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專家學者在滬研討如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責任編輯:editor007 作者:吳宇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7-02 23:42:45 本文摘自:新華網

2010年,中國城鎮化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歷史性達到并超過50%。預計未來15-25年,中國將新增3億左右的城市人口,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將從百余個增至220個左右,千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將從6個增至10個,預計新增建筑面積40億平方米。

這是近日在浦東舉行的“2016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暨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傳出的信息。中國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大潮中該如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專家學者帶來了最新觀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成虎認為,中國未來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需要“戰略大轉移”:一是由“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城鎮化發展模式(高資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環境污染,低綜合效應)轉變為“三低一高”的集約型城鎮化模式( 低資源消耗、低碳排放、低環境污染,高綜合效應);二是由“一步到位”轉向“分步到位”,由激進式城鎮化轉向漸進式城鎮化;三是由誘發“負效應”轉為釋放“正能量”,由被動城鎮化轉為主動城鎮化;四是由“官至上”轉為“民至上”,由政府主導型城鎮化轉向市場主導型城鎮化;五是由“地為本”轉為“人為本”,由土地城鎮化轉向“人地和諧”的城鎮化;六是由“坐小汽車”轉為“騎自行車”,由數量型城鎮化轉向質量型城鎮化。

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認為,當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應著重治理各種“城市病”,防止成為“空智慧、白智慧、亂智慧”,防止被一些打著高科技的企業綁架變成單純的“商業品”。

仇保興主張,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應注重“公共品”(即將一種商品的效用擴展于他人的成本為零,無法排除他人參與共享)的營造,而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型智慧城市應成為中國智慧城市的主流。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認為,大數據正在成為“城市診斷”的利器,而通過大數據對城市進行診斷,已成為智慧城市設計的必要步驟。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不能單純依靠技術推動,而要以問題解決模式加以推動。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胡小明認為,封閉的智慧城市建設會被社會邊緣化,“開放、共建、共享”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在他看來,創新城市不是被規劃出來的完美城市,而是并不完美但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

“2016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暨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和同濟大學主辦。

關鍵字:城市建設高碳

本文摘自:新華網

x 專家學者在滬研討如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專家學者在滬研討如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責任編輯:editor007 作者:吳宇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7-02 23:42:45 本文摘自:新華網

2010年,中國城鎮化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歷史性達到并超過50%。預計未來15-25年,中國將新增3億左右的城市人口,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將從百余個增至220個左右,千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將從6個增至10個,預計新增建筑面積40億平方米。

這是近日在浦東舉行的“2016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暨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傳出的信息。中國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大潮中該如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專家學者帶來了最新觀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成虎認為,中國未來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需要“戰略大轉移”:一是由“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城鎮化發展模式(高資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環境污染,低綜合效應)轉變為“三低一高”的集約型城鎮化模式( 低資源消耗、低碳排放、低環境污染,高綜合效應);二是由“一步到位”轉向“分步到位”,由激進式城鎮化轉向漸進式城鎮化;三是由誘發“負效應”轉為釋放“正能量”,由被動城鎮化轉為主動城鎮化;四是由“官至上”轉為“民至上”,由政府主導型城鎮化轉向市場主導型城鎮化;五是由“地為本”轉為“人為本”,由土地城鎮化轉向“人地和諧”的城鎮化;六是由“坐小汽車”轉為“騎自行車”,由數量型城鎮化轉向質量型城鎮化。

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認為,當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應著重治理各種“城市病”,防止成為“空智慧、白智慧、亂智慧”,防止被一些打著高科技的企業綁架變成單純的“商業品”。

仇保興主張,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應注重“公共品”(即將一種商品的效用擴展于他人的成本為零,無法排除他人參與共享)的營造,而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型智慧城市應成為中國智慧城市的主流。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認為,大數據正在成為“城市診斷”的利器,而通過大數據對城市進行診斷,已成為智慧城市設計的必要步驟。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不能單純依靠技術推動,而要以問題解決模式加以推動。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胡小明認為,封閉的智慧城市建設會被社會邊緣化,“開放、共建、共享”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在他看來,創新城市不是被規劃出來的完美城市,而是并不完美但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

“2016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暨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和同濟大學主辦。

關鍵字:城市建設高碳

本文摘自:新華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福泉市| 柳江县| 双峰县| 西青区| 孟村| 始兴县| 连南| 布尔津县| 襄汾县| 确山县| 开平市| 宝应县| 越西县| 静海县| 饶河县| 夏津县| 梁河县| 临汾市| 凤城市| 芜湖县| 古田县| 宣城市| 临武县| 滨州市| 樟树市| 东港市| 专栏| 陕西省| 南通市| 天津市| 恩平市| 永定县| 丹棱县| 敖汉旗| 东乡族自治县| 略阳县| 南安市| 浏阳市| 祁东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