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電源行業動態 → 正文

能源轉型|我國正打造能源發展的“中國模式”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張晴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11-16 16:38:06 本文摘自: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2015年,全球190多個國家在巴黎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約定改造化石燃料驅動的經濟,對2020年之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應對安排。同一年,英國關閉最后一家深層煤礦,并宣布到2025年關閉所有燃煤電站,這標志著“一個時代即將終結”。時至今日,在這個全球化生態體系中,煤炭、石油不再是稀缺資源,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拔地崛起,儲能技術與能源效率顯著提升,能源已進入多元化時代。

在這個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共存的時代,如何將實現二者合理有序可持續發展?近日,在中華新能源沙龍上,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經濟與能源政策專委會秘書長陳衛東就“能源轉型——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發言中表示,世界能源正在從高碳向低碳轉變,從低密度向高密度發展。要想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必須走“中國模式”的能源轉型方式。在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方面進行革命性變革,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高度重視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無碳或低碳能源的發展。

世界能源轉型不可逆轉

技術進步是能源轉型最根本的驅動力,經濟全球化、環境壓力和低碳道德化也正推動著轉型加速。低成本的石油資源比重增加;天然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非常規油氣革命重塑供需大格局;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和能源效率大幅提升。隨著能源結構走向多元化,社會文明快速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維護地球生存”的重要性。

可以說,截至現在我們經歷了三次能源轉型。從1881年煤炭取代木材成為主導能源,到油氣逐漸取代大部分煤炭,再到如今能源多元化發展。在經過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里,能源的使用發生著巨大變化,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成為三大能源主體。

能源轉型有兩條清晰的軌跡:從高碳到低碳和無碳、從低密度能源到高密度能源。

從高碳到低碳。一般分子結構,木材是1個氫原子10個碳原子,石油是2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碳不參加能源轉型。全球能源從木材到石油,從化石能源到非化石能源,碳的參與越來越少,能源正在走從高碳到低碳的轉型道路。

從低密度能源向高密度能源轉型。從可再生能源來說,如何實現高密度化?儲能技術。儲能技術正在大量的實踐中,在未來,隨著能源存儲技術的提升,過多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在電力需求低時保留下來,并用于用電需求較高的時段。據估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從30%提高到60%,預計將減少一半的電力生產成本。同時,從能源存儲裝置中產生的再生電力是非常穩定、連續的,所以屆時不需要更多的煤炭來維持電網的穩定性。在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能源轉化過程中,同時實現了高碳到低碳的變化。

能源工業結構大調整

一百多年前,中國人第一次面臨工業革命時,李鴻章曾說過,中國正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彼時,中國生產結構迎來了一場機械代替手工業的變革。如今,在能源領域全球也面臨了一場“大變局”,并推動著能源工業結構的全面調整。

一是,國家石油公司(NOC)與國際石油公司(IOC)對行業的影響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石油價格與金融、社會發展的周期相關,技術進步、商業模式創新和金融創新共同推動能源工業革命性的進步。

二是,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儲能、燃料電池等)黃金時代以及交通運輸能源“馬賽克”時代的到來。

三是,世界能源轉型正呈現出“三個消費峰值、三種驅動模式”的新格局。三個消費峰值,即中國煤炭消費到達峰值、美國石油消費到達峰值和歐洲天然氣消費到達峰值。三種驅動模式,即美國充分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家精神推動的供給側革命、德國社會和政府的低碳環保理念推動的可再生能源革命及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后社會主動節能導致的電力消費的持續下降。

中國能源發展模式

相較于英國和日本,中國在更短時間內完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現代進程。同時,較快的發展也使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和挑戰。如今的大面積霧霾現象使我國深刻認識到,只有“增氣減煤”,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的能源轉型戰略才能減緩對環境的傷害。至此,我國更加堅定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發展同改善環境并駕齊驅。

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稟賦較差,但地緣能源位置較好。北方可以通過大規模長距離油氣管道與中亞俄羅斯相連,東南沿海已經建成十五座LNG接收終端。目前管道天然氣和LNG接收能力已超過1000億立方米,2017年進口天然氣約700億立方米。由此可見,中國政府推動清潔能源的決心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光伏產業異軍突起。截止2017年9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20億千瓦,僅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裝機量就達到43GW。過去十年,光伏組件成本下降約90%,中國生產了全球50%左右的晶硅以及80%左右的光伏組件。光伏成為中國繼高鐵之后又一張新名片。

我國能源革命創造“中國模式”。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高達64%,煤炭仍然是主體能源,高碳化讓傳統能源轉型迫在眉睫。近年來,我國大刀闊斧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驅動下減少煤炭消費,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全面發展可在生能源。

中國在全球地緣政治新格局中擔任重要力量,同時也是一個擁有全世界約1/5人口的資源利用與生產大國。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能源轉型的步伐決定著全球化能源轉型的進程。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40年全球約60%的新增電力裝機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全球能源正在加速向低碳化、無碳化方向演變,新能源替代大部分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我國要依據現有的資源與社會發展,打造屬于自己的中國模式。實現新能源與傳統能源有機結合,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字:LNG接收終端高碳光伏產業

本文摘自: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x 能源轉型|我國正打造能源發展的“中國模式”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電源行業動態 → 正文

能源轉型|我國正打造能源發展的“中國模式”

