出現下調,且下降幅度達到了11.9%。
“考慮到這是首次下調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且下調幅度僅為本次地面電站下調幅度的一半,我們預計,在有地方補貼的地區,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2018年仍可維持較好的項目收益空間。”王英歌表示。
他同時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很有可能推動光伏產業由2B向2C轉變,商業模式的變更和成熟將與平價上網趨勢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為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光伏扶貧項目的發展也迎來了重大利好。在此次補貼調整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0.5兆瓦及以下)及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繼續維持了每千瓦時0.42元(含稅)的電價補貼標準,成為僅有的保持原有補貼標準的“幸運兒”。為如期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們有理由相信,光伏扶貧項目將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繼續實現市場規模的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