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光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將在調整能源結構和改善大氣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光伏的發展仍在“青春期”,還不具備只身闖天涯的本領。所以,不能一刀切地將其推到市場之中,仍需政府出臺相關電價政策、補貼政策扶持。
在新一版《國家發改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尚未發布之時,光伏發電企業已經“兩股戰戰”,猶如驚弓之鳥。
據媒體報道,此次發改委出手力度頗大,以光伏上網電價為例,地面電站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上網電價擬調整為0.55元、0.65元和0.75元,相比現行的電價標準分別降低了0.25元、0.23元和0.23元,新政策執行時間擬定為2017年1月1日。
光伏業界普遍認為,領跑者計劃中確定的基地在招標中出現超低投標電價,是這次調價的“導火索”和“觸發器”。
此前媒體報道,今年8月,在山西陽泉項目招標中,協鑫新能源報出0.61元每千瓦時的低價引起業界轟動。而在最新的烏海項目招標中,英利綠色能源報出0.45元每千瓦時的超低價,更是讓業內大跌眼鏡。
所謂光伏領跑者計劃,是國家能源局于2015年啟動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旨在通過市場化競爭引導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今年5月3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下文,明確要求光伏領跑者基地必須采取招標或競爭性比選等方式配置項目,且電價(或度電補貼額度)應作為主要競爭條件。
當然,發改委降低地面電站標桿上網電價還有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光伏組件價格下降等條件支持。
但是,光伏業內對少數光伏企業以超低標價強勢突圍仍然心有余悸。很多光伏企業明顯感到強烈不適,認為他們是業內的攪局者。由此也折射出大部分光伏企業“身體”的羸弱,以及對電價、補貼政策等外部“營養輸送”的依賴。
如果本次調價果真生米做成了熟飯,那么,必將對光伏發電的經營,乃至整個業態產生深刻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一些光伏企業的去留。
首先,在目前電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用戶更傾向于使用價格更加低廉的傳統能源,即便光伏上網電價不下降,也會面臨諸如棄光等現實問題,因而其生產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其次,盡管政府職能部門用心良苦,采用領跑者基地招標形式,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優化光伏資源的配置,促進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但是,以此中標價格作為標桿電價制定的主要依據,難免會對其他光伏企業產生不公——畢竟領跑者基地項目受政府保護,條件相對優越。
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太陽能發電新增投產0.68億千瓦以上。2020年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光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將在調整能源結構和改善大氣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光伏的發展仍在“青春期”,還不具備只身闖天涯的本領。所以,不能一刀切地將其推到市場之中,仍需政府出臺相關電價政策、補貼政策扶持。
不過,市場化改革仍是光伏產業發展的方向,通過市場競爭來配置光伏資源,逐步讓其擺脫對扶持政策的依賴,不僅能去蕪存菁,形成優勝劣汰的進退機制,而且,有利于光伏行業,乃至整個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