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最后一天,李克強總理宣布, 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文件給出中國2020到2030年的減排承諾,并提出,到2020年中國光伏裝機將達到100吉瓦。
那么問題來了:截止14年底,國內光伏裝機容量不過才28吉瓦,在這短短六年里,該如何完成72吉瓦的新增裝機量?
業內專家認為,傳統的集中式太陽能電站已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增量需求。未來數年間,太陽能在民用、建筑以及農業等市場的應用將成為中國新增光伏的主要模式。換言之,民用、建筑及農業等分布式光伏應用將成為兌現100吉瓦光伏目標的主力軍。
未來三年戶用發電市場可達48吉瓦
統計顯示,在未來三年,戶用發電市場的累計容量可達到48吉瓦。民用市場將逐步成為光伏產業未來的藍海市場,擴大太陽能光伏產品在民用市場的落地應用將極大地促進光伏裝機目標的達成。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民用光伏市場規模仍待提高。截止去年底,德國家庭住宅屋頂電站數量超過100萬個;而美國的光伏發電已經普及到全國,在中等收入和工薪階層家庭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光伏發電系統,家用太陽能已經成為新的潮流。近幾年,英美德等國的家用太陽能紛紛迎來裝機高潮。在中國,不少光伏企業的涉足對民用光伏市場的開拓起到助推作用。去年年底,晶科能源旗下專注于住宅光伏發電的“晶科家庭光伏”板塊正式啟動。而光伏行業的領頭羊漢能在今年年初推出了戶用發電新品。為了配合民用市場的開拓,漢能在成都、上海、廣州等全國21個省市開設了60家體驗店;同時,漢能在全國招募經銷商,完善區域銷售網絡,結合漢能商城hanergyshop.com等線上銷售平臺,打造全方位的親民渠道。
綠色建筑大量市場虛位以待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城鎮建筑在照明、采暖和空調方面的能耗日益增長,已經占據社會總能耗的30%左右,而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是建筑節能方面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它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在建筑物屋頂、幕墻、天棚上的技術形式。
目前,中國城市建筑BIPV可應用面積約為17.9億平米,如果全部應用BIPV技術,預計每年可發電約615億度,為二氧化碳減排貢獻5200萬噸。
在這一領域、漢能BIPV是市面上運作得比較成熟的一種解決方案。目前,漢能已成功將其技術應用于其北京總部、北京APEC會址等地。今年5月,應用了BIPV設計的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落成,整棟建筑將太陽能薄膜發電組件集成到幕墻、屋頂上,實現電力的自發自用與智能化管理。
實際上,光伏建筑一體化在國際上早已推行多年,目前歐洲國家的BIPV在太陽能發電中的運用比重超過了80%,在美國這一比例也達到67%。此次中國提交減排承諾將對國內綠色建筑相關政策起到助推作用。比照西方國家的經驗與進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將是今后中國太陽能應用的主要方向。
農業設施光伏化升級已成趨勢
我國是農業設施大國,截至2014年底,已建成的農業設施總面積達389.04萬公頃,能源需求量巨大。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下發《光伏扶貧實施方案編制大綱(試行)》,提出“對戶用和基于農業設施的光伏扶貧項目補貼率或達70%”。可見,農業設施與光伏發電的結合既是需求所致,也是大勢所趨。
在這一領域,先行者漢能在今年4月推出了針對農業設施的太陽能薄膜發電組件,將溫室變成發電站。薄膜相對于晶硅材料透光率更強,有望成為繼PE膜、PC板、玻璃之外的第四代溫室覆蓋材料。
此外,漢能已推出農業宅基地,農業大棚、畜牧屋頂,漁光互補等多個成熟項目,助推農業設施的光伏化升級。
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經把綠色低碳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此次總理提出的100吉瓦光伏建設目標,將為國內太陽能行業快速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未來數年間,國內分布式與民用太陽能將迎來井噴式發展,民用、建筑、農業等領域將成為前景廣闊的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