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國家都是中場介入,未曾經歷其它國家及地區運營商在部署初期所經歷的技術磨合期。而在5G時代,中國實現了和全球同步部署5G,也為中國通信產業帶來了新任務,就是更長的產業投資和技術升級周期。”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近期的一次媒體采訪中點明了中國5G相較以往的不同與挑戰。
近兩年過去,中國5G的影響力自然毋庸置疑,就連當下Android陣營的旗艦級移動平臺都以中國的幸運數字888來命名,這背后是超81萬基站的全球最大5G網絡,終端連接數超2.8億,2020年累計218款,出貨量達1.63億部的5G手機,這些成績自然為5G的探索之路開了個好頭。
不過,隨著去年R16標準的凍結,R17標準即將在明年凍結,中國5G仍需不斷探索,未來之路怎么走也同樣值得關注,其中最重要的或許莫過于5G網絡的持續完善。
構建完整5G網絡
先有網絡做基礎,才能為大量的未來用例提供保障,讓5G網絡的信號能夠在更多空間覆蓋、網絡速率更高,自然是一個持續追求的目標。
實際上,早在2019年,國內運營商就已經基本確定了由廣度覆蓋到深度覆蓋的建設目標,即在2021年將會把5G覆蓋重點轉向深度覆蓋,簡單來說就讓用戶在室內也能使用5G網絡;同時通過引入毫米波頻段還能讓室內網絡的承載能力更強,網絡速率更高,進而具備替代傳統有線寬帶、為商業客戶提供私有網絡的能力。
由于在室內覆蓋、私有網絡中對于小站密度的需求更高,O-RAN在成本與靈活性上的特點就將更加顯現。另外,隨著運營商在建設過程中對于小站采購數量的增加,其中基于Arm架構的O-RAN設備在成本上的優勢也會更加明顯。
日本樂天移動在2020年就已經推出了全面虛擬化云端原生移動網絡的5G服務,讓建設成本得到大大降低,高通在其中提供了RAN平臺的支援。同期,高通也專門推出全新5G RAN平臺,其中包括三款專為5G宏基站和微基站設計的全新SoC。這三款SoC分別包括高通射頻單元平臺、高通分布式單元平臺和高通分布式射頻單元平臺,該平臺也同樣獲得了包括AT&T、德國電信、韓國電信、NTT DOCOMO等全球多個地區運營商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提供的整合式Sub-6GHz與毫米波解決方案無疑代表了5G建設中的下一個重要趨勢——部署毫米波網絡。實際上,種種跡象表明毫米波已經離正式落地中國越來越近,去年中國已經開始5G毫米波相關測試,例如采用驍龍X55及高功率毫米波模組的OPPO 5G CPE Omni在北京懷柔就完成了IMT2020(5G)推進組的毫米波外場測試,上下行峰值高達210Mbps/4Gbps;今年在高通的技術支持下,中國聯通、GSMA攜手39家企業還讓5G毫米波展區落地MWC上海展;不久前,中興通訊、中國聯通、高通與TVU Networks也在實驗室環境下成功在26GHz(n258) 頻段上完成全球首次基于大上行幀結構的5G毫米波8K視頻回傳業務演示;就連運營商也已經公開表示,目前在部分冬奧場館中已經實現了5G毫米波部署。
屆時,隨著5G網絡部署的深入,我們無疑將會迎來一個從室外到室內,即便是人流密集的重點區域都將遍布高質量5G網絡的環境。如同當下,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無比依賴于電能一般,作為新動能的5G已經就位,若想讓它掀起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就需要進一步將5G引入更多領域。
把5G變成電能
實際上,像高通這樣一家在通訊領域,不斷與合作伙伴一起,通過通訊技術讓5G網絡變得更加完善的公司,也正在將其在通訊領域的專長帶入到更多領域。
“高通將持續投入推動5G技術和產品路線圖演進,與生態系統合作加速5G在不同垂直領域的應用,并全力支持合作伙伴實現商業抱負。”高通公司總裁兼候任首席執行官安蒙在2021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的演講中表示。
這就意味著,與以往3G、4G時代不同的是,5G將不再是一項局限于通訊行業的技術,5G將變得與汽車行業、網絡部門、物聯網息息相關,并為零售、工業、能源等多個領域提供動力。
