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建設周期只有短短數月,后期運行時間卻長達20多年。在電站運行期間一旦出現故障,不僅會影響電站收益,甚至會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光伏運維至關重要。哪些是光伏電站故障多發區?該如何提升發電量?8月11日,北京木聯能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光伏電站O2O運維模式之遠程診斷案例集和現場診斷案例集,對光伏電站運維現狀、主要設備問題案例、典型電站可提升電量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
據木聯能咨詢服務部總經理李強介紹,基于光伏電站設備多且不易快速定位、工作流動性差及人員流動性頻繁等特點,木聯能基于O2O的運維實踐,通過線上平臺與線下團隊聯動,對12座典型進行電站的遠程診斷,結果顯示造成光伏電站發電量損失的主要因素是設備故障。
其中組件和匯流箱設備故障占比最高,而主要設備故障集中于方陣區域。李強表示,方陣區域故障通過傳統運維模式不易被發現,需要基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系統應用為基礎的O2O運維模式,來準確定位設備故障并快速完成消缺,來提高運維工作效率。
如上圖所示,光伏組件存在熱斑、組件遮擋和組件破損等缺陷,其次是組件安裝角度不一致,再者是組件功率異常衰減、組件被大風吹翻和組件接線盒燒毀等問題。
李強介紹,在遠程診斷的12座電站中,有三分之一的電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組件熱斑現象,在組件常見缺陷中占比達到29.84%,組件熱斑會造成安全隱患。
其次是組件遮擋,在遠程診斷中,有一半的電站存在灌木遮擋、鳥糞遮擋、電線桿遮擋等問題,在組件常見缺陷中占比達到29.84%。組件被遮擋之后會造成整個支路電流偏低。對發電量的影響非常大。
李強介紹,在遠程診斷電站中,有80%以上的電站存在匯流箱采集模塊未調零、采集模塊系數設置不合理、采集模塊故障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采集到的匯流箱支路電流異常偏高、偏低、恒值或為零等,典型的數據表征為:支路電流值異常偏高、支路電流幾乎為恒值,再就是通訊恒值、通訊時有時無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遠程診斷專家線上的數據分析與判斷,因此準確的數據采集和穩定的通訊是保障智能化系統和大數據分析手段得以應用的基本前提。
除《遠程診斷案例集》外,木聯能從2014年到2016年期間現場診斷的100座光伏電站中,挑選出了50座典型電站,將現場診斷結果進行梳理并編制了《光伏電站現場診斷案例集》,該案例集包含光伏電站運維現狀分析、主要設備問題案例、常見安全隱患案例、日常管理疏漏案例、典型電站可提升電量案例分析。
光伏電站安全隱患統計表
從50座典型電站的安全隱患統計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光伏電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電站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其中組件熱斑問題比較嚴重,50座電站中有49座電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組件熱斑現象;安全管理風險這塊則是整個安全隱患中的重災區。
從50座典型電站的發電量提升空間分析表中可以看出:50座電站中只有11個電站發電量提升空間小于3%,有6個電站發電量提升空間大于11%,有29座電站也就是多一半的電站發電量提升空間在3%~8%之間,50座電站的平均發電量提升空間為5.92%,可見發電量提升空間非常的巨大。
李強介紹,“通過50座典型電站現場診斷分析,我們得出了4條核心的結論:1)發電量提升空間巨大,平均可達5.92%;2)設備故障頻發,且不能及時發現,造成電站發電量的持久損失;3)安全隱患叢生,易造成資產損失及人身傷害;4)日常管理不到位,缺少專業的運維管理體系,致使電站的運維成效難以保證。”
在發布會期間,多位光伏業內人士積極參與運維技術討論,對促進整個光伏行業提升運維效率,保障電站質量有積極作用。李強表示,木聯能將通過智能化平臺+專業運維服務,改變運維模式,讓O2O運維模式引領智能光伏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