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智能新時代,企業對于創新的訴求是前所未有的。不過在新的商業環境下,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交織在一起,這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高要求不光要求企業對于商業機會的把握,還包括對于技術和生態的理解。
作為數字經濟的賦能者,英特爾充分發揮英特爾客戶至上的價值觀,站在客戶的角度,從客戶的實際應用需求出發,為客戶匹配到最合適且最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并通過與客戶一道進行反復的溝通測試,真正驗證了英特爾平臺級解決方案在真實應用場景中的價值。
在近日舉行的“智者對話”節目上,至頂網總經理兼總編輯高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和大數據所所長何寶宏、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行業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梁雅莉就新基建、智能化機遇、技術融合、生態協同創新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站在明天的角度做今天的決策
新基建的話題是現在業界討論的熱點,在何寶宏看來,新基建的“新”是相對傳統基建而言,但是新基建其實更多是從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而言的,具有公眾屬性和基礎屬性。
其實針對新基建的這種屬性而言,其必然會成為各行各業進行創新的重要平臺支撐。在梁雅莉看來,新基建可謂是恰逢其時,借助數字化的新型基礎設施為整個社會服務,將智能技術與智能應用滲透到各個行業。
智能化是當前行業的關注焦點,為此英特爾還提出了“智能X效應”,智能科技、智能應用、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剛需,“智能X效應”將在廣泛的產業和經濟領域發生。
梁雅莉說,X就意味著加速和賦能,無論是5G、云計算、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需要與行業的應用場景進行融合,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隨著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成熟,各個行業的智能化趨勢明顯,比如金融、醫療、交通等能夠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體驗。
梁雅莉還以餐飲店為例進行了說明,她說,如果說以前店長的進貨更多是基于個人經驗判斷,而現在借助數字化技術,根據以前歷史數據訓練數據模型,然后結合實際業務情況,就可以做到精準進貨。“智能X效應”是為站在明天的角度做今天的決策。
對此,何寶宏表示,數字技術賦能萬行萬業其實分兩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是純粹的技術賦能,但是技術只是企業轉型的一個方面,還需要管理、制度等配合。“所謂數字化轉型,重點不在于數字化,而是轉型。”
技術融合驅動業務場景創新
現在新的技術不斷涌現,而且新技術之間融合趨勢明顯。何寶宏說,以前我們是站在產業側或者供給側看技術,技術是碎片化的。但是當我們從需求側看,用戶需求的是整體解決方案,社會需要的是基礎設施,所以未來技術是融合的。
在英特爾看來,在云時代,轉折性技術處于前所未有的歷史交匯期,進一步釋放“智能X效應”,AI讓網絡和邊緣更智能,5G和邊緣讓AI無處不在,5G和AI讓邊緣解鎖新機遇。 AI×5G×智能邊緣,三者相互交織, 推動智能進入新的發展拐點。
梁雅莉表示,從用戶業務場景入手,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提供了全棧式的產品組合。憑借軟硬結合的優勢、規模化的能力以及與客戶的深厚合作,英特爾靈活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經過了客戶的實戰考驗,并在廣泛的應用中被成功驗證。
比如在海底撈,每個店最大的成本其實是電費,而借助英特爾邊緣計算技術,每個月每個店節省的成本大概是在30萬人民幣左右,所以每年對于海底撈整個連鎖店節省大概會在3000萬左右的開銷。這對于成本敏感型的餐飲企業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海底撈而言,好像這個計算只是發生在邊緣側,但實際上它所有的能耗數據都會傳輸到云端平臺,通過算法和模型,開發出針對不同的店最適合的節能方案,這是一個互相反哺的過程,也是一個特別好的邊緣計算和云基礎設施結合的一個例子。”梁雅莉說。
除了海底撈,韻達利用英特爾AI視覺技術,推出了 “智慧視覺” 邊緣計算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了網絡負載與人工智能推理延遲,還切實降低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平臺的采購成本;在這套方案的幫助下,韻達在倉儲環節爆倉下降了50%,破損率在原基礎上進一步降低20%。
寧德時代通過導入集成AI加速能力的英特爾至強可擴展平臺,并與英特爾開展緊密合作對檢測平臺進行持續優化,寧德時代的全新AI動力電池缺陷檢測方案已能達到非常出色的應用效果,并已在寧德時代落地應用。接下來,寧德時代還將與英特爾進一步合作,在動力電池制造及銷售的各個環節中繼續引入更多AI技術,致力于繼續提升產能,嚴保產品質量和提升企業運行效率。
5G作為國家“新基建”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電網公司從公司層面積極推動電力5G的建設及應用,支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基于業務需求和集團自研5G產品,針對發/輸/變/配/用電環節典型場景,提供面向客戶需求的基于“5G+AI”的端到端的全套產品及解決方案。
三方融合的生態有機體
新基建變成一個社會的基礎服務,技術也在不斷融合,很多方案不可能靠一家公司、一個機構就能完成,這需要一個生態的力量。
梁雅莉說,生態自始至終是英特爾的一個核心競爭力。作為基礎技術的提供商,英特爾在產業實踐上面一直在營造生態系統。特別是在新基建背景下,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整個生態系統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原有的生態系統持續進行技術賦能,但是在新的經濟動能下,新的生態系統也在慢慢形成,英特爾希望與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掘金產業互聯網。”
如果說以前的生態賦能更多是技術、架構、應用框架等,現在隨著商業邏輯的變化,英特爾與生態伙伴更多是基于客戶場景的變化來匹配產品方案,也就是經濟化與定制化的趨勢。
何寶宏表示,產業跨界融合下傳統生態正在重構。技術是一個“生物體”,需要跟其他技術相互配合。特別是新基建下,基礎設施是開放的,因為生態建設是必不可少的。“英特爾很早就構建了強大的產業生態,這時候更應該把生態做大做強,尤其是跟實體經濟和傳統行業融合,這是肯定要做的一個事情。”
對于新時代下的生態思考,梁雅莉表示,客戶訴求是英特爾第一考慮的,因為客戶已經認識到技術就是生產力,他需要基礎設施重塑業務流程。“客戶現在需要考慮什么樣的技術可以幫助他實現業務創新,這個技術不是一個點對點的技術,而是一攬子方案。這樣技術賦能方、合作伙伴和用戶變成一個融合的有機體。”
技術賦能者、合作伙伴、用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者之間相互反哺。“以前我們只是提供技術給合作伙伴和用戶,但用戶越來越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當中的重要一環,他的需求反哺給我們,我們融入到技術平臺、技術路線的開發當中,然后再提供給生態系統。”梁雅莉說。
總而言之,新基建催生新的商業思路,技術融合推動新的業務模式,生態也從原來的單相循環變成了一個多方的流動,有了這些賦能,未來不管是技術世界還是商業實踐都將呈現一個全新的面貌。