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對對新能源進行了界定,新能源是指與傳統能源相比技術上較為成熟,使用也比較廣泛,正在研究試驗、還需要進一步開發或是已經開發但尚未大規模使用的能源,具體的主要有太陽能、生物能、水能、海洋能、風能地熱能和核聚變能能等。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利用和開發太陽能的一種重要的形式,通常是指光伏發電還有一種形式是光熱發電。在光伏發電技術水平的快速革新的條件下,在未來將會成為最具發展前景的發電技術。
光伏發電的原理是指根據光伏特效應原理,將太陽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存入太陽能電池內。在此過程中,太陽能電池是此技術的關鍵設備。太陽能電池生產的原材料就是硅材料,伴隨著太陽能的利用與開發,硅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形成的產業鏈被稱為“光伏產業”。光伏產業鏈一般細分為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的生產、硅錠和硅晶片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制造和生產、組件的生產、光伏電站和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是一種將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建設以和電力銷售等幾個部分(如圖2-1)。
光伏發電站是指將控制器、逆變器等光伏設備與太陽能電池組件相連接而成的系統。通常說的光伏發電系統都是由太陽能電池板、控制器、逆變器三大部分構成的。光伏發電系統,是由電子元部件組成,并沒用到任何機械的部件。因此,光伏發電系統的安裝和維護非常簡單且運行穩定可靠。另外,光伏發電還具有發電形式簡便不需要像傳統能源一樣有機械能電磁能和熱能的轉化,減少了能量轉化的中間過程;太陽能資源又是源源不竭的;生產制造用的材料硅在地殼中儲量也非常的豐富;光伏發電還具有沒有燃燒不污染環境環保等優點。
一、光伏產業鏈發展情況對投資環境的影響
太陽能光伏產業連是由硅材料開發、太陽能電池生產應用相關的一系列產業所組成的。其中光伏電池按生產所需的材料可以分為晶體硅電池(包括單晶硅和多晶硅)和薄膜電池。多晶硅電池具有比單晶硅電池的生產成本低且節約、工藝簡單不復雜;又因不受原材料、技術水平的要求和限制而比薄膜電池發展空間大等優勢成為人們最廣泛應用的太陽能電池。
光伏產業鏈也多數是指多晶硅產業鏈,其產業鏈可分為硅片和硅錠材料的生產,光伏電池產品的制造,光伏組件封裝,光伏發電系統應用等五個層次。每一環節每一層次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都是很重要和關鍵的,每一層次形成的每項產業的發展都應予以重視。正是因為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核心產業和中心的鏈接,因此本文將集中對太陽能電池行業進行研究,分析其上游下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其上游下游產業的發展狀況對國內投資環境的影響。
1、產業鏈發展情況
1.1、硅材料的提純環節
硅材料的提純是處于太陽能光伏產業最上游的產業,它是一個對資金、技術、環保要求高、能耗高的環節。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原料是硅材料,硅來源于石英石,石英石在地殼內存量雖然很充足且分布在我國的含量也很高。但是對生產太陽能電池所需的石英石的純度要求特別高,相應的資金儲備的要求也都非常的高。以前大多是采用傳統的西門子法來生產多晶硅,這種生產方法成本較高,能耗較高且還會產生副產物污染環境。
所以我國的太陽能電池原料的生產以前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現在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革新與突破,已經有一半以上不用靠進口,但是總的來說我國硅提純技術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以解決硅原料供應的問題。由于多晶硅環節的利潤頗豐,我國大多數企業都在擴建多晶硅生產基地,引進技術生產多晶硅,多晶硅產量也開始上升。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加之歐美國家的雙反政策的出臺,需求開始下降,國內多晶硅產能嚴重過剩,價格也隨之一落千丈,高利潤環節由此變得利潤薄弱。由此帶來的產業投資風險不容小覷。
1.2、硅錠和硅片的產業環節
硅錠和硅片的產業處在晶體硅產業的下游,是一個對技術、工藝水平要求高的環節。由于生產的企業少且產量供應有限,因此在2008年以前生產對原材料的依存度很高也給硅片行業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利潤。2008年以來后,大批投資者的進入硅錠生產企業,產量不斷提高解決了硅錠和硅片的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從2004年僅有幾家生產總產能大約1000噸到2012年有90多家企業,生產總產能已經超過兩萬噸,產能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下一環節的生產成本,對產業發展其意義重大。
1.3、光伏電池制造環節
此環節是對資金技術門檻高的電池制造環,我國早在2007年就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大造國。在2012年的產量已經達到12GW,占世界產量一半以上。光伏電池的制造對技術的要求是比較高,但經過努力之后現在的技術水平的已經與國際相當。但是仍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主要是技術一般是借鑒、吸收,缺乏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大部分企業的核心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雖然我國太陽能電池制造的企業比較多,但是參差不齊。