責任編輯:editor006 作者:張晴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11-16 16:38:06 本文摘自: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2015年,全球190多個國家在巴黎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約定改造化石燃料驅動的經濟,對2020年之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應對安排。同一年,英國關閉最后一家深層煤礦,并宣布到2025年關閉所有燃煤電站,這標志著“一個時代即將終結”。時至今日,在這個全球化生態體系中,煤炭、石油不再是稀缺資源,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拔地崛起,儲能技術與能源效率顯著提升,能源已進入多元化時代。

在這個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共存的時代,如何將實現二者合理有序可持續發展?近日,在中華新能源沙龍上,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經濟與能源政策專委會秘書長陳衛東就“能源轉型——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發言中表示,世界能源正在從高碳向低碳轉變,從低密度向高密度發展。要想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必須走“中國模式”的能源轉型方式。在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方面進行革命性變革,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高度重視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無碳或低碳能源的發展。

世界能源轉型不可逆轉

技術進步是能源轉型最根本的驅動力,經濟全球化、環境壓力和低碳道德化也正推動著轉型加速。低成本的石油資源比重增加;天然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非常規油氣革命重塑供需大格局;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和能源效率大幅提升。隨著能源結構走向多元化,社會文明快速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維護地球生存”的重要性。

可以說,截至現在我們經歷了三次能源轉型。從1881年煤炭取代木材成為主導能源,到油氣逐漸取代大部分煤炭,再到如今能源多元化發展。在經過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里,能源的使用發生著巨大變化,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成為三大能源主體。

能源轉型有兩條清晰的軌跡:從高碳到低碳和無碳、從低密度能源到高密度能源。

從高碳到低碳。一般分子結構,木材是1個氫原子10個碳原子,石油是2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碳不參加能源轉型。全球能源從木材到石油,從化石能源到非化石能源,碳的參與越來越少,能源正在走從高碳到低碳的轉型道路。

從低密度能源向高密度能源轉型。從可再生能源來說,如何實現高密度化?儲能技術。儲能技術正在大量的實踐中,在未來,隨著能源存儲技術的提升,過多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在電力需求低時保留下來,并用于用電需求較高的時段。據估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從30%提高到60%,預計將減少一半的電力生產成本。同時,從能源存儲裝置中產生的再生電力是非常穩定、連續的,所以屆時不需要更多的煤炭來維持電網的穩定性。在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能源轉化過程中,同時實現了高碳到低碳的變化。

能源工業結構大調整

一百多年前,中國人第一次面臨工業革命時,李鴻章曾說過,中國正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彼時,中國生產結構迎來了一場機械代替手工業的變革。如今,在能源領域全球也面臨了一場“大變局”,并推動著能源工業結構的全面調整。

一是,國家石油公司(NOC)與國際石油公司(IOC)對行業的影響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石油價格與金融、社會發展的周期相關,技術進步、商業模式創新和金融創新共同推動能源工業革命性的進步。

二是,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儲能、燃料電池等)黃金時代以及交通運輸能源“馬賽克”時代的到來。

三是,世界能源轉型正呈現出“三個消費峰值、三種驅動模式”的新格局。三個消費峰值,即中國煤炭消費到達峰值、美國石油消費到達峰值和歐洲天然氣消費到達峰值。三種驅動模式,即美國充分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家精神推動的供給側革命、德國社會和政府的低碳環保理念推動的可再生能源革命及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后社會主動節能導致的電力消費的持續下降。

中國能源發展模式

相較于英國和日本,中國在更短時間內完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現代進程。同時,較快的發展也使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和挑戰。如今的大面積霧霾現象使我國深刻認識到,只有“增氣減煤”,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的能源轉型戰略才能減緩對環境的傷害。至此,我國更加堅定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發展同改善環境并駕齊驅。

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稟賦較差,但地緣能源位置較好。北方可以通過大規模長距離油氣管道與中亞俄羅斯相連,東南沿海已經建成十五座LNG接收終端。目前管道天然氣和LNG接收能力已超過1000億立方米,2017年進口天然氣約700億立方米。由此可見,中國政府推動清潔能源的決心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光伏產業異軍突起。截止2017年9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20億千瓦,僅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裝機量就達到43GW。過去十年,光伏組件成本下降約90%,中國生產了全球50%左右的晶硅以及80%左右的光伏組件。光伏成為中國繼高鐵之后又一張新名片。

我國能源革命創造“中國模式”。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高達64%,煤炭仍然是主體能源,高碳化讓傳統能源轉型迫在眉睫。近年來,我國大刀闊斧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驅動下減少煤炭消費,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全面發展可在生能源。

中國在全球地緣政治新格局中擔任重要力量,同時也是一個擁有全世界約1/5人口的資源利用與生產大國。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能源轉型的步伐決定著全球化能源轉型的進程。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40年全球約60%的新增電力裝機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全球能源正在加速向低碳化、無碳化方向演變,新能源替代大部分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我國要依據現有的資源與社會發展,打造屬于自己的中國模式。實現新能源與傳統能源有機結合,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字:LNG接收終端高碳光伏產業

本文摘自: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卢湾区| 松江区| 惠安县| 西和县| 定兴县| 盐城市| 马边| 盖州市| 永登县| 新龙县| 巴马| 达日县| 福泉市| 平阳县| 思南县| 隆尧县| 周宁县| 五家渠市| 巩义市| 大渡口区| 太仆寺旗| 北宁市| 克山县| 于田县| 长阳| 师宗县| 荆门市| 中阳县| 淳化县| 嘉祥县| 宁河县| 兰考县| 康乐县| 明光市| 茂名市| 葵青区| 若羌县| 汽车| 延庆县|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