當下最直觀的莫過于對于出行體驗的改變,擁有數字座艙的汽車已經越來越多,根據數字顯示,目前全球25家頂級汽車制造商中已有20家選擇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汽車正在變成一臺體驗更好、屏幕更大的大型移動設備。隨著符合R16、R17標準的5G網絡在未來的落地,通過C-V2X,汽車之間、汽車與交通設施之間也將獲得通訊能力,讓自動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一幅既娛樂多彩又安全智能的未來出行畫面已經躍然紙上。
若要實現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無疑要改變生產方式。高通及其合作伙伴的相關成果已經證明了5G在提升生產效率上的潛力。例如,高通支持5G的XR2平臺,通過對于從軟件算法、參考設計到生態系統的整體賦能,在未來1-4年內,借助邊緣分離式渲染,將使XR設備實現小型化。屆時通過佩戴XR設備,除了可以實現娛樂功能外,還能在工作中完成對設備的遠程調試檢修、在線會議的虛擬討論。
與此同時,機器人將開始進入更多工作崗位,目前不少餐廳場所、酒店、會場中經常可見的具備端茶送水及查詢能力的服務類機器人就多基于高通機器人平臺來設計。在2021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的展示中可以發現,借助具備5G與AI能力的RB5機器人平臺,機器人更是具備了更強大的工作能力,例如可以進行乒乓球訓練的龐博特機器人,已經可以和乒乓球冠軍較量上一番。面向生產領域,借助TSN(時間敏感型網絡)技術,也將使機械臂能夠精準的實現物品的篩選抓取,高通與博士力士樂早在2019年的德國SPS展上就成功演示了工業終端如何在5G現網環境下使用TSN技術。
有趣的是,假如每一次變革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話,探索5G的下一步,無疑更是為未來的未來埋下伏筆,如今未來之路已經在5G探索的過程中愈發清晰可見。
為未來的未來埋下伏筆
首先,是對于更高頻段的探索。毫米波網絡的部署已經開啟了這一探索之路,目前業界普遍認為由于頻譜資源的有限性,通信過程中所使用的頻段會越來越高,更高的頻段也更容易帶來更大的頻寬,從而能夠提升更高的速率。從目前已經發布的信號測試設備來看,最大支持至110GHz頻段,頻寬最大可達11GHz的產品在今年已經發布,這無疑表明了產業鏈未來在毫米波頻段探索的野心,也意味著未來將有更高的網絡傳輸速率。甚至面向6G,太赫茲的使用也已經達成基本共識。
其次,“雙”的思路將進一步提升網絡能力。隨著5G網絡的完善以及高中低頻段的全部部署,終端側也將可實現對于Sub-6GHz與毫米波網絡的雙連接5G通信,以搭載驍龍X65的設備為例,通過在Sub-6GHz的載波,以及在高達1GHz的毫米波頻譜聚合,將可實現10Gbps的速率。面向6G時代,“雙”的思路還將在信道技術上實現突破,讓碼分多址、時分多址、空分多址不再是單選題,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就透露,6G會考慮全雙工系統,實現同樣頻段同樣資源。
最后,AI與5G相互推進的關系將更加牢固。預計自5G R18標準及未來的6G中,更多AI的手段將會影響通訊端到端的設計,同時AI的賦能用例也將會越來越多。高通已經先后設立了1億美元的AI和2億美元的5G生態系統風險投資基金,并投資了多家國內企業,上文中提到的龐勃特機器人,便是由高通創投在今年4月份領投完成Pre-A輪融資。同期,高通創投還參與了計算機視覺及大數據技術應用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卓視智通的Pre-A輪融資,以及5G小站解決方案商世炬網絡的最新一輪融資。
上世紀70年代,設計師格羅培斯在人們踩出的小徑上鋪設出了迪士尼樂園中的人行道,成為當時世界最佳園林設計。如今,面對著沒有參考答案的5G之路,產業鏈所趟出的未來之路也正俞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