1.4、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制造封裝
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制造封裝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技術資金的要求不高,由于其發展門檻低我國有上百家企業從事該行業,產量從2005年的400兆峰瓦到2012年的4500兆峰瓦,增速非常快。所以我國的電池組裝產業發展還是比較順利的,但是產品的附加值不高,產業發展潛力小。由于其下游產業的國內市場化程度比較低,電池組件大對數還是出口國外。因此,出現組件產能過剩問題,企業缺乏競爭優勢。
1.5、光伏產品應用環節
雖然我國的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產品產量都是排在世界第一的,但光伏伏產品的應用程度低,幾乎百分之九十的產品都是銷往國外,過度的依靠外銷。另外,我國光伏并網發電現在還只是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且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光伏系統大多以光伏并網系統為主不同,我國還是主要是采用獨立的系統,這種獨立的系統應用程度較低,嚴重的制約了我國光伏產品的應用和發展。
我國的光伏產能與利潤是成反比的,在2012年國內光伏產能達到了歷史新高,出口額超過了二百億美元,然而利潤也達到了歷史的新低。近幾年政府開始注重擴大和拉動內需,伴隨著國內政策的出臺,對農村和西部地區的應用將會更加的廣泛。但是不僅是中國,國際光伏市場也同樣面臨著缺乏及具有經濟實力有具有科技研發能力和高技術水平的龍頭企業。從以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這種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是核心技術靠國外進口,產能高但又幾乎都銷往國外,這種模式發展將會成為制約國內光伏市場成長的瓶頸。
2、產業鏈發展對投資環境的影響分析
從光伏產業鏈的情況分析可以看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內的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升,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但是產業鏈存在嚴重的不平衡。由于多晶硅材料生產是一個高利潤環節,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蜂擁而入,爭相發展。造成了上游產業發展快,中游和下游產業發展慢,產業鏈發展出現不平衡。
有的環節供應不足有的環節產能又過高。國內市場未完全打開,國外市場又受“雙反”政策影響限制需求,導致國內上游產能像多晶硅產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當供過于求時就會出現貶值,利潤下降。加之光伏市場的兩頭在外中間在內的發展模式,高技術高利潤的產業都在國外,存在原料、產品發展隱患。具有較大的技術風險,這些問題無疑會給擾亂國內光伏產業的投資環境,增加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二、光伏產業政策對投資環境的影響
2.1、光伏產業政策
我國光伏產業現在面臨著發電還沒有實現平價上網,都是靠上網電價補貼來刺激著光伏產業一輪又一輪的投資熱潮。雖然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電價補貼到發展的過程。但是建設電站的投資是非常巨大,政府和銀行的支持必不可少。在光伏發展的初級階段,項目立項補貼由政府解決或者說承擔了新技術的風險,幫助了光伏一點點長大。但從行業的發展可以看到,政府的錢不是無盡的不可能都投資到光伏產業上,一旦資金斷了,資金鏈就斷了。歐債危機引起的雙反政策就是一個點例。中國的金太陽工也存在著金未到位的情況。
對于另一種光伏政策度電補貼來說,是從技術上體現了對光伏電站的長效性的要求,從運營的角度來講,政府不再提供初裝資金來源了,這就逼著電站業主拿著投資回報的計算去找投資者。投資回報計算的重要支撐就是政府答應的每度電補貼多少錢。當投資者面對一份誘人的投資回報率計算時,是否要考慮政府答應的度電補貼的可行性或者說可信性呢。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人的態度必須是謹慎的,懷疑一切的。
肯定有人會提一個問題,如果政府破產了呢,這種情況美國加州政府和羅馬市政府都經歷過。當政府沒錢給你和欠錢給你時就會導致資金鏈斷裂,企業的投資風險也就隨之而來了。國家發展分布式電站應用和普及,相繼頒發了一系列的政策,象江西省的居民屋頂項目補貼,吸引了全江西的居民都想在家發電。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在行業低迷的階段,政府想盡了一切辦法給出各種政策來扶持,這些政策必然是犧牲其它市場的利益,拿東墻的磚來補西墻。伴隨著法律的完善,在某一天我們肯能會發現之前政府制定的政策并不科學。
2.2、光伏政策對投資環境的影響分析
從光伏政策的情況來看,現階段我國對光伏產業發展非常重視,無論是在財政補貼還是政策扶持上都給光伏產業亮起來綠燈,扶持其發展。相繼出臺了像稅費減免、電價格補貼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這些政策刺激了大量投資者紛紛加入光伏產業投資熱潮。但是,這些政策扶持只是表面的,其實質上還存在很多弊端,如財政補貼,政府并不是萬能的,政府的口袋不是取之不竭的,當政府無法支付時,整個光伏產業發展的資金鏈就斷了。
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業低迷的階段,政想盡了一切辦法給出各種政策來扶持以此吸引投資者。然而,這些政策是在犧牲其他行業的利益,是一種拿東墻補西墻的做法。隨著法律的完善,或許哪一天會發現之前的某個政策決策是不科學的,但是現在的政策基本都不能保持連續性。因此,政策扶持使光伏產業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了